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广英 《语文知识》2006,(10):20-20
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这是一个难度不大的问题.然而要体会其妙处,须引导学生吟诵、涵咏、品味意境。(《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9期)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贵在“涵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贵在“涵泳”$黑龙江省双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白金声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往往追求一种形而上的风格,作家、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往往寄寓深层的思想意蕴和精神上的无限内涵。因此,接受者在文学解读过程中,必须透过作品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去体会和领悟作品的深层蕴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朱熹对此有精彩的论述:“大凡事物要说得有滋味,方见有功。而今随文解义,谁人不解?须要见古人好处。如昔人赋梅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十四个字,谁人不晓得?然而前辈直恁地称叹,说他形容得好,是如何?这个便是难说,须要自得言外之意始得。……这个有两重:晓…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期间,我听了温儒敏教授“关于语文课改及阅读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的演讲。在演讲阅读教学问题时,温教授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如何理解阅读课的“涵咏”,结合各自的教学体会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释“子”     
小篆“子”字,象人首与手足之形。“子”的本义是“孩子”,男女兼指。《仪礼·丧服礼》: “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郑玄注: “言子者,可以兼男女。”古文中,“子”指男还是指女,常常需结合语境才能确定。《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  相似文献   

6.
7.
牛致远 《语文知识》2002,(12):24-25
“往往”一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皆习见常用。不过,在古、今汉语中,“往往”一词的含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指不论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里, “往往”都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的经常发生、出现,可译为“常常”“经常”“时时”“不时”等义。例不赘举。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20日上海《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上海市重点中学学生即兴演讲比赛的报道,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来自全市30所重点中学的58名选手参与了决逐。”这里到底应用“角逐”,还是“决逐”,笔者认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处在两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自由与保守的矛盾激荡之中.这使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碰到了诸如“讲与读的关系”、“多元解读与一元解读的度”、“虚心静气与气氛热烈的处理”等棘手问题,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为此.本文对朱熹提出的“涵泳”阅读理论进行阐释.力求在阅读理论的本土性与适应性上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80页有篇鉴赏罗隐《雪》的文章,其开头一段是:“有一类诗,刚接触时感到质木无文,平淡无奇,反复涵咏,却发现它自有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罗隐的《雪》就是这样的作品。”品读这段话,“反复涵咏”令人生疑,  相似文献   

11.
阅读让我们往来穿梭于古今,纵横驰骋于未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阅读也有益于写作,因为写作要想左右逢源,倚马可待,就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与文本对话、创设情境中、情节空白处,通过这三个方面涵泳文本情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13.
汉语文化学告诉我们,汉语重意义、虚实、具象,汉语的用词组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其语义语调的因素远远大于西方语言的"句法"因素.汉语由此充满着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故王力先生说,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其次,我们民族的思维重整体与过程,尚直觉,所以面对文本阅读时,注重整体与过程,反对割裂与肢解,是我们传统中深得语文三昧的阅读策略.<易·系辞>讲"言不尽意",<庄子·达生>曰"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司空图说"韵外之致",都是触及了由文本经感受和体验而达致意会神摄的感悟品格.  相似文献   

14.
"涵泳"一说,最早是由朱熹提出来的。他说:"学者读书,须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曾国藩对朱熹的涵泳说颇为推崇。他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灌足,则‘涵泳’二字,庶几得之于意,言之于表。"  相似文献   

15.
涵泳在当下语文圈里几成热词,特级教师周一贯提倡在反复诵读中指导涵泳,在口语交际中诱导涵泳,以为语文教学留住了涵泳,就等于把根留住。刘剑华老师从具体课例入手,号召大家向特级教师王崧舟学习,因为王老师的课,其精髓就是文本细读和涵泳。首都师范大学刘占泉老师也积极认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里有这样两个句子:1在读这样"有句无篇"的作品时,我们不妨对这些写景佳句多加涵咏、玩赏,品出其精微的诗艺来。(第23页)2我们在诵读时,要因声求气,涵泳诗韵,完美地再现和品味这一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妙诗境。(第27页)"涵泳"对读书来说很重要,是古人和今人都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果真也可以写作"涵咏"吗,我一时也拿不准,决定深入探究一下。我翻阅了大量的权威工具书,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7.
“突现”一词的意思本是“突然出现”。例如郑振铎《取火者的逮捕》:“一点点的小事都足以使他深思熟虑的焦虑着,何况这不平常的突现的一星红光。”(《汉语大词典》)然而,在当前的报刊、杂志中,却时常见到“突现”以新的面孔亮相于大众面前:虽已入秋,老人光着上身躺在病床上,锁骨异样突现。(蒿连升《千里驱车为助老》,摘自1999年10月20日《经济日报》)因此,“两国论”的提出突现了台湾问题的紧迫性。(《台湾:要害在于“国家化”》,摘自2000年3月11日《环球日报》)然而,随着陈运鹏的退休,中国游泳出现了群…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本指一年四季中的春季,始见于西汉刘向《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思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说文》:“青,东方色也。”古人以四方、四色与四季相配,东方为春位,属青色。大地回春,草木青葱,称春天为青春甚为确当。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相似文献   

19.
说“福祉”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句话中的“福祉”是什么意思呢? 要解释“福祉”,先得说说这两个字共同的偏旁“(?)”。“(?)”在古代就是“示”字,“示”在甲骨文中很像我国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个生造词“三步曲”在报刊上频频出现,下面是随手捡来的几个例子:(1)《公文写作》课教学法三步曲(《华南师大继续教育》1999年第2期标题),(2)西部开发三步曲(《中国财经报》2000年4月26日标题),(3)重提“安乐死”这个话题,我国首例涉案医生提出“人生三步曲”(《羊城晚报》2001年4月13日A8版一引题,主标题是:优生→优育→优死),(4)新诗教学三步曲——我教《致橡树》(《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4期标题),(5)语段压缩三步曲(《中学语文》2000年第12期标题),(6)偷埋偷葬“三步曲”(《南方日报》2002年3月3日A4版小标题),(7)老记背运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