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例题临摹法教文字应用题时,教师注意让学生朗读例题,口述题意,指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领会题型结构和叙述方法。坚持训陈一段时间后,教师再让学生或仿其格,或仿其法,结合知识层次、生活感受,学习编应用题。例如,教学"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这一例题后,教师可让学生按照例题算式"6+18-20"编题;也可择其材料变换条件与问题编题:(1)小明原有6本图书,又买来18本,送给希望小学20本,还剩多少本?(2)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一些后,还剩下4个,商店卖出皮球多少个?......…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积累发现问题的经验?在“周长是多少”这节课上,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在比较中提出问题 从8根小棒(4根3厘米的和4根5厘米的)中,选择几根摆出长方形,逐一展示各种摆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师:比一比这些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的试教,谈谈培养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通过操作,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要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经历比较、分析、综合这样一个思维过程。例如第四册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和例2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复习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已有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根据数量关系,很快用减法计算出结果,24-20=4(个)。接着出示例1:“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首先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按题里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操作。结果与复习题一样。我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复习题的异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学二年级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时 ,先讲授了P115页的例 1,让学生知道余数的含义后 ,接着教学下面的片段 ,让学生自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我先让学生拿出 8根小棒 ,问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学生回答 ,正好摆两个 ,并列出算式。然后 ,我又让学生把小棒添加成 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 ,看各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还剩几根 ?同桌进行操作、讨论 ,也要求列出各算式。操作完毕 ,学生汇报结果 :   8÷ 4 =2 (个 )   9÷ 4 =2 (个 )…… 1(根 )   10÷ 4 =2 (个 )…… 2 (根 )   11÷ 4 =2…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45页例1.一、复习准备:1、一步应用题的解析过程(分析、抽象、综合).2、练习准备题:1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18个花皮球,一共有多少个皮球?2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口述解析过程)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上面两题能不能合成一个题?让学生自己合并,然后读题,老师把其板书出来.  相似文献   

6.
九义教材第四册中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引入是把一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的第一个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扩充为两个条件“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在教学时做了  相似文献   

7.
现行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第26页第一道习题是: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建议的: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挑选出一样长的小棒;然后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摆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长方形.  相似文献   

8.
学习了连续两问应用题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商店有185个书包,卖出一些后还剩107个,卖出了多少个?又运进书包249个,现在共有多少个?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写成:185-107=78(个),78+249=327(个)。显然,学生是受连续两问应用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的意义。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会用坚式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掌握通过操作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观察、归纳能力。教学重点:余数的意义、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过程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一、建立余数的概念学生拿出20根小棒,按要求操作并思考:(1)用5根小棒摆一只小企鹅“”,20根小棒能摆几只小企鹅?怎样列式?(2)用6根小棒摆一条小金鱼“’,20根小棒能摆几条小金鱼?小棒用完了吗?剩几根?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0÷5=4,(2)20÷6=3……2。接着,教师就第…  相似文献   

10.
1.用“一”加“二(两)”组成“一干二净、一来二去”这样的词,你能组多少个?2.请在括号里填一个成语,作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螃蟹过街——()木匠戴木枷——()泥菩萨过河——()擀面杖吹火——()军事论文——()铁公鸡——()3.请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眼中的春天画成一幅画,或者写成一首小诗、一篇文章。(苏醒)4.1)用18根小棒摆长方形(一小棒为单位)。你能摆出多少种?2)你能分别算出自己所摆的每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吗?3)想一想,怎样摆才能使18根小棒摆出的长方形周长最长呢?5.三(1)班同学准备用气球来布置教室,挂气球的顺序是这样的:红、黄、黄…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使教学活动更有价值. 一、在动手操作上"引领"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引导学生列出30-8和33-8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出减的过程,教师巡视后组织交流.师:先摆多少根?怎样去掉8根呢? 生:拆开一捆小棒. 师:从10根中拿走8根,还剩几根?怎样列式?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  相似文献   

12.
<正>例题1用小棒摆下面的图形(如图1),照这样摆下去,第9个图形中需要多少根小棒?观察图1可知,(1)中有3根小棒,(2)中有7根小棒,(3)中有1 1根小棒。从得到的数中寻找规律,可以发现,7=3+4,11=7+4,所以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4根小棒。(4)中需要11+4=15(根)小棒。(5)中需要15+4=19(根)小棒。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断:十几减8、7师:学校鼓号队有15个小号(出示情境图),蓝猫先生借走8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生:还剩多少个小号?算式是15-8。师:15-8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看看算式和小号图,该怎样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师: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小组讨论)师:请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A.15-10=5B.8+7=15C.15-5=105+2=715-8=710-3=7D.7+7=14E.10-8=2F.8-5=37+8=152+5=710-3=715-8=7(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一边帮助解释,一边板书,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对算法F,教师当时没有明白学生的意思,故没有板书,只是说这种…  相似文献   

14.
孙伟 《山东教育》2002,(25):49-50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一册42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数字卡片6、7,并能熟练数出数量为6、7的小棒。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2.学生会看数摆小棒,并尝试用小棒摆出丰富多彩的图案。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3.促进学生在数学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教学过程:(为了让学生体验数概念形成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我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数学“6和7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先用6根小棒摆。生1:摆成了字:白、只、平、…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第五册练习二十六第9题:“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1) 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 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解答时常出现这样的错误:求出了小长方形的周长再乘以2: (6+3)×2=9×2=18(厘米) 18×2=36(厘米)。针对这种错误我在指导学生解题时加强了直观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让每个学生动手剪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并标上每条边的长度,先拼成一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16.
罗永学 《甘肃教育》2005,(11):47-47
学具操作会将学生带人一个新的“情境”.使他们在求知欲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如教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可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1)剪6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2)用多种方法把6个正方形拼成长方形;(3)所拼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匠和宽各是多少?(4)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引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瓦尔 《湖南教育》2002,(1):37-37
在教“等腰三角形”的课前,学生准备9根三种不同长度(每种长度3根)、3种不同颜色(每种颜色3根),且任意3根都能组成三角形的小棒。教师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微笑着说:“今天,我们做摆小棒的游戏。请大家用准备好的木棒,看谁摆出的三角形多,摆出的三角形的形状种类多。”同学们有的独立操作,有的同桌讨论,有的由几个同学组合,他们摆弄着、议论着,还不时发出阵阵惊喜。十几分钟后,学生互相看着摆出的三角形,议论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摆出的三角形边的颜色。有的学生说:“我用3根红颜色的小棒摆出一个三…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册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例2。本节课创设情境后,学生列出了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是52÷2=?[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摆出5捆零2根小棒,动手分一分,平均分成2份。生:按教师的要求独立进行小棒的操作。(抽生汇报分的过程,教师演示)生:先拿出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再把1捆小棒和剩下的2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把2捆和6根合起来是26根。  相似文献   

19.
【案例】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82页“十五减九”教学片断。用课件显示小白兔买铅笔的情景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 -9 ,由学生对15 -9=?算法进行探索。师 :同学们 ,十五减九等于几?请同学们拿出小棒 ,摆一摆、算一算 ,说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更要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们纷纷把手摆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生1 :15 -9=6 ,我是这样算的 :从15根小棒里1根1根地减 ,减到最后剩6。师 :有多少小朋友是1根1根地减出来的?(只有1个小朋友举起手)师 :(故作惊奇的)你们为什么不1根1根地减?生2 :这种方法不好 ,没有小棒时 ,…  相似文献   

20.
案例“十几减9”的教学片断。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兔过生日,一共邀请了15位客人,现在已经来了9位,还有多少位客人没有来?2.列出算式后,学生独立解答。3.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生1:我是用小棒摆出来的,先摆15根小棒,再拿掉9根小棒,还剩下6根小棒,所以还有6位客人没有来。生2:我是数出来的,10、11、12、13、14、15,还有6位客人没有来。生3:15-10=5,5 1=6。生4:15-5=10,10-4=6。生5:因为9 6=15,所以15-9=6。4.尝试练习。13-917-9在独立计算后,教师组织学生反馈和交流,并有意识指名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说说算法。师:13-9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