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学习古代诗文,有时还要遇到对年令的称呼的问题。比如潘岳的《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文中的“弱冠”、“知命之年”怎样理解呢?这就需要知晓古代对年令的称呼。“弱冠”即“弱冠之年”古代当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后来就用“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令。《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但是,女子二十岁左右的年令,却不称“弱冠”,而称做“及笄”或“笄年”。这是因为古代女子到成年时就可以盘发插笄了。笄(ji)是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因此,女子成年时就叫  相似文献   

2.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翻译成今天的话说就是“男生20岁戴帽子”,“女生15岁用簪子插住挽起的头发”,再说明白一点,这就是古代的“成人礼”。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所论述的“儿童教育”专指十五岁之前的少儿教育。这是因为古代中西方对于儿童年令的划分没有共同的标准,对儿童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如古代中国就把儿童称之为“蒙童”、“幼童”等。为便于比较,不产生误解,特作此说明。 中西方儿童教育在原始社会大致相同,都是儿童公有和儿童公育。男女在8岁前,不分性别地生活在一起,由妇女负责照管,八、九岁后就男女有别了。男儿由男子指导,学习男子应做的事;女儿由妇女教以妇女应尽的职责。原始社会儿童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都在氏族无偏无私的教导下,成长为合格的成员。其教育包括社会道德的、生产劳动的、宗教的  相似文献   

4.
年龄的别称     
中国人谈年龄并非处处直讲“青春几何”,往往利用不同阶段人体形象的特征或著名的典故来为年龄起一些雅致的别称。谈话、写诗作文时使用这些别称,会使你的谈吐、诗文显得更加文雅,显示出较深的文化修养。不满周岁,称襁褓;二至三岁,称孩提;儿童叫“髫童”或“毁齿”;十岁以下,称黄口;十岁称“幼学”之年;少年称“弱年”、“弱龄”或“弱岁”。十三至十五岁,又称舞勺之年。男子十五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女子十二岁,称金钗之年;女子十三岁,称豆蔻年华;女子十五岁,称“及笄”;女子十六岁,称碧玉之年,或“破瓜”。男子二十岁左右,称“弱…  相似文献   

5.
围棋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战斗的游戏、数学的艺术、趣味的科学、智慧的化身。传说,围棋也叫“乌鹭”,即用“乌鸦”代表黑,又用“白鹭”表示白,“乌鹭交战”就是指围棋上黑白子对弈。早先,下围棋是“男子事”,女子不可参加围棋比赛。但至南北朝吋,有些妇女敢于起来反抗,参加围棋比赛。南齐时,浙江东阳有个叫娄逞的女子,精通围棋。曾女扮男装,遍访各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古代的主次尊卑、宫室车马、科举官职、生活礼仪、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地理政区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在中学课本里分布很广,复习时要留心。在各题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古时候,人们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伯表示老大、仲表示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幺。( ) 2.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很多,如称男子20岁为“弱冠”,30岁为“而立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50岁为“知命”,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岁称“杖朝之年”,90岁称“鲐背”,100岁称“期颐”。( )  相似文献   

7.
说“太岁”     
俗语“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胆大,去招惹强悍、厉害的人。“太岁”怎样由“星宿”变成“人”的呢? 太岁,是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又称岁阴或太阴。因为岁星在五行中属木,所以后来就叫木星。其实,“太岁”与“岁星”是两码事。古代占星术认  相似文献   

8.
“良”是古代男女昵称用语,由此孳乳的“良人”亦是古代男女昵称用语。以“良”为语源繁衍出的“郎”、“娘”,它们之间有对应关系,是一对古代男女昵称用语。“郎”是古代女子对心爱男子的昵称用语,这是人所共知的。“娘”是古代男子对心爱女子的昵称用语,这一点不但人所不知,而且诸多辞书也没有提及到,然而它却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9.
有位学生向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卖炭翁’中的‘翁’字是什么意思?”“老头呀。”古代人称多大年纪为‘翁’?”“六十岁以上吧。”“六十岁以上男子只能称‘翁’吗?”“不,还有‘叟’,‘父(甫)’,‘花甲’,‘古稀’,等等。”“不能称‘公’吗?”“不能,‘公’是对中年男子的敬称。青少年男子一般敬称为‘郎’,老年男子一般敬称为‘翁’。”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第五册新增《干将莫邪》一文,有几处注释不甚了了。限于水平,不敢专断,谨列举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一、“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这句话中的“壮”字,注释为“成年”。夫成年者,人发育成熟之谓也。发育成熟,按传统习惯上的说法,男子一般指年满二十岁。古代男子满二十岁行冠礼,标明已经成年,但并未及壮年(壮年一般指三十岁),故有“弱冠”之说。说赤已“成  相似文献   

11.
夫子,本是中国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孔子逝后,他的弟子们就尊称他为“夫子”.这个词沿袭到今天,内涵已起了变化.当一个人被大家唤为“夫子”时,往往是指他学识满腹,不入世俗,性格迂直……褒奖,敬佩,也许还夹杂着不解和一丝嘲弄. 在天津武清县杨村第一中学,就有这样一位引人注目的“夫子”. 1 他叫周克昌,刚五十岁,其实不算“老”,身材颀长,面容清瘦,秀琅近视镜片后,闪着睿智、深邃的目光.一见面,他便握住我的手:“惭愧!惭愧!我没做什么……”他身为语文教研组组长,除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化浓宿后的精品,它在保留了古代汉语痕迹的同时,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好成语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的捷径。 成语中的天文历法 古人根据日月星宿的位置来判定岁时节候。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叫“隅中”,太  相似文献   

13.
和服的压力     
在日本,新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年满20岁的人的节日,日本语叫“成人式”。日本在平安时代就有相当于如今的成人式的仪式,当时叫做“元服”,是为男子成人(当时指15岁~17岁)而举行的仪式。那时,身着成人装束的成年男子来到氏神神社前,戴上有名人士授予的“乌帽子”,并被重新授予名字。如果是女孩子,则要穿上华丽的衣  相似文献   

14.
古时士大夫阶层的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名”,一个叫“字”。《礼·檀弓》上有“幼名冠字”,“男子二十冠而字”的说法,即男子幼年时,父亲为其正式命“名”,它不同于“乳名”的什么“虎子”,“三毛”“铁锁”……,而是堂堂正正的称号了。到了二十岁,就行“成人礼”(加冠的礼节),并加“字”,有了“字”,朋友间不再直呼其名,只能称其“字”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阅读古代典籍、小说、诗词时,往往会遇到年龄代称问题。这些代称都有出处,不少代称至今仍在沿用。不满周岁称“襁褓”。“襁褓”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两至三岁称“孩提”。“孩提”指儿童、幼儿。男孩八岁、女孩七岁,称“始龀”,指小孩换牙。男孩七八岁亦称“垂髫”,指男孩下垂的头发。关于男子的年龄代称,还有这样的说法:“人生十岁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有人注释说:“十岁曰幼,时始可学也。”后来沿称十岁为“幼学之年”。青年男子二十岁,还不健壮,称“弱冠”,表示还年轻,但可以戴帽子了。“三十曰壮有室”,是说…  相似文献   

16.
新编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必修本)语文第三册课文《孔雀东南飞》是传统名篇,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其文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现不揣谫陋,以俟方家指正。1.“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教材注释为:“古时的人到了一定年龄(例如男子20岁,女子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的。”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似欠准确。课本编注者把“结发”同古代男子“加冠”、女子“及  相似文献   

17.
自商周以来,古代男子一般既有名又有字。春秋时期,很多人名字的意思是相同或相近的,即都以鱼为名,这种现象与先秦的鱼崇拜现象是相适应的,“鱼崇拜”的思想观念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命名给字取含“鱼”之义,是这种悠久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成人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结发加笄。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时取字。古人为何既起名又取字?概括起来原因有三:第一、取字标志成年,开始走向社会,成年后男娶女嫁,可以结婚生子了。看“字”的形体,上面是房  相似文献   

19.
说“太岁”     
俗语“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胆大,去招惹强悍、厉害的人。“太岁”怎样由“星宿”变成“人”的呢? 太岁,是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又称岁阴或太阴。因为岁星在五行中属木,所以后来就叫木星。其实,“太岁”与“岁星”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一般把女子的配偶叫丈夫;男女两人结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但是,“丈夫”一,原意并非专指女子的配偶。例如《战国策·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太后曰:‘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