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代和借喻是汉语修辞格中两种常见的辞格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因二者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教学中都把二者作为首先要讲的辞格。这两种大家熟悉的辞格 ,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比喻是用于和表达对象本质不同却有相似性的其他事物述说表达对象 ,使表达易于理解的一种修辞格 ,俗称“打比方”。借代是借用与表达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代称表达对象 ,使话语具体鲜明地突出表达对象的特点的一种修辞格。在语言实践中辨认二者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比喻中的借喻和借代有时不易分辨 ,如鲁迅小说《故乡》中关于杨二嫂的描写“圆规”,就是使用了借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汉语修辞格中的借喻和借代与英语语言学中的Metonymy,Antonomasia和Synecdoche的比较和对比,阐明几者之间的关系,即:英语中的Metonymy并不等同于汉语的“借喻”,而是在修辞层面上与汉语的“借代”相对应;英语中的Antonomasia只是Metonymy的一种,即以专名代泛称,英语中的Synecdoche同样也只是Metonymy的一种类型。即以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  相似文献   

3.
“换名”说的不准确及其对辨别借代与借喻的误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名”说是一种影响很大的说法。但“换名”对借代不具有包容性,对借喻不具有排他性。在区别借代与借喻的问题上,“换名”说产生了误导作用,是借代与借喻区别问题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4.
李明亚 《四川教育》2005,(10):31-31
在今年“五一”前夕的一次公开课上,我执教了老舍先生的《猫》(“人教版”第八册第十课)这篇课.在第二课时的教学即将结束时,学生和我的情绪已经与老舍先生一样,深深地喜爱上了那只古灵精怪的淘气猫了.在赞扬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我为学生送上了一份“小礼物”.  相似文献   

5.
针对《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5年12期发表的《也谈“圆规”与杨二嫂》一文认为“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中的“圆规”之修辞手法,之所以是借代而不是借喻,主要在于它是杨二嫂的绰号这一观点,文章从绰号、借代、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了反驳,认为“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中的“圆规”是比喻式借代,而不是绰号式借代.  相似文献   

6.
王慧 《山东教育》2004,(16):32-32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毛泽东的《咏梅》中的句子。人教版的教师用书和教案是这样解释的: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到来。语文课上,同学们在解释“归”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解。部分孩子这样理解: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另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某日,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前,同年段教师说:“今天上课用的长方体纸盒多余纸片我还没清理呢!等会儿上课来不及了。”我猛地一怔.是啊!昨天因琐事太多我准备的教具——长方体纸盒中多余的纸片也没有剪呢?说时迟那时快,我连忙拿出剪刀对准多余的纸片,正要下手,却觉似有千斤重,心里突然有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于晓东 《山东教育》2003,(10):32-32
去年,我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其间我带着学院老师的期望,代表全班学员到全国新课程实验区潍坊高密实小执教了研讨课《跳水》(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本次送课,对于学院及培训班来讲,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研讨课例而已,然而对于我来讲,却经历了一次“蜕变”前的痛苦(旧观念、旧教材)、“升华”后喜悦(新理念、旧教材)的过程。不仅如此,以本次授课为凭借,我对新的教学理念的认识更深入、更实际了,而且对于今后如何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也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一、新、旧理念的碰撞《跳水》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夫·托…  相似文献   

9.
10.
1.新课标强调主体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罗春峰 《四川教育》2007,(10):31-31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第四册《画风》的片段:师: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有办法画风,你有别的办法画风吗?请大家拿出绘画工具试着画一画。(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彩笔、颜料、油画棒等工具画画。)  相似文献   

12.
范绍容 《四川教育》2007,(10):30-31
一位老师教学《世纪宝鼎》(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23课),有这样一个活动教学片段让我记忆犹新:在同桌热烈讨论并进行赠鼎预演后,老师提出:"我们来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同学的表演最逼真、最有创意。"同学们情绪激动,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前不久,我在上义务教育自然教材第十册《氧气》一课时,就深刻体会到这一理念所赋予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李冲 《语文知识》2006,(4):20-20
人教版初中《语》第五册《麦琪的礼物》一第一段中有这么一句: 这些小钱是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店、菜贩和肉店的老板硬扣下来的;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拨两的交易未免落个吝啬的恶名,当时羞得脸红。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增多,父母娇惯孩子,使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一个外国小姑娘的话更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6.
[案例]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一课时,我发现了学生读“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一句中的“没”字,有读mò的,也有读méi的。我正准备提醒他们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执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我发现了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两个标点运用欠妥,现将之提出商榷意见,请教方家。《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第三自然段有两句这样的话:“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zhàn),也蓝得温柔恬(tián)雅,那蓝锦(jǐn)缎(duàn)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lián)漪(yī)。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móu子。”笔者认为这两句话中有两个标点运用欠妥,值得商榷。一个是:“也蓝得温柔恬(tián)雅”后面的逗号;另一个是:“起伏着一层微微的…  相似文献   

18.
张静 《辽宁教育》2004,(3):61-62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第十册94———95页“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内容具体包括:分母或分子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完成。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现。要体现这个理念,我想,一要调整教材,把分数大小的比较移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化之后学习,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较为开阔的创造空间。二要转变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学94———95页的内容,然后汇报自学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疑问是什么?交流中形成共识,为学生提供交流汇报争辩质疑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小数第十册(修订版)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内容安排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概念多,包含整数、自然数、除尽、整除、约数等20几个概念。带给教学的突出矛盾是:概念易混淆,特别是相近相似的概念,如“自然数”与“整数”、“整除”与“除尽”、“质数”与“互质数”、“因数”与“质因数”等,学生往往是张冠李戴、东拉西扯。虽然修订版教材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了标题名称(旧版是“数的整除”),删减了部分教学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但仍然是小学数学的难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