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江苏近年来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未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深入研究和总结目前有关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对缓解江苏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伦理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平等观,具有社会伦理关系结构双重性、人类文化价值理念生态化与实践性的特征。这对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确立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唤起我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样,人类的专制和沙文主义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和挑战,因此,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经济生态建设,人文生态建设和法制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需要从其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进行探究。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践行理性的生态文明行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是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创建高校生态文明是新常态下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应承担起的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积极探索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大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起源于大自然。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在于科学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经济体第二大国。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活。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来,随着全球化生态问题的突出,生态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同样,在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下,生态伦理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异军突起。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例,试图阐释我国生态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实现这些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来,随着全球化生态问题的突出,生态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同样,在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下,生态伦理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异军突起。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为例,试图阐释我国生态伦理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实现这些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式和新阶段,是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生态道德作为道德规范的一种,既是生态文明对人们道德素质的需要,又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因此,加强生态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且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价值观,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生态文明观的要求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相结合,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真谛落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才能实现生态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人类文明转型的创新理念。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在阐述新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必要性,论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和公众参与三条路径来加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最后又从思想确立、风气形成及实践推动三个层面来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的生态化趋势是一种新的文明发展趋势,它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生态化、发展方式生态化和消费方式生态化。思维方式生态化要求人们以整体性思维、多样性的思维以及开放性思维来看待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方式生态化是以可持续的方式去实现发展,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发展观;消费方式生态化实现的途径是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其实质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学教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态文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生态文学的典型作品,挖掘出蕴藏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层次地逐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然、社会、人文相结合、相协调的生态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善洲林场红色旅游区系列规划的落实、党的十八大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持续推动了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其效益受到高度关注。基于实地调研材料数据和规划文本,分析公众视野下的善洲林场已经产生的效益,预测分析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近期与长期效益。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培养具有生态人格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针对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存在的教育机制、生态意识淡薄、实践活动缺失问题,积极寻求有效对策,以提高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意识,建立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化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省雷山县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的优势,采取的措施与手段,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对策与建议:寻求解决资金不足方法,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瓶颈问题;建立生态补偿等保护资源措施,保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加强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确保生态旅游资源保持原有特色;力求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概况,分析存在的教育机制残缺、生态意识淡薄、价值观错位等问题,进一步提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拓宽教育渠道,提升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理念,提倡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9.
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杨善洲带领下的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和林场管理权交给国家后的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善洲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在于增强生态文明观念、普及生态科普知识、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国策、开展党性教育和群众路线实践教育,这种重视并建设生态环境、造福于民的实干兴邦精神完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