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药>是高中语文的传统篇目,对小说中康大叔这一人物形象,传统的观点多认为在刑场上卖人血馒头的"黑衣人"就是后来进茶馆的康大叔.但是,近几年来不断有人对本文进行新的解读,认为"黑衣人"与康大叔实为不同的两个人,例如今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刊登的<行刑者是康大叔吗?>一文.初读这些文章,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论据似乎也很确凿.可是仔细琢磨一下,又觉得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药》一文的第一部分有这样两段文字,“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传统的看法(包括教参及课后练习)一致“对号入座”地认为此处描绘的人物就是康大叔本人,笔者对此实不敢苟同。第一,前后两人的说话语气迥乎不同。上文中黑的人出场便对着老栓吆喝,“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由此可知这只是一个为利而来与老栓素未谋面的人,而且转身离去时对老栓的胆怯还不无鄙夷,嘴里…  相似文献   

3.
姚宗智 《学语文》2000,(3):18-18
《回忆我的母亲》(初中第六册),是一篇传统的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其课后练习“理解’分析”第一题:“细读课文第一段,分别指出这一段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表明文章叙事线索的句子和全文表达感情基调的句子。”其中“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一问,答案设置为“她勤劳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药》是鲁迅先生以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为背景写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在华老栓为儿子小栓买药的情节里有关于一个浑身黑色的人卖人血馒头的描写。作者连用摊、撮、嚷、抢、扯、裹、塞、抓、捏、哼等动词,描绘出一系列带有性格痕迹的个性化动作。颇为传神到位地刻画出一个凶恶、残忍、蛮横、贪婪的人物形象,历来为读者所称道。那个“浑身黑色的人”是谁呢?我查阅了很多权威人士编著的书籍及有关资料,大家众口一词均认为是康大叔。教师用书上写到“作者用一连贯的动词表现了康大叔的凶狠、贪婪的性格”。(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伍瑞强 《广东教育》2007,(12):39-3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选入了鲁迅的小说《药》,在写华老栓秋夜买药(人血馒头)时有一段文字:"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挑山工》。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爬山途中,“我”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相遇的?问题提出后,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说:“‘我’与‘挑山工’四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买青竹杖时相遇的,第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前歇息时相遇,第三次相遇是在半山的五松亭,第四次是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交货时相遇。”可以说这位学生回答非常完整,没有什么漏洞。教师给予肯定后,正准备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时,另一名学生把手举得很高说:“老师,我有问题。”教师只好停下来让…  相似文献   

7.
8.
20年前,当笔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也曾学过鲁迅的经典小说《药》,当时脑海中对“眼光正像两把刀”的刽子手康大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的今天,自己已然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惊愕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依然是这么写的——“主人公华老栓……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必恭必敬”:“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  相似文献   

9.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记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书斋——项脊轩及有关的人事变迁,回忆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全文笼罩着一种凄清阴冷的气氛和浓重的悲  相似文献   

13.
撇开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是否“略读课文精读化”不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命题——“略读课文不能上成精读课”是铁的定律吗?  相似文献   

14.
桑农 《学语文》2004,(1):20-20
日本藤井省三的《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对《故乡》问世以来的有关阅读,特别是语文教学界的有关阅读,做了详尽、细致的疏理,由此引发出的一些问题令人深思。现就其中关于闰土是否小偷的所谓“悬案”,谈一点个人的感想。《故乡》中,“我”和母亲说不用的东西可以给闰土,闰土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变形”,就是指: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象,改变了对象原形的自然形态。经过“变形”的艺术形象,往往能够更典型、更集中、更鲜明、更深刻地表现对象本身。下面,试从五个方面加以举例分析。 1.外貌“变形”在鲁迅小说《药》中,有这样  相似文献   

16.
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是一首意象清新独特的诗歌,抒发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心声,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诗中写道:“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  相似文献   

17.
《窦娥冤》(高四册,试验本,人教社中语室编著,1998年6月版)中,窦娥临刑前用四个典故引出的三桩誓愿,的确感天动地。这种手法也的确新奇。根据课文注解,其中三个典故都是极易理解的表冤屈的典故,惟独“望帝啼鹃”的解释无法明白它竟也是一个表冤屈的典故。  相似文献   

18.
李耕拓 《湖南教育》2008,(11):37-37
《三峡》作为散文名篇,多次被选人初中《语文》教材,今义见于人教版的《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课文写的就是“三峡”,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已有人指出,它写的只是三峡中的“巫峡”。  相似文献   

19.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三峡》入选新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案》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这篇课文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这一“四季说”沿袭多年,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鸿门宴》第六自然段中当刘邦逃脱,张良入谢献璧时,愤怒的范增接过玉斗扔到地上,拔剑击破玉斗,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取项王天下者必神公也……”教材的注释是:“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和项伯辈”。笔者认为此说不妥,理由有二:第一,项羽是西楚霸王,当时其势其名大矣,且脾气暴躁,范增作为一部下,怎敢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骂主子为“竖子”?第二,紧接“竖子不足与谋”的后面是“夺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