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朴园是曹禺著名话剧《雷雨》的主人公,是支撑剧中周公馆这个摇摇欲坠的封建地主兼资本家性质大家庭的顶梁柱。他出身于封建家庭而又到德国留过学,是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产,具有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的两面性。可以说,资本家的本性使周朴园得以满足物质上的欲求,而作为封建大家庭的一家之长,为了维护其尊严,为了维持家庭的秩序,周朴园又不得不用一帧照片、一张支票、一副药方来粉饰、支撑和弥补他虚弱的内心。■一帧照片粉饰三十年前的罪恶从三十年后侍萍斥责周朴园时,只是说“你们家”“你们家里”可以…  相似文献   

2.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既有封建地主阶级所传承的化基因,又有新兴资本家原始积累时期的一切反动特征和野蛮本性。他的性格特征是专制、虚伪、狡诈、阴险、自私、血腥、残酷。周公馆在他“有序”而残酷地统治下最终毁灭了,所有的人都成了那个封建伦理秩序的牺牲品,“吃人”的周朴园自然也是一个“被吃”,他是那个时代的祭品。  相似文献   

3.
董建石 《历史学习》2001,(10):11-12
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课本多次提到封建领主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无论是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还是其他教辅材料都没有明确完整的阐释。所谓“封建领主经济”亦称“领主制经济”,它是在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直接生产(农奴)的基础上,以劳役地租来剥削直接生产无偿劳动的经济形式,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一种类型。“封建地主经济”也称“地主制经济”,地主将拥有的土地分租给农民,以地租来剥削生产的经济形式。这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另一种类型。两的区别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西晋是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继续发展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奴隶制度依然严重存在。奴隶制的存在是否给西晋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西晋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奴隶制的严重存在 西晋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形式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一是以佃客劳动为基础和以地主大土地私有制为前提的社会生产方式。其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一)、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即地主拥有的“田宅称是”,其田园“周遍天下”①;(二)、耕种地主土地的劳动者称为佃客,“客皆注家籍”②,对地主有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三)、佃客主要受地主的实物地租剥削,“其佃谷皆与大家量分”③。由于地主阶级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代表,因此,可简称其为地主制封建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篇是法国著名诗人亨利希·海涅写的诗歌。学习这首诗歌,可以采用评点的方法进行,先弄清背景,其次反复吟诵,再理解全诗,然后分步评点。一、背景简介一八四四年,法国东部的西里西亚山(现属波兰领土)是法国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纺织工人受工场主和包买商人的剥削,还要向地主缴纳很重的赋税,生活极为悲惨,都恨透了资本家和地主,六月四日爆发了反对资本家和封建势力的起义,遭到了残酷镇压。对于这次起义,马克思给予很高评价,它标志着法国工人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开始。同时,这次起义也引起了海涅的注意,他以这次起  相似文献   

6.
长篇小说《子夜》是茅盾描写中国三十年代初期社会生活的宏篇巨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子夜》塑造了众多的典型人物,有民族资本家,买办资本家,封建地主,国民党军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市民,工人,农民,革命者,工贼等等,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描写了当时城市和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社会运动,也批判了当时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98页的这句话使人费解得很。所谓“封建地主经济”到底是种什么经济 ,是不是课本第一章里面所说的“自然经济” ?不要说理论水平尚不高的学生 ,就是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也解释不清。以笔者之见 ,决定军阀割据形成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经济”即自然经济 ,其特点是 :具有分散性 ,自给自足的封闭性。故笔者建议把该行文改为“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自给自足特点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或改为“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经济的必然产物”关于“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杨才泽…  相似文献   

8.
曹禺的《雷雨》通过周、鲁两家八个人物、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表现了旧家庭的悲剧与罪恶。传统评价中,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自私虚伪,是"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者"。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47页:“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这段叙述的是雅各宾派颁布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根据课文内容情境,这句应改为“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义务”。即使坚持说“废除封建权利”,也应该改为“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不明确的“废除”$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叶德季  相似文献   

10.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却梦寐以求西周盛世,他向往西周领主等级制统治秩序,崇拜的是周公这个伟大历史人物.他为复兴周礼而到处游说.但处在由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反映没落领主利益的孔子,自然得不到新兴地主阶级的重用.经过战国秦汉,地主制度稳固了,死后四百年的孔子,才被封建帝王奉为“圣贤”,成了“万世师表”.孔子为什么能从生不逢时到死后哀荣呢?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社会需要的程度,另一方面也由于孔子的主张为封建社会提供了需要的东西.孔子是继周公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封建政治思想家.他无论在中国或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应该有重要的地位.他博学多能,好古敏求,继承了商周以来的文化遗产,通过实践,一以贯之,成为有完整体系的学说.经过弟子们的补充和发挥,到了孟轲与荀卿,形成了两个大的流派.后来韩非、李斯等又是从荀子学派里发展出来的,他们帮助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个封建地主制度,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就是从孔子学说中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之中。毛主席在他的光辉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曾论述道:“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去耕种地主、贵族和皇室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奉献给地主、贵族和皇室享用。” 中国历代的农民,就在这种封建的经济剥削和封建的政治压迫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由一个破落户财主一跃而成为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富商决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他的商人本质所决定的。虽然西门庆通常被看作是集地主、官僚、商人于一身的人物,但是从本质上说,他主要还是一个商人。西门庆经商的场所不仅在商场,甚至在官场和情场,他都能把他的“商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西门庆作为中国本土的封建商人,还具有他一定的代表性。他代表了中国早期的封建商人,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封建商人的一切恶习。可以说,西门庆是中国商人的集大成者,他代表着中国封建商人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3.
秦汉商法规范了商业活动,就其实质而言,商法服从和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商法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通过贬低商人地位,以期达到“驱民还田”的目的,通过征末业税,轻田租,以巩固地主制经济。商法保证商业朝地主制经济轨道发展,土地买卖的合法有利于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地主、农民合法商业活动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封建生产方式,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私手工业所有制为基础,这是我们把握封建社会性质的关键。上承前制的唐代,个体手工业工匠的组织形式与依附农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仅表现于他们以“团火”为基本单位编籍于地方州县,更为重要的是,不论官私手工业,都严格地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制约。换言之,其发展变化无不与封建商品经济有关。在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的魏晋南北朝及唐初,工匠主要以力役的形式在官府从事生产,工匠的“独立”性不能不受到这种力役形式的限制。随着庶族地主所有制的确立,商品经济在封建经济领域内有了明显的抬头,工匠不须在官府服役,而是可以“纳资代役”了。通过  相似文献   

15.
地主命长工去给他买酒,长工问:“钱呢?”地主回答:“用钱买酒算什么本事,不用钱买到酒才算本事呢!”长工听了,知道地主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于是点了点头,去了。半小时后,他把一个空酒瓶交给地主。地主看了看空酒瓶,问:“酒呢?”他回答:“有酒喝出酒算什么本事,从没有酒的地方喝出  相似文献   

16.
有两个关于聪明人的故事。故事一:地主“命令”长工去给他买酒,长工问: “钱呢?”地主回答: “用钱买酒算什么本事,没钱买到酒才算本事呢!”长工听了,知道地主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于是点了点头去了。半小时后,他将一个空酒瓶交给地主,地主看了看空酒瓶,问: “酒呢?”他回答: “有酒喝出酒算什么本事,从没有酒的  相似文献   

17.
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要研究封建生产关系,必须首先研究封建土地所有制。马克思说:“在封建时代,军事上、诉讼上的裁决权,是土地所有权的属性。”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在奴隶制国有土地日渐为私家地主所侵蚀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奴隶制时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传统观念,一直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什么“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地主政权,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了极大的干预。这种干预,持续时间之长,深入领域之广,以及影响之深远,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少见的,可说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封建地主政权,是适应地主经济的需要而出现的。反转过来,它忠实地为地主经济  相似文献   

19.
寺院地主经济的产生与佛教传入我国有关却并非同步,寺院财产的私有化和富有僧人的出现是寺院地主经济形成的标志。寺院地主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寺院地主经济是添加了佛的风韵的封建地主经济。本时期的寺院地主经济呈现出一种渐起大落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造成中国古代和近代分裂割据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那么如何理解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呢?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封建生产方式:地主把自己的土地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向地主交纳一定的农产品。封建生产关系是指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要向地主交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而封建王朝的政府财政收入也是来自剥削农民,政府与地主便存在利益冲突。当一个新王朝建立后,统治者都要将以前因战乱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