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忌羞辱人格。例如:“站起来比别人高一半,学习比别人差一截。”二忌盛气凌人。例如:“你必须交代错误,否则把你赶出去!”三忌臆断逼供。例如:“你为什么要打破玻璃?不是你是谁?”四忌指桑骂槐。五忌一味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见面     
话说头一天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借助孙膑的才智,赢得了比赛,心里很是感激孙膑。第二天,阳光明媚。田忌特地到孙膑家,请他出来喝酒。孙膑见好友邀请,也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们来到了郊外的酒家,酒家门口还有一面酒旗在迎风招展。田忌坐下后,叫道:“小二,拿酒来!”店小二赶紧抱来一罐酒,还十分热情地介绍:“客官,本店有一种很好吃的甜品,不知两位是否有兴趣?”“甜品?什么甜品?”田忌问道。店小二说:“呃,说出来嘛,您可能不大听得懂——choco-late。”“什么乱七八糟的,来一点便是了。”田忌不耐烦地说。于是,田忌和孙膑二人痛快地喝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课本注释“〔昳丽〕光艳美丽”,这样的注释显然是不完全符合文意的。课文开篇已交代“邹忌修八尺有余”,后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这不正说明邹忌是一个“形昳”而“貌丽”(形体高挑而容貌美丽)之人吗?“昳”读“dié”,指“日偏西”之状,不正是有人影斜长之意吗?“形昳”即意为身材高挑。另“形貌昳丽”不正是与《后汉书·华佗传》中“耳目聪明”及枚乘的《七发》中“脭醲肥厚”的这种并提修辞手法相同吗?故“昳丽”应注解为“〔昳(dié)丽〕高挑而美丽”为好。在第一册《劝…  相似文献   

4.
新田忌赛马     
第二次赛马后,田忌与孙膑又见面了。孙膑对田忌说: “怎么样,胜利的滋味还不错吧?”田忌骄傲地回答:“那当然啦!这次比赛我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才赢的啊!”孙膑听了这话,不高兴地说:“主意可是我  相似文献   

5.
一、理清思路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从整体上了解文意.因为只有从整体上了解了文意,才能品味语言,探究结构,把握文旨,鉴赏技巧.要从整体上了解文意,就要从理清文章思路入手.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预习和质疑的基础上,我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妻、妾、客对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各持什么态度?邹忌从中悟出什么道理?2.邹忌在进谏时说:“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中的“此”指的是什么?3.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意见,结果如何?妻、妾、客都认为邹忌比徐公美,而邹忌通过窥镜自视认为不如徐公,从中悟出他们是或私、或畏、或有求于自己,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往往被蒙蔽;由私事比国事,在“受蔽”这一点上有相似之处,所以邹忌讽谏齐威王要纳谏除蔽;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意见之后,齐  相似文献   

6.
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有三忌:忌浅,忌深,忌笼统。 何谓浅?问题的正确答案已是学生弄清、记住的,提问这样的问题,就叫“浅”。浅而无味,等于白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7.
最近拜读李德元同志撰写《对<田忌赛马>的异议》一文(以下简称“异议”),感觉立意甚偏,评价不公,有必要提出来商榷。一,孙膑出的主意是“不光彩”的吗? “异议”的作者认为“孙膑给田忌出了一个不光彩的主意”,田忌夺魁也因而“不光彩”。《教学参考》说得非常清楚:“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轮比赛的胜  相似文献   

8.
邹忌的发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朝服衣冠,窥镜”时问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有的读者认为这是在与城北徐公比美,邹忌并不知道究竟谁更美。这样理解并不符合作者本意。实际上这个疑问是无疑而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这一句话本身包含如下信息:一、城北徐公之美是公认的事实;二、邹忌把徐公当作“美丽者”的标准;三、接近徐公之美是邹忌的目标。也就是说,邹忌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比不上徐公的,他的问话只是顺嘴说说而已,这种类似比较的发问,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是一种以接近徐公之美为满足的炫耀。关于自己比不上徐…  相似文献   

9.
“我们”与“咱们”都是第一人称代词,都表示复数,都可以用于“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内)。如“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保证。’”(《毛主席在花山》)这句话是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这个“我们”当然包括听话人警卫员在内。再来看下面的对话:“齐威王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来赛一次!’”(《田忌赛马》)田忌所说的“咱们”同样包括听话人在内。在这里,“我们”与“咱们”用法是相同…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语云:“文死谏,武死战。”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不乏善于劝谏的臣子,也有很多积极纳谏的君主。战国时期的齐国人邹忌就是一个以劝谏立足朝堂、扬名后世的人物。史料记载,邹忌曾听齐威王弹琴,便趁机借“大弦”“小弦”之喻,与其谈论了一番治国安民之道。邹忌因此受到齐威王的赏识,不久就获封相国。《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讲述的故事,也是邹忌劝谏之路上的“高光”时刻。那么,这场由“比美”引发,最终为齐国赢得“战胜于朝廷”的良好局面的劝谏,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劝谏艺术,又为何会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呢?  相似文献   

11.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ji 田忌赛马 ①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并书写两遍。 ②读题:先读生字“忌”,再读词“田忌”,然后读课题“田忌赛马”。 2.教师点拨:①全文是围绕哪个词写的?找出来  相似文献   

12.
读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人,无不为邹忌高超的语言技巧所折服。邹忌语言极富鼓动性,堪称齐之国嘴。邹忌的一番话,使齐王心悦诚服,纳谏除蔽,进而使齐国走上了内政修明的道路。那么,邹忌到底用什么办法使齐王甘心纳谏除蔽的呢?“自读提示”(高中语文一册)说:“本文写邹忌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设喻,讽喻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修明  相似文献   

13.
释词五忌     
教师确切地解释词语是保证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特提出释词“五忌”: 一忌失掉政治性,坚持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学生。例如“勇敢”一词,是指为了人类的正义事业,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敢于献身的行为和精神。但有的教师则信口解释成“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怕”怎么能称为“勇敢”呢? 二忌失掉科学性,坚持用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  相似文献   

14.
快哉风 《良师》2010,(4):54-54
俗话说:“入门问讳”、“入国问忌”。泰国的民间禁忌有很多,我熟知的有三方面:“佛忌”、“头忌”和“足忌”。  相似文献   

15.
“孰与”和“孰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两个语言单位,其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词,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一、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三个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吾孰与徐公美?③吾与徐公孰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代散文选》注解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孰、谁。这样的意思文言里可以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也可以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相似文献   

16.
挑战王维     
王维有《鸟鸣涧》一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教学中,一女生提问:绝句忌用字重复,此诗20个字却重用了“春”、“山”两次(春山、春涧与春山、山鸟),这算不算毛病?教师一听认为有理,鼓动学生修改。于是主意频出:将“山鸟”改为“飞鸟”、“林鸟”、“睡鸟”;将“春涧”改为“深涧”、“溪涧”……首先质疑的女生建议改为“栖鸟”,理由是:“飞鸟”太过火,“睡鸟”少动感,而“栖鸟”较为合适,且“栖”与“山”俱平声。“春涧”呢?她建议改作“幽涧”,理由是:给人以静、深之感。对王维这么…  相似文献   

17.
造句是培养孩子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功。那么指导孩子造句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要注意“七忌”。一、忌照抄课文。孩子造句时不动脑筋,照抄课文中的句子。这样一  相似文献   

18.
批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做到有理、有节、有度,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具体地讲,教师批评学生要注意如下六要六忌: 要温和,忌挖苦。批评者口气温和、态度和蔼,以沟通双方感情,使对方产生内疚,从而乐意接受批评教育,并努力改正错误。切忌以“你真是个‘英雄’”,站在办公室里还不失大将风度哪!”等语言来挖苦。要商讨,忌指责。批评者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是在与被批评者平等的商讨中,消除对方的对抗心理。如“你是不是先把跌倒的同学扶起来?”切忌以“小同学跌倒了,你怎么好意思一扭头就跑呢?你配戴这红领巾吗”来指责学生。要勉励,忌类比。批评者可先肯定对方的成绩,再找出差距,以表扬的口吻鼓励学  相似文献   

19.
【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理解常用实词含义、虚词用法;3.正确把握朗读节奏与断句;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9.赏析文本写法;10.适度拓展、理解文本。【新题演练】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相似文献   

20.
何平同学问:《纳谏与止谤》中作者明明提到“小时候”在《古文释义》里读过的两篇古文,为什么本文的副题只是“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呢? 《纳谏与止谤》是一篇以读后感的方式来写的议论文。所以文章从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写起,并概括地认为“六十年后,再读一篇,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为什么“重读”此文会感到“格外亲切”呢?下文中作者剖析了这样五层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