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国全 《语文知识》2003,(12):41-42
2003年高考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则寓言: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这则寓言材料出自《韩非子·说难>,原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卢优卫 《现代语文》2004,(7):36-36,35
眼2003年高考作文演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芽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芽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眼注意演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  相似文献   

3.
全国统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 ,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3,(27)
全国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  相似文献   

6.
2003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了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相似文献   

7.
王玉辉 《辽宁教育》2003,(12):43-44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犤注意犦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  相似文献   

8.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  相似文献   

9.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 0分 )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 ,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  相似文献   

10.
一、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  相似文献   

11.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相似文献   

12.
《学子》2004,(4)
[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相似文献   

13.
宋国有一个富人,拥有万顷良田,家中歌伎成千。真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他有一个儿子,名叫“万人宠”,而这个富人叫“只疼儿”,可想而知,儿子在家中的地位! 一天,下大雨把富人家的墙给淋坏了。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偷窃!”邻居家的老人也这么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儿子聪明,而怀疑是老人偷的。于是富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  相似文献   

15.
宋国有个富人,名叫李小二,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老人张大三也这样说。晚上李小二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珠宝。李小二觉得他儿子非常聪明,料事如神,而怀疑是邻居老人张大三偷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  相似文献   

17.
<正>人教版七年级上课文《智子疑邻》,说的是有户有钱人家,因为下大雨墙塌了。做儿子的说要修,不然会被盗,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后来果然发生了偷盗。那户人家认为自家的孩子是聪明的,而怀疑邻居老人。这则寓言韩非子的本意是告诉人们向人进言要注意自己和听者的关系;从另一面看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因为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正确的做法是,这有钱人家应该对老人表示感谢,并且认真听取,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就是对人对事要客观理性。这样理  相似文献   

18.
宋国有个富人,名叫李小二,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老人张大三也这样说。晚上李小二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珠宝。李小二觉得他儿子非常聪明,料事如神,而怀疑是邻居老人张大三偷的。李小二丢失了许多珠宝,彻夜难眠,越想越觉得可疑,他越看越觉得是张大三偷的。于是就状告张大三。这个案子非同小可,县令很早就出堂等候审判了。李小二、张大三两人进堂跪拜县令,两家的家属在堂外等候。县令狠狠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喝道:“在下何人?”“我是李小二,我家的珠宝就是被这个人偷走了!请大人为我做主啊!…  相似文献   

19.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识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感情有关。认识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  相似文献   

20.
宋国有个富人,名叫李小二,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张大三也这样说。晚上李小二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珠宝。李小二觉得他儿子非常聪明,料事如神,而怀疑是邻居张大三偷的。李小二丢失了许多珠宝,彻夜难眠,越想越觉得可疑,他越看越觉得是张大三偷的。于是就状告张大三。这个案子非同小可,县令很早就出堂等候审判了。李小二、张大三两人进堂跪拜县令,两家的家属在堂外等候。县令狠狠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喝到:“在下何人?”“我是李小二,我家的珠宝就是被这个人偷走了!请大人为我做主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