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高中语课本第二册的《神奇的极光》一,失误之处甚多。现根据章顺序。指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田宗昌 《语文知识》2002,(11):43-44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神奇的极光》一文病句多多,由此带来的负效应不可低估。下面逐一列举之并简要分析,请诸同仁指正。①相传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夜来临了。随着夕阳西沉,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把远山、近树、河流和土丘,以及所有的一切全都掩盖起来。此句话问题有三:一是误用句号导致句子  相似文献   

3.
人教社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说明文单元选入的《神奇的极光》一文,对极光作了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极光有了具体的了解。在获取知识、享受描写之美的同时,我们觉得本文存有瑕疵。现按该文的顺序一一指出,请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1.“已”“以及”相传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夜来临了。随着夕阳西沉,夜已将她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把远山、近树、河流和土丘,以及所有的一切全都掩盖起来。“已”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从上文看, “随着”表示正在进行,两者是矛盾的,删去“已”也更简洁。“以及”是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短语,而具有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在一起。“远山、近树、河流和土丘”属于“所有的一切”,应将“所有的”改为“其他的”。  相似文献   

5.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学说明,章通过形象的描述、通俗的比喻和准确的概括,使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读喜爱。高中语新教材对该的语言进行了大胆的修改.使之变得更加准确、简明。将修改后的《神奇的极光》与旧教材中的原相比.  相似文献   

6.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我们品读时发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商榷。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极光》(试验修订本高语二册)是一篇少有的诸“美”并呈的科普佳作。如果允许分开来说,那么,它有以下四“美”。  相似文献   

8.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解读一向是人们所忽视的.人们尤其不太注意文本内涵的解读,以为它只不过是讲了一些一看就懂的科学知识而已,因为这里涉及不到什么复杂的形象分析与深刻的内涵寄托。所以教师往往是表面化地把文章内容再“说明”一下。比如《神奇的极光》一文,  相似文献   

9.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他用自己的生命熔铸的不朽诗篇,昭示了光明的理想。为了丰富屈原的伟大形象,这里用翔实的史料,明证屈原遭谗被疏的复杂性,希望当今史学家能根据历史的轨辙,增删《屈原列传》,以求证历史的本源。  相似文献   

10.
时间:2007年4月21日 地点:湖北监利长江高级中学 师:今天我们学习《神奇的极光》,学习这篇课文,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学会筛选文中的信息。这节课我们分两步走.第一步:选读课文,感受极光;第二步:品读课文.筛选信息。(投影)  相似文献   

11.
发展市场经济,拉动内需是个行之有效的举措。语文教学要提高实效,“拉动内需”也会给人带来惊喜。例如教学《神奇的极光》一课,本人在不经意间偶然一次“拉动内需”,发现教学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二册)《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出自日本作家清冈卓行之手。观点新颖精辟,语言生动富于思辨。可能由于翻译的缘故,有些语句存在着语病和不合乎汉语规范的现象。现仅从汉语表达规范要求的角度,试对课文中一些语句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在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中,笔者发现几点不当之处,特指正如下: 一、第3课《边城》第2段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  相似文献   

15.
16.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的传统篇目,邱少云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部队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课文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角度 1.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内容比较好懂。学生通读后.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归纳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理清全文的思路,抓住文章说明的重点。至于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则主要放在课外。要求学生借助各种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新教材初一册课《皇帝的新装》有一幅彩图。结合这幅彩图指导学生理解课所要表达的鞭挞皇帝及其大臣的昏庸、虚伪、愚蠢、可笑及骗子的狡猾这一主题无疑是有帮助的。但仔细观赏这幅彩图,便会发现彩图有两处与原不符,甚至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教材指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琪 《语文知识》2004,(7):37-37
舒婷《致橡树》中有一句诗:“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霹雳”就是“雷”,这句诗犯了逻辑学中分类相容的毛病。应当把“风雷”改为“风雪”。  相似文献   

20.
周瑾  马秀兰 《云南教育》2002,(31):33-3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神奇的塔》这篇课文讲广播电视塔在星星的眼里,它很高;在月亮的眼里,它很美,就像一盏明亮的宫灯;在妈妈的眼里,它很神奇,“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发掘并运用它,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教学本课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课文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的情感飞扬。一、谈话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