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氏璧作为战国时期的玉雕精品,在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对和氏璧的玉材及产地,学界多有争论。但从文献记载、历史区划和材质特征等进行考证,和氏璧当为南阳独山玉。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中有一名篇《将相和》,讲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的上大夫蔺相如和武将廉颇之间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指的是传说中的那块美玉——和氏璧。很多同学在书写这一词语时,常常会把"璧"字错写成"壁"。这也难怪,谁叫这两个字长得这样像呢,稍不留神就容易混淆。不过,如果你弄明白了它们各自的意思,就不会再弄错了哦。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742年至公元前688年这五十多年间是和氏三次献璞的年代。楚文王"伐申过邓"到南阳,才见到了抱璧而哭于楚山之下的和氏。文王让玉人理璞得璧。出产名玉的独山,山下有和庄,和姓至今生繁不息。以其时、其地,其山、其人论之,和氏璧必当出于南阳独山,和氏璧是今天的独山玉。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往,往往以玉为使臣信物,而玉中极品和氏璧更是国家的象征。“卞和献玉”后,“和氏璧”被楚国奉为国宝收藏着,然而发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的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  相似文献   

5.
神行太保:快板这么一打啊,别的咱不夸。戏说典故又开张,今天说点啥?咱说一说两千年前的老故事,再加点新鲜话:完璧归赵幽默版,您可瞧好啦——战国时候,秦国势力最大,常常到其他国家去捡便宜。嘿!这不,赵王不知从哪儿得来一个无价之宝——和氏璧。赵王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中有一名篇《将相和》,讲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的上大夫蔺相如和武将廉颇之间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指的是传说中的那块美玉——和氏璧。很多同学在书写这一词语时,常常会把“璧”字错写成“壁”。这也难怪,谁叫这两个字长得这样像呢,稍不留神就容易混淆。不过,如果你弄明白了它们各自的意思,就不会再弄错了哦。  相似文献   

7.
漫说“和氏璧”的下落●张功“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和氏璧的最终下落,却知者甚少。最早记录和氏璧的是《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未雕之朴玉)于荆山,两次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石,砍去了卞和两只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  相似文献   

8.
又被爸爸逼去读教科书了,唉!我拿起语文书,漫不经心地读起来:《将相和》……读着读着,我心里不禁冒出一个想法:蔺相如太莽撞了!不信?你去读读《完璧归赵》,蔺相如开始的确动了一下脑筋,知道秦王根本没有诚意,但后来他居然威胁秦王,说什么再走几步就把自己和和氏璧撞在柱子上!他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佩服,但就不能想一个好办法让两国共同拥有这块璧吗?  相似文献   

9.
“完璧归赵”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和氏璧本是楚国的,怎么不是“归楚”而是“归赵”呢?事情得从头说起。和氏璧是楚人卞和献给楚文王的无瑕美玉,制成璧后,因是卞和所献,就取名“和氏璧”。当时玉工说:“此玉置暗处,自然有光,能却尘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若置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百步之内,蝇蚋不入。”可谓“至宝”。楚国之爱可知。楚威王时,相国昭阳伐魏有功,楚王将和氏璧赐给了他。昭阳每每随身携带,不轻易示人。一天,昭阳出游到赤山,众人到山下潭边的楼上饮酒。酒席间,宾客请求看和氏璧,  相似文献   

10.
我们爱猜谜     
1.打雷不下雨。(打一字)2.挖左边,补右边。(打一字)3.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风的怕水,喜雨的怕虫。(打一字)4.冒充和氏璧(打一《红楼梦》人物)5.高个子爬墙。(打一国家名)提示:如果矮个子爬墙,脚下自然要垫些东西。高个子呢?  相似文献   

11.
“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和氏璧的最终下落却知者甚少。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两次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石,砍去了卞和的双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恸哭于荆山下,乃至泣血,楚文王奇其事,命玉工剖石,果然得玉,遂起名为“和氏璧”。  相似文献   

12.
教学《将相和》一文,我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从不同纬度预设了本课的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抓住人物特点,生成价值取向。一、激趣设疑,理清课文思路课前首先出示了《和氏璧》文配画故事,读完后,学生兴趣盎然,我趁势设疑:《将相和》一文就是由和氏璧引起的几个小故事,你愿意了解吗?学生怀着极强的好奇心读完课文后,引导他们说出课文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学生通过整体感悟,很快了解了课文内容。接着,再次向学生设疑:课文题目为《将相和》,最后一部分就是讲了这个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前两个故事?学生通…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将相和》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经典一课,其“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则成语故事流传千古,于是爱寻根求源的国人最关注的便是那“璧”的去处!“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是:“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听说赵国国王得到举世闻名的和氏璧,便骗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赵王惧怕秦国的强大,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大臣蔺相如自告奋勇愿带和氏璧去秦国,表示如果换不到城,一定把璧完整送回赵国。当秦王从蔺相如手中接过和氏…  相似文献   

14.
《中文自修》2022,(7):37-38
<正>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随着时间的沉淀,有些事物的价值的确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到。中国古代有一个和氏璧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一开始没有人知道石头里面藏有美玉,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厉王到武王再到文王,石头终于被凿开,和氏璧的价值终于被人们知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时间流逝的确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3)
刘向的《说苑》中记叙过这样的故事:西闾过要到东方去游说诸侯,在过河时落进水中。船夫将他救起后,挖苦他说:“你掉进水里,自己都救不了自己,还怎么游说诸侯?”西闾过说:“不要以自己的长处伤害别人。你难道不知道和氏璧吗?这璧价值连  相似文献   

16.
《将相和》中讲到的“和氏璧”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璧玉,秦王为了得到它,愿用十五座城市交换,而蔺相如为了保护它竟不惜性命。那么这块“和氏璧”究竟是何宝贝?为什么称为“和氏璧”呢?据古书《韩非子》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住地荆山上找到了一块罕见...  相似文献   

17.
课堂再现:师:我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你想评价谁?说说你评价的理由。生:我觉得秦王贪财,知道赵王有和氏璧,他就要想方设法得到,还许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相似文献   

18.
“卞和献玉”与“完璧归赵”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对这旷世奇珍的下落,所知者却甚寡。读者来信中就有不少提出询问的。为飨热心读者,本刊特邀任汶先生撰文介绍史籍对和氏璧的有关记载,以及专家对此千古之谜的研究成果。我们竭诚欢迎广大教师、同学就教科书中文史方面的相关问题来信、来函,本刊将继续邀请有关学者撰文解答、介绍。  相似文献   

19.
"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对和氏璧的最终下落却知者甚少。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春秋时,楚人卞和得璞于荆山,两次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石,砍去了卞和的双脚。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  相似文献   

20.
“和氏之壁”和“完璧归赵”的故事耳熟能详,但这块“和氏之璧”现在在哪里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蔺相如不辱使命,战胜奏王,璧玉归还赵国。几十年后,奏王赢政统一中国,和氏璧也归秦国所有。赢政称帝后,命宰相李斯将和氏璧磨制成皇帝的专印,并称之为”传国玺”,他希望这块璧能代代相传。楚汉相争肘,刘邦先入咸阳“王之”,秦王子婴交出了“传国玺”。汉朝建立后,刘邦称之为“汉传国玺”。西汉末年,王莽新政。当时的皇帝仅两岁,传国玺由王莽的姑母汉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