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来,狐狸离开了老虎,老虎看见百兽们还在逃跑。心想:“为什么狐狸走了百兽们还在逃跑,难道他们是怕我才跑的?”于是老虎去找那只狐狸算账。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用一半时间跑,一半时间走;乙跑一半路、走一半路。如果他们走和跑的速度均分别相等,则谁先到达终点?这道题目也属于“追击”问题,在中学习题中比较常见,笔者认为到达终点的先后应该是由相关量满足某种规律来决定。本文就这种规律的探讨作了一些浅显的尝试,现与大家交流讨论。首先将题目作如下改变: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用一段时间跑、一段时间走;乙跑一段路、走一段路。如果他们走和跑的速度均分别相等,则谁选到达终点?具体解答过程如下:要比较两者到达终点的先后,只需比较两…  相似文献   

3.
创造力是选择、吸收、重新组合或改造知识的能力 ,从成果来看 ,也可以说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敏觉力、流畅力、变通力和独创力。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语言简练 ,内涵丰富 ,对启迪智慧、培养创造力有特殊功效。1 教成语释义时 ,培养学生的敏觉力。人们在使用成语时 ,大多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 ,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释义教学中 ,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字义、来源上 ,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到其中蕴含着许多古代语言文化知识。以“走马观花”为例 :先说“走”。古汉语中的“走”是“跑、逃跑”的意思。在这条成语中…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用一半时间跑,一半时间走;乙跑一半路、走一半路。如果他们走和跑的速度均分别相等,则谁先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张家港市小学青年教师数学评优课活动,感触颇多。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发现“亦步亦趋”现象甚多,意思是说: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学生对每件事都没  相似文献   

6.
古诗教学的几点体会一、注意古今诗义的对照理解。古诗中有些字义、词义在古代是一种意义,在现代又是一种意义,在于时间久远;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像“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字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而不是现代的“走”;“游园不值”中的“不值”是“没有遇到...  相似文献   

7.
彩带游戏     
材料:1.3米以上的彩色弹力松紧带若干条。游戏一围着圆圈动起来(图一)目标:通过走、跑、跳进行热身运动。玩法:1!教师抓住若干条彩带的中间并略上举,每个幼儿拉住一根彩带的一端,围成一个圆圈。2!听口令进行各种运动:围着圆圈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蹲下来学小矮人走,踮起脚学高个子走,走到中间来,跑回原地去,等等。注意事项:1!统一用右手或左手拉彩带。2!将彩带及时拉直,调整幼儿间的距离。游戏二网下钻钻爬爬(图二)目标:发展幼儿的钻爬能力。玩法:1!幼儿每人拉住彩带一端,自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2!先请编号为单数的幼儿进“网”玩一玩,…  相似文献   

8.
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部时间的一半内跑,另一半时间内走,乙在全部路程的一半内跑,另一半路程内走,如果他们跑和走的速度分别相等,则先至终点的是: A.甲. B.乙. C. 同时至终点. D.无法判定. 1.作图法.设B为路程中点,C为甲一半时间内到达的位置,分析可知,甲、乙从A跑至中点时间相  相似文献   

9.
《王力文集·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来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跑’的概念,古代用‘走’字表示。”此说给教学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但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  相似文献   

10.
《红领巾》2006,(12)
GUNDAM,“General Unilateral Neuro-link Dispersive Autonomic Maneuver”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通用联合强化型机动兵器”,音译为“高达”。  相似文献   

11.
首先声明:藏刀的“藏”是收藏的意思,而非西藏的藏刀。西藏的刀我有好几把,此文所藏之刀,系新疆的英吉莎匕首,另一种风格的“兵器”。说到“兵器”,有一种杀气腾腾的感觉。“自古兵者为凶器”,兵器既为凶器,显然与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有违,所藏自然愈少愈好。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我”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3.
“败北”就是打败仗的意思。“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向后逃跑的一方,总是以背对敌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读写》2012,(11):49-49
“走投无路”常错作“走头无路”,这是因为不了解“走投”的含义所致。 走,金文、小篆都是会意字。上面的“大”是人甩手的形象;下面的“止”即趾,代表两只脚;甩开手迈步,会意“疾行”,就是跑。跑是后造字,在没有跑字的时候,走就是跑,步才是现代意义的走。  相似文献   

15.
《王力文集·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概念足怎样变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米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跑’的概念,占代用‘走’字表示。”此说给教学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但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念演变过程来看.这是不当的。本人把占代“走”从“跑”到“走路”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三个时期:初变、渐变、质变。  相似文献   

16.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7.
我家的小龟     
3月14日星期六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龟,它时刻想着逃跑。有一次,它从它自己的“家”里跑了出来。我看到以  相似文献   

18.
“透”出信念《海上日出》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想一想,“透”是什么意思?生:“走”的意思。生:“跑”的意思。生:“冲”的意思。生:“离开”的意思。教师出示一组句子:(1)太阳慢慢走出重围。(2)太阳慢慢跑出重围。(3)太阳慢慢冲出重围。(4)太阳慢慢离开重围。(5)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哪句写得好?为什么?生:第五句好。从“透”字可以看出太阳不是一下子离开黑云的。生:第五句好。从“透”字可以看出太阳不是很容易就离开黑云,黑云很厚,它…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宋玉柱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由“V+什么”构成的问句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是表示问原因,句子重音都落在动词上,如“你跑什么”,意思是“你为什么跑?”;另一种是以问句的形式表示制止,重音落在“什么”上,而且后边往往接上表示制止的句子,如“你跑什么?别跑了!”。郭继懋先生在谈反问句的类型时曾经谈到了“……什么”和“……什么……”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有人将文言文比作半门外语。称之为“外语”的一半。是因为我们对它相对比较陌生,许多文言字词表面看上去似乎很熟悉,而意思却已大相径庭。比如古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穷”则为“不显达、困窘”。不算“外语”的一半则是因为它毕竟是我们一脉相承沿用至今的母语, 既是“半门外语”,其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就与外语学习有很多共性,最基础的工作必然是积累词汇、熟悉语法,这些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