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珍珠鸟》师:珍珠鸟由胆小变成胆大,是什么原因?生:是因为作者对小鸟的爱。师:爱是作者对小鸟的一种情感,那么这种情感是通过作者的哪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呢?请默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执教《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品析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课接近尾声——师:学完课文,我们知道,文中的"我"无微不至地爱护小珍珠鸟。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鸟,受到这么优厚的待遇,你要说些什么?请动笔写下来。(学生发挥想象,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写话。)师:我们来听一听珍珠鸟心底的话。生:谢谢你,主人,你对我太好了!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就为你唱上一支动听的歌吧。生:多么亲切、友好的主人啊!我爱上了这个家,再也不想离开了,我要永远陪伴在主人的身边。师:充满真情的话语,表露了小珍珠鸟感恩的心。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  相似文献   

3.
【案例】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珍珠鸟》 师:珍珠鸟由胆小变成胆大,是什么原因? 生:是因为作者对小鸟的爱。 师:爱是作者对小鸟的一种情感,那么这种情感是通过作者的哪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呢?请默读课文,找到作者爱小鸟的行为的句子。  相似文献   

4.
【教学理念】关注“三全”:全体学生、全面素养、全程发展;着力“三读”:自主地读、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教学实录】(播放《群鸟乐》课件后)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生:我们看到老师和很多鸟在一起。师:你们喜欢鸟吗?说说喜欢的鸟名。生:我喜欢珍珠鸟。生:我喜欢可爱的珍珠鸟。生:我喜欢五颜六色的珍珠鸟。师:都是喜欢珍珠鸟,有别的鸟吗?【点评:打破孩子的思维定势,使课前谈话更为自然、舒展】生:我喜欢黄鹂。生:我喜欢珍珠鸟、丹顶鹤、鹦鹉、鹈鹕……生:我喜欢洁白的鸽子、体积小的蜂鸟、会说话的八哥……师:喜欢的鸟真不少。…  相似文献   

5.
王秀琼 《四川教育》2003,(10):39-39
[案例] 师:(出示一幅珍珠鸟图)这是一种很可爱的鸟,谁来说说它的样子。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完整地说一说,也可以抓住某一特点具体地说。(生有选择地说。)师:(出示珍珠鸟和“我”逐渐亲近的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没有声音,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它们配解说词吗?你可以把自己当作珍珠鸟,也可以把自己当作画面中的“我”来说。(生有的从“我”的角度来说,有的从珍珠鸟的角度来说。)师:课文第5、6小节写了我对珍珠鸟没有限制,只有呵护和关心。找出你感兴趣的,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各自说理由。)师:课文第5、6…  相似文献   

6.
[教例]苏教版第十册《大江保卫战》——铮铮铁汉师: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概括战士们的英勇形象,你们找到了吗?生:铮铮铁汉。师: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铮铮铁汉"?生:我们学过的课文《军神》中的  相似文献   

7.
一、单元专题导读,指导学习策略师:大家一定听过、看过孙悟空的故事,你知道孙悟空的故事出自哪本书吗?生:《西游记》。师:请大家翻到课文目录看第五组。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一篇课文选自《西游记》。你知道是哪篇课文吗?生:《猴王出世》。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三篇课文的出处。(出示课件:课文出处)师:本组的课文全部出自名著,你对这几部名著有哪些了解?生简略介绍对四大名著及《史记》  相似文献   

8.
罗夕花 《中国教师》2014,(24):37-37
<正>一、两名教师同讲一篇课文我校级组语文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两名教师都执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第一名教师从"单元导语"导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入第八单元的学习(P P T出示第八组"单元导语"),这是本单元的导语,谁来读?生:(有感情地朗读)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爱,还可以怎样表达?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师:(出示画面)快看,它钻出了笼子。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生:看到了!"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师: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出几句读读。(学生找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  相似文献   

10.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珊迪》一课(让学生齐读课题)。你们预习了课文,能知道这篇课文是以会么来标题的吗? 生:(齐答)以人物名称标题。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爱丁堡在什么地方? 师:爱丁堡是美国的一个地名。生:一先令、一便士是多少? 师:先令、便士是英国的货币单位。一先令等于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位老师执教《开天辟地》第六小节的一个镜头:(出示第六小节)师:多么感人的一段话呀,自读一遍,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自读)生:我读懂了盘古顶天立地了几千万年,最后倒下了。师:是呀,几千万年,多长的时间呀。他累吗?生(齐声):累!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12.
师:(出示课文插图: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看到这一幅画面,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生:我看到了作者看着肩头熟睡的小鸟,笑了。师:这小家伙睡得多香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生:温暖的巢。生:  相似文献   

13.
师:鸟的天堂要举办一次旅游活动,亲爱的鸟先生、鸟小姐你们能为外宾当导游吗?生:能。师:太好了!“爱我家园”演讲会就此拉开序幕了,能说会道的小导游们好好把握机会吧。……师:9月22日是我们家乡古田招商引资的好日子,出色的小导游们,你们敢露一手吗?回去好好准备你们的发言稿——《美丽富饶的山城——古田欢迎您》。以上是特级教师李日芳上的《鸟的天堂》第三课时的实况片断。他在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当小鸟介绍自己的家园——鸟的天堂。接着又从生活实际的需要出发,然后延伸布置作业,写发言稿《美丽…  相似文献   

14.
(师生问好后,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冯骥才"三个大字。)师:认识冯骥才吗?他是《珍珠鸟》这篇文章的作者,当代著名作家,这是冯骥才的照片和介绍。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珍珠鸟,同时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珍珠鸟》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堂公开课的教学片段与评析。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珍——珠——鸟。(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这是  相似文献   

16.
师: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疑问?生:我觉得“温暖”和“舒适”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一时说不出来)师:说不出原因没关系,请大家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一找原因。(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生:渔家的小屋里只有一个没有  相似文献   

17.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看到一篇《画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教学设计,感触颇多。【案例1】……(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你们听了朗读后想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师:同学们读中有悟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师:出示课件(赵小艺画风的句子)。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能感受一下吗?师:宋涛是怎样画的?(指名读)师:赵小艺又是怎样画风的呢?谁来表演读?师: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各抒己见)生:自读喜欢的句、段。生:(评价朗读效果、全班交流)……【透视1】教学…  相似文献   

18.
案例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A:课文第十自然段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我觉得“站满”一词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你能说说不够准确的理由吗?生A: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而这里又写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师面向其他学生)同学们,你们有和他一样看法的吗?生:我也认为“站满”一词用得不够准确,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写“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这天漳河边上不可能站满了老百姓。生:还有,课文第八自然段写到邺“年…  相似文献   

19.
一领悟画面描写1.发现重于观察。师:同学们,学习了《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我和祖父的园子》三篇课文,一定有一些温暖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脑海里。(出示《爱如茉莉》插图)这是书上的一幅插图。静静地看,你能从图上看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三位老师执教了《爱如茉莉》,下面是她们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教学实录。课文: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位老师:师:为什么连用了两个爱如茉莉?生:可以更加突出“我”被爱感动了。师:作者开始不理解,说“这也叫爱”,后来目睹爸妈的爱,最后是由衷地赞叹“爱如茉莉”。第二位老师:师:读一读,体会一下,两个“爱如茉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两个“爱如茉莉”?生: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加深刻。师:这样写为了表达什么?生:为了强调爸爸妈妈之间的爱。第三位老师:师:谁能代作者表达自己的感受?生读。师:作者开始对妈妈说“爱如茉莉”感到疑惑,现在把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