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卖对联     
金亚鑫她妈不知搭错了哪根神经,想出了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主意,居然让金亚鑫体验生活——寒假卖对联,老金她“殃及池鱼”,居然把我也叫上了,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只好也去了。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对联     
时虽寒冬,然而过些时日,就又将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了。春风所至,万物萌发,正是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引来无数“骚客搁笔费评章”。有“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的和美,便有“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的绑调,也又有了“沾墨才题梅似雪,挥毫又赋柳如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事迹非常感人。让我们来写副对联歌颂他。同桌可先讨论一下,想一想应当怎样写,最好能押韵。”  相似文献   

4.
春天的对联     
也许,对于她来说,四季中没有春天。春天似乎是陌生、遥远或者不存在的。最后一丝寒冷静悄悄地走了,也带走了寂静,她知道春天到了。屋外,一声声惊心的鞭炮声清晰地传入她的耳朵,  相似文献   

5.
6.
7.
走进对联     
代兰艳 《文教资料》2007,(24):186-187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都有撰写对联的题型,可以说2004年高考试题的亮点之一就是对联的撰写。对联试题的出现,意味着高考在考查我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方面又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而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及特点,甚至最基本的解读,都不为学生所熟知,因而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学会创作对联。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对联教学是一个将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化沟通的很好的桥梁,也是训练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一个好的途径。对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语文能力的提高,它对于学生表达能力、作文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语言锤炼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一以贯之,想要提高学生的属对能力,应该将其作为一种长期的语文活动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搜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这段时间 ,我们都读了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随便聊聊对联…  相似文献   

10.
失败有奖     
这些天,儿子蜘蛛似的整日粘在网上。下线之后,他也是若有所思。 谜底终被揭开:他见我经常发表文章,便下定决心,要与老妈比高低。于是,将自己的作文,贴在一家儿童刊物的约稿网里。一次,两次。不停地失败。终于,有一篇被留用。 班主任允诺。一看到杂志,就给他颁发“创作之星”奖。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十九岁高中乡试秀才第一名,之后一直考到七十岁都没中举,到了七十一岁时,考官觉得实在过意不去,才思赏了他。如此人才为何屡试不中呢?个中原因说起来还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9岁高中乡试秀才第一名,之后一直考到70岁都没中举,到了71岁时,考官实在过意不去,才恩赏了他。如此人才为何屡试不中呢?个中原因说起来还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阐明对联的自对手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对联的各种自对句式。  相似文献   

14.
姚佳彤 《小读者》2011,(8):25-26
以前我吃完饭.碗里总会剩下一些米粒。妈妈就批评我:“把那几粒米吃干净,不能剩。要懂得‘粒粒皆辛苦’!”我却总是不以为然.不就是几粒米吗?至于吗?但是上周的春耕却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  相似文献   

15.
巧做对联题     
对联又叫“对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由诗词形式演变而来的。如《笠翁对韵》中有“茅店村前浩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再如“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如日月永辉”,都是对仗特别工整的好联。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课时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收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我们都读过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对联。如果我们在聊…  相似文献   

17.
有奖评刊     
屈丹 《高中生》2009,(6):69-69
为了加强与同学们的沟通与交流,本刊特推出有奖评刊活动。请大家抽出一点时间回答本期提供的一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争取将《高中生》杂志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和用途,并学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习对联,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自幼聪明,年仅10岁时,便能吟诗作对。有一天,父亲带他去朋友家作客。一进院门,他便被院中的一株杏树迷住了.于是顺手折了一枝,藏在袖筒里。这一举动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到,碍于面子,都没有当面责备。落座后,梁启超的父亲始终为儿子的举动惴惴不安,想暗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