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洵《六国论》主旨,一般认为是论述“弊在赂秦”,指出两端“弊在赂秦”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从而构成论点完整意义。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说“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论点”,也是持此论。本文试对“破灭”“迁灭”“革灭”三个动词从文字、文章、文化角度解读,提出《六国论》论点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而非“弊在赂秦”。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语言是皮肤,需要光洁之美;有人说语言是衣服,更须要干净、利落之美。且看苏洵的《六国论》里的语言——美在气势,美在情景,更美在多变而富有激情。  相似文献   

3.
选录中学语文课本的《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大家苏洵的一篇有名的政论文。其文纵横恣肆、古劲简切。文章通过六国破灭的探因,为宋代统治者提供治国之良方.文章即使在今天仍有不衰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历史史实(根据文献记载。燕为秦的既定被灭对象,荆轲的刺杀只能说是加速了燕被灭的进程而不能说是被灭的原因)、“速”字在先秦的用法(为“速”在先秦的用法理一条发展线索)、“速”字“加速”义的使用(“速”有“加速”义在《六国论〉之前已有使用)三方面尝试为“速”字作别种解释“加速”。  相似文献   

4.
由于能够理解的原因,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在建国近50年后才第一次编入普高、职高语教材。  相似文献   

5.
新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一句,课本注“速”为“招致”,全句译为:“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亦释“速祸”为“招祸”,且举《左传·隐公三年》“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以佐。笔者认为上述理解违背了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荆轲刺秦王事发于公元前227年,当时秦国正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统一六国趋势已定,且韩国已于公元前230年被灭,赵国之邯郸于公元前228年被攻,魏楚名存实亡,齐燕危在旦夕。燕国之君“始有远略”,后来却向秦国妥协,燕王喜早将  相似文献   

6.
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六国论》(苏洵)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对"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一句,书中注解为"燕赵同时为秦所灭,此时韩魏皆已灭亡,故称‘革灭殆尽之际’。革,改变,除去”。对“革”一字的解释,笔者认为“革”,通“亟”,这样讲更合乎“信”、“达”...  相似文献   

8.
苏洵《六国论》是中学语教材的保留编目,几度修订都没有被换掉。读高中时,除了惦记考试外,语老师讲解的其他深意并不在意。如今人到中年,再读《六国论》,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解读《六国论》的文章,多着眼于文本论证思路的严谨性。在“2017年版课标”强调语言运用情境的情况下,对于写作背景如何影响文本应作出更细致的思考。考察中央政权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漫长历史,才能发现苏洵选择战国时代来警醒朝廷的参考价值。联系北宋中期的历史环境我们发现,作为一篇意在为国家、朝廷提出建议的策论,文末推论的现实施展空间则略有窄化。  相似文献   

11.
李小农 《学语文》2002,(1):17-18
《六国论》是传统史论名篇,思路严密,语势畅达,文笔老到,有“纵横家之风”,其首段逻辑关系及全文论证结构似早有确论,可细究起来,问题怕不是这么简单。 教参认为(新版教学用书仍沿用此说),首句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从两个方面阐释论点(因此这两方面即为分论点):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又由于全文的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通过指导性阅读,巩固掌握学过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通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师说》是一篇构思非常精巧、论述十分有力的古典议论。我们用今天的议论理论对它解释了许多年,其中颇有牵强附会之处。作韩愈地下若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也许他会说:还是像过去一样,背吧,别解释了。  相似文献   

14.
15.
写章必有思路。语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对章思路的分析。思路的分析应该也完全可以与传统的多项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章的思路与章的各个环节本来就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这两种分析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于分析章时是否建立起了有机的观念。这里,想以苏洵的《六国论》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鸿门宴》一文有“沛公军霸上”一句。与此配套使用的教案及其他有关资料都把此句中的“军”作词类活用解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妥,理由如下:首先看词类活用的定义: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应用,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字“临时”。也就是说在该词的固定意项里找不到此意,而是在某一具体的语言环境里临时具有了此意。如: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此句中的“东”有三个意项:①东方②主人役姓。哪一项代入句中都解释不通。只有解释为动词“…  相似文献   

17.
文非 《学语文》2004,(5):48-48,47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高中试验本第一册)最后一段有“果行,国人皆劝”一句,课本注云:“[果行]果决地这样做。指伐吴。”将“果”理解为果决,实属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18.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第一次编入了普高、职高语文教材(见人教版普高第三册第一单元教读课文,人教版职高第一册第五单元课外自读课文)。职高新教材在《阅读提示》中说:“这是一首抒情意味极浓的诗。首节起笔三个‘轻轻的’写出  相似文献   

19.
苏洵的《六国论》,是许多大中学校的传统教材,而诸多选本几乎都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谁都知道,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人们更应了解,论点也不等于中心论点。论点,具体地说,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的;论点可以就局部而言,而中心论点却必须是统率全文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