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作为称人的量词,用法很明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⑤量词,用于人(含敬意):诸~|各~|家里来了几~客人.《汉语大辞典》第3卷的注释为:⑩量词.(1)用于称人.含敬意.《水浒传》第十九回:“弟有片言,不知众位肯依我么?”《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回:“闻知有位景小姐,是老丈令甥.”又如:诸位;二位.两本词典都注明“位”用于称人时“含敬意”.用“位”,显得庄重、文雅,彬彬有礼.因此,“位”一般用于值得尊敬、恭敬、敬畏的长辈、专家、名人、客人、上级、同辈或晚辈的前头,而对于一般可恶、可鄙、可憎的人,用“个”、“名”、“伙”等量词.但是,在书报杂志上常见把“位”字用在可恶、可鄙、可憎人物的前头,并非含有讽刺  相似文献   

2.
汉语中的量词,看似不显眼,可在语句中却有着它特定的作用。“人”前的量词就有十来个,其表达效果也各不相同。先就“人”的个体量词而言,最普遍的就是“个”,不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还是名人俗人、好人坏人,都可以用“个”来修饰。“个”仅仅表示单个数量,不带任何色彩。而“位”、“名”、“帮“就不同了。遇到你所敬重的人,就用“位”来修饰,如“一位老师”、“两位资深编辑”、“几位优秀作家”等;“名”则大都用于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也含有尊敬意味,如:“爸爸是一名先进的共产党员”;用“帮”来限定的,必定是令人憎恶的坏人。如“一帮土匪”、“一帮吃人的野兽”等。这些量词,色彩鲜明。  相似文献   

3.
量词的使用     
一夫 《良师》2004,(21)
量词,我们在平时说话或写话时,用得很多。如“一位同学”“两张桌子”“三条凳子”,其中“位”“张”“条”都是量词,量词一般和数词结合起来使用。量词的使用要恰当,不然会出笑话。计量较厚的块状物,只能用“块”;计量狭长的条状物,只能用“条”,如绳子是细长的,它可以用“条”作量词。这些量词是依照事物的形状,来表示计量单位。平常我们一般说“一口猪、一头牛,一峰骆驼”,为什么数猪用“口”、数牛用“头”、数骆驼用“峰”呢?有人说猪贪吃,口显得突出,所以便用“口”来计量猪;牛长角,头部显得突出,所以用“头”作计量单位;骆驼背上的驼…  相似文献   

4.
“部”和“台”是现代汉语中两个常用的量词,这两个词在用法上有重合之处,但又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部”和“台”的语义特征,让我们对这两个量词的使用更加准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个体量词是物量词里的一个分类,也是物量词里数量最庞大的一类。个体名词几乎都能用“个”这一个体量词来限制。然而,个体量词是很丰富的,它们所表达的细腻色彩显然不是一个“个”字所能完全承当的,例如说“你们两个”显然不如说“你们两位”显得亲切和尊敬,说“来两个票”也不及“来两张票”更熨贴,等等,至于不同的个体名词更是需要不同的个体量词来限制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位……量词,用于人(含敬意):诸位、各位、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可是有不少同学以为“位”与“个”在用法上没有什么区别。常听到有学生说“我是一位小学生……”,有教师说“我是一位小学教师……”。这两句中的“位”都是用错的,应改为“个”或“名”。“位”既然是表示“敬意”的,就不能用来称自己。  相似文献   

7.
李业雷 《辅导员》2014,(11):26-26
在我们的汉语中,为表示十、百、千、万等或常用量词后的零数,人们常简练地用个“余”字。如:“十余个人”“四百余斤”等等。为表达同一个意思,在口语中又常用“多”“以上”等词来代替‘‘,套”字。英语中具体功能与汉语“余”字形成对应关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相似文献   

8.
某一则警告处分中有这样几句:“某月某日,×××、×××两位同学,无视校规校纪,聚众打架斗殴。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给两位同学以警告处分。”读了这则警告处分,总觉得有点别扭,仔细一看,主要是量词运用上有点问题。警告处分一般以文件形式出现,属应用语体,用词力求明晰准确,避免发生歧义和误解。量词“位”表示人时有尊重、尊敬的褒义感情色彩,如“您二位”、“各位”等,用来指称“无视校规校纪,聚众打架斗殴”的学生,确实不妥,如换成中性词“两名同学”、“两个同学”或干脆不用量词称“两同学”就比较妥当了。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里,量词的表示法很多,不同的名词必须用不同的量词来修饰,以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英语中的量词用法又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对于学习外国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如何处理英语中的量词的用法是较难掌握的。本文拟就汉语量词“一群”为例,作一初步探讨。在汉语中,量词“一群”是最常用的词之一。其含意为“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或动物”。是处于动态中的“一群”还是处于静态中的“一群”或是情态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新课程标准(下称标准)中选修课程系列1选修1—1的常用逻辑用语对于广大的高中教师来说,虽然未系统学过,但有所了解,感觉不难[1].标准中对于常用逻辑用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命题及其关系;(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3)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2].对于(1)、(2)两点,在现行的高中教材中也有这些内容,而对于第(3)点,可能会觉得生疏些.在数理逻辑中,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属于一阶逻辑的内容.全称量词对应于日常语言中的“一切”、“所有的”、“任意的”等词,用符号“?”表示.存在量词对应于日常语言中的“存在着”、“有一个”、“至少有一个”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对量词“位”的解释是:“用于人(含敬意):诸位、各位。”《辞海》的注释为:“称人的敬词,如:三位来宾。”但在语言运用中存在与《现代汉语词典》等注解不同的用法,提出来,以就教各位先生。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泰语中的量词都比较丰富,个体量词也较多,有的量词用法相同,有的量词用法不相同。如,人的量词的用法,汉语口语中和一般人的量词用"个",表示尊敬的人的量词用"位";而泰语中,一般人的量词用"■",表示受尊敬的人的量词和汉语中表示受尊敬的人量词的用法不相同,即数量上比汉语多,并且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行业来选择不同的量词。  相似文献   

13.
在林林总总的词类大观中 ,量词是最不引人注意的一类词。它藏身于数词与名词之间 ,不显山 ,不露水 ,容易被人忽视。比如下面的一句话 :“从那边走过来三个女人。”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来了多少人”“来了什么样的人”上面。于是 ,读过这句话的人 ,能记住“三” ,记住“女人” ,却让量词“个”轻易地从视线里溜走。从实际情况来看 ,量词的确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量词 ,外国语言中没有 (或者相当多的外国语言中没有 ) ,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因此 ,对量词的研究没法与世界接轨 ,却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我们可以说 ,量词是汉语中的…  相似文献   

14.
位,作为指称人的量词,其使用频率是很高的。比如,“遇到一位朋友”,“来了三位客人”,“欢迎各位参观”,“下面哪位发言”……真可以说是这句不用那句用,抬头不见低头见。然而,恰恰是这个“位”字,有时用得不是地方。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物量的表达方式常用“数词 量词 名词”的形式,如“一篇文章”、“三个人”等等。文言文中物量的表达方式却常常不是这样。弄清古文中物量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古文。古文中物量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表人量词"位"和"个"的替换用法存在三种情况:两者可以互换、只能用"个"不能用"位",只能用"位"不能用"个".前两种情况已有深入研究,本文则主要谈论第三种情况,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整理,归纳出表人量词"位"在词法层面上具有的结构形式,以及某些特殊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17.
周旋  李柏令 《现代语文》2006,(9):105-106
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指称人的量词主要有四个:个、名、口、位.上古汉语量词不发达,但也有少量类似称人量词的用例,如"介":《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也有"一介武夫"等说法.还有"人"有时也有类似量词的用法.王力(1980:236)指出:"关于人的天然单位就用'人'为单位词."他举的例子是殷墟卜辞的"羌十人"和"羌十人又五".  相似文献   

18.
量词“个”和“位”都可用于人,但有区别:“个”是中性词,“位”是敬词.什么时候或什么样的人用“个”或“位”,是有讲究的,不可“摸摸脑袋算一个”(老舍语).请看《我的战友邱少云》(人教版小语第十一册)中的两个句子: ①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 ②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这两个词的,“你们”——称不止一个人的对方或包括对方在内的若干人。“我们”——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当我们用“你们”时,就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自然形成了两个相对的范围,而用“我们”时,就只有一个大家同属的范围。“你们”与“我们”只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20.
翻开数学课本,量词“任意一个”与“存在一个”,应该在数学课程的不少知识内容中出现,并为广大教师与学生所了解认识.实际上,每个人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这两个量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