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音乐情境导入新课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当地将音乐引入地理教学中,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导入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长江”一节时,先放《长江之歌》录音。这首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优美的歌词激起学生对长江和祖国的热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气氛。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把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二、借用优美的文章导入新课用优美…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念叨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有些枯燥的知识一下子生动起来,可以提高同学学习兴趣,效果好,记住就不会忘记了。比如《长江》一节,会唱《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釆,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长江的源头和入海口大致范围就清楚了。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也形象地描述了长江三峡的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因此营造和谐的地理课堂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没有地理学习兴趣,就没有地理学习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地理学习的效果。一个学生如果对地理产生了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这样说,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地理学习动机的起点,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前提,也是促使地理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行为的“催化剂”。1.1创设情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或模拟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1.1.1运用音响效果和诗词朗诵,如在讲授长江时教师可将一曲高亢雄壮的《长江之歌》与长江沿岸的地形地貌、支流、水文、物流等图片融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成一组生动的画面。学生在雄壮的歌声中看完一幅幅画面后,教师设问:《长江之歌》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其中的“雪山”、“健美的臂膀”、“高山”、“大海”、“乳汁”、……分别指什么?这样引...  相似文献   

4.
7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长江之歌》)该歌词中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说明长江上源是靠冰川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长江源头的水源补给。“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是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因而绝大部分河流东流入海,长江也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又由…  相似文献   

5.
诗歌,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诗歌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分析少了,学生难以领会其神韵;分析多了,学生便如坠五里云雾,似隔岸观花。新的教材开篇就是一首诗歌《长江之歌》,我从诗歌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了诗歌教学的四部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歌曲助教法”与地理课堂教学梁绍丽在中学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感到地理是“苦燥无味”的,怎样使“苦燥无味”的知识变为有趣的知识,是我在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讲《长江》一节时,讲到三峡便顺嘴给学生唱了几句《三峡美》,结果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受此启发,通...  相似文献   

7.
现代诗歌是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江之歌》这篇文本既有现代诗歌深邃性、简练性、情感性的特质,又有歌词彼此关联、相互对仗的艺术手法。教学《长江之歌》要通过资料介入、对比感知、拓展补充等途径,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内涵,最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雷长林 《湖南教育》2002,(11):49-49
导语渗透。课前导语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起到开拓视野、衔接知识和叩开入课之门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是进行德育渗透的理想渠道。如教《长江三峡》,可以先有感情地朗诵《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词《长江之歌》: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样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设问渗透。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是架在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课堂提问中注意德育渗透,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教《项链…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布格尔斯基说过:“成功来自兴趣和注意。”要使初中学生上好地理课,就必须采用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采用紧扣教材的录音或录像引入新课.可以使“良好的开端”成为“成功的一半”。我在“长江”这节教学时,先播放《话说长江》的主题曲《长江之歌》,把学生带入亲临其境的优化教学意境中。由于这首歌旋律高亢激昂.优美动听,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又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索长江自然环境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几乎有中、高考制度开始 ,中、高考作文就不容许学生写作诗歌 ,至于说平常的作文训练 ,别说初、高中未开过“洋荤” ,甚至连我国大学中文系的《写作概论》中都没有诗歌。笔者认为这是很不科学的。一、诗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瑰宝我国诗歌最原始的形态是“兮”、“邪许”等劳动号子 ,它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 ,又往往和音乐、舞蹈结合而成为歌。当歌独立于劳动、音乐、舞蹈 ,在人们口头创作流传 ,并向叙事方面发展时 ,便产生了诗。从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可以看出 ,当时的诗歌作者几乎囊括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 ,其内容也是…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了全面改革和改版,新教材倡导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因此,在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适当地进行课程间的整合成为我们当下地理教师全新课堂改革方向,所以有效地进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教、科研水平。本文从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教学与《长江之歌》进行整合的课例为切入点,利用歌曲MV、歌词、相关图片等手段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对结合地理课与音乐课进行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船过三峡》这篇课文语言优美,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但是,许多同学没有到过三峡,仅凭课文中的词句是很难体会到三峡“山高”、“水急”、“船险”的奇丽景色。在教学中,我通过录像、投影、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例如,在教学描写三峡“水急”的第三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利用录像,初步感受为了深化学生对三峡“水急”的认识,我剪辑制作了有声有色的录像片《长江三峡》。让学生从两个方面观看录像:你看到上游的水是怎样冲下来的?你听到水冲下来时的…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教学中活用相关知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用歌曲 在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歌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知识.例如,在讲述长江的时候,可以在课前播放那首气势蓬勃的《长江之歌》,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想了解其相关的知识.在讲季风时,我放了田震的《黄土高坡》,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和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因而很自然地把季风引出来.学生讨论的热情很高.在讲大气的热力作用时我放了优美的歌曲:"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我问学生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晴天的云是白色的,帮学生掌握散射和吸收的特点.在讲昼夜交替时,我放开歌喉唱道"让宇宙关不了天窗,叫太阳不西冲"然后问"如果地球不自转,太阳还会天天西冲吗?"学生们分组讨论,气氛热烈,他们掌握得好,记得很牢.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楚江”指的是什么?生:长江。师:是的。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养育了龙的传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长江发出了无限感慨:“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茫茫去不还”,“大江东去浪淘尽”。然而对长江的赞美,最有力的还是《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词《长江之歌》: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有感情地朗诵)今天,我们放舟《长江三峡》(板书),不但要领略它奇丽迷人的景观,…  相似文献   

15.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六年制小语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是阅读课文。根据这两个特点,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去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感情,认识诗歌的特点。可让学生通过朗读发现问题,或围绕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和课...  相似文献   

16.
一堂成功的课,一开头就应该唤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二句得当的话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如讲世界地理第八章《非洲》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前面讲完了亚洲,在亚洲的西南面是哪一洲?”学生会齐声回答:“非洲”。于是新课开始了。又如,教过中图地理《长江》一节课后,紧接着该讲的内容是《黄河》,怎么转到新课上来呢,长说:“上一节课,讲了浩荡的长江,现在开始讲奔腾的黄河。”很平常的一句话就把我东和黄河的的水流特点和二者的姊妹关系反  相似文献   

17.
袁喜梅 《陕西教育》2004,(10):33-33
《纸船》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歌.教学时从学生吟诵耳熟能详的《游子吟》开始;然后在配乐朗诵中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整体把握诗情;再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深入诗歌的字里行间,体味诗意;第四步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该诗歌中所流露的淡淡的忧伤;接下来,学生把以前积累的关于船的诗歌和这首诗歌联系起来,在比较中体会;最后在《烛光中的妈妈》的音乐中老师、学生各自朗读所创作的诗歌作结.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领会了这首诗歌的诗意、诗情、诗味,还掌握了一定的理解现代诗歌的技巧,更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人、事、情,积极地积累丰富的感情体验,并应用到语文中来.这堂关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应该是成功的.之所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我想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的歌与舞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颂》诗歌与舞相应而不相兼,歌者自歌,舞者自舞;《雅》诗歌与舞关系亦密,且与宴者可以既歌又舞,但属于自娱性舞蹈;《风》诗则缺乏歌与舞相兼的证据。“诗三百篇”不都是舞辞,只有《颂》诗中有舞词。  相似文献   

19.
同课异构必须注意三点:一是教学内容同,教学形式异;二是立足文本,同中存异;三是合理定位,深浅有度.以下是对《关雎》同课异构课课堂教学的描述. 课例一:审美取向的教学 教师在学生读懂《关雎》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思美.知识教学方面,教师简要介绍了与《诗经》有关的文化常识及重章叠句在诗歌中的作用. 课例二:知识取向的教学 第一教学环节,教师由点到面,在引导学生个性表达的基础上归纳《关雎》的思想内容;第二教学环节,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一、结合主体课文的教学,感悟亲情第一单元围绕“亲情”选编了《礼物》《平分生命》《妈妈的葡萄》三篇主体课文,选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拳拳亲情。1.联想表达。《礼物》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亲人赠送的不同礼物,以及他们深深的关爱和期盼。语言朴实,构思巧妙。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问:“你收到过亲人的什么礼物?”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书、玩具、衣服、文具等,“你能不能仿照课文写一首小诗歌?”学生结合自己多彩的生活,通过联想加工,就会写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