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从职业价值取向的内涵、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认知现状、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对策探究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幸福生活的能力,目前,知识教学的种种弊端却离我们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远。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方面都赋予教学新的内涵和特征,使教学具有新的意义转向:教学思维从对象性思维转向关系型思维;教学价值取向由塑造“知识人”转向培养“生活人”;教师的角色由教书匠转向教育者。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既是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又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作为一种对高职教育价值的判断,其价值取向的生成不仅要关照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内在规律,还要致力于对当前高职教育质量发展呈现“三大逻辑”转向的实然状态背后隐藏的价值倾向性的完善,从而以能够引导高职教育实现“三大逻辑”转向的理想样态为追求,构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应然价值取向:以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为坐标参照,革新评价理念导向;以尊重并回应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为基本立场,突破评价难点;以高职教育质量文化内生为引擎,重置评价重点。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应遵循应然价值取向的规定性,通过确立评价育人新理念、健全内外评价联动新机制、创新有效评价新实践来优化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路径,引领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不是管住人,而是通过教育给人以自由,培养人的“自由精神”,因为自由是人性完善的主要力量。“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的议题。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张健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4):113-115,150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高速扩容,规模和数量已相当可观,应当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武发展,"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就需要确立新的价值取向和质量目标来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文章认为:发展取向是高职教育质量创新的目标,人本取向是高职教育质量创新的根本,技能取向是高职教育质量创新的本质.合作取向是高职教育质量创新的手段,就业取向是高职教育质量创新的归宿.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物理“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实现了“三个转向”,即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关注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具体而言,“标准”不是从学科本位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作用.所以,在新课程下,物理中考命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教育正处于外延型发展转向内涵型建设的拐点。从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工学结合和政府角色四个维度进行救济,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突破和深化。四个维度的分解,是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探索;而四个维度的整合,才是高职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个人发展能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突破与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职教育正处于外延型发展转向内涵型建设的拐点。从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工学结合和政府角色四个维度进行救济,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突破和深化。四个维度的分解,是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探索;而四个维度的整合,才是高职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个人发展能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在价值维度,从继承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实践论”的三个核心取向阐释了德育共同体的实质内涵,端正了高职校企德育共同体构建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维度,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崇德强技”人才观发展、打造“匠心文化”德育特色品牌的三个时代课题对高职德育发展蓝图进行全新擘画,明确了高职校企德育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逻辑;在实践维度,从消融德育主体利益壁垒、建立校企德育导师制体系、技术赋能德育模式创新发展的三个实践路径提供了校企德育共同体构建的实践方案,为建设校企协同德育工作体系、推动高职德育创新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将谱写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内涵建设是一个化解矛盾的过程,必将触及长期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的深层次的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是高职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文章从高职教育的属性、价值、体系三方面深入剖析了决定我国高职内涵建设长期性的潜在因素,指出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以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存在过分强调管理逻辑而忽视学生人格塑造的现实困境。学科文化从管理逻辑、管理目标和管理重点三方面为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转向提供可能,并在理念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和评价维度分别发挥内在功能,使之实现从“硬”管理到“软”塑造的转向,具体路径为:以学科价值文化体系引领教育理念从“小文化”到“大文明”;以学科知识文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以学科行为文化体系促使教育方法从“个体化”到“共同体”;以学科生态文化体系推动教育评价从“低境界”到“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高职旅游英语口译教学现状,以协同学习系统框架、释意理论和口译语境论、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旅游英语口译协同学习框架。该框架融合了协同学习元模型“深度互动,信息汇聚,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多场协调”的基本原理以及释意理论和口译语境论中的“意义”、“语境”元素与高职教育的“应用”价值取向,运用协同系统观从整体角度关注高职旅游英语口译教学中的教师、学生、企业在认知、情感和意动维度的发展,以丰富高职英语教学设计内涵,创意教学并为高职旅游英语口译教学改革提供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现行高职大学物理课程的几种价值取向分析我国现行高职大学物理课程的价值取向,可大致分为“学科中心”、“能力中心”以及“专业中心”三种价值取向类型。“学科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基于皮亚杰等人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高职教育就是高等教育,忽略了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特别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注重理论水平的提升,其沿用的是高等教育理工科专业大学物理的原有体系或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但相对来讲实践性不强,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迁移性小;在高职院校的理工专业…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及教育理念入手,论述高职教育因材施教的内涵,指出高职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可以成为一种“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因材施学。  相似文献   

16.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教育活动的方向性的指导与最终归宿。而对于教育目的最终指向是“社会”还是“人”,其中就渗透了个人对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本文从哲学层面分析了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的内涵,并对我国历史上存在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间形式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依据当前我国的国情、“人”的发展要求以及教育的规律,我们应该确立培养“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存在诸多误区,广大教师必须转变工具主义取向的科研观念,走向本体性的科研价值取向,才能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科研目的上,从“求利”转向追求专业发展;研究内容选择上,从“华而不实”的选题转向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成果表达手段上,从趋向“核心”认可转向能够反馈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注重成果表达的应用性,将教育科研活动变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常态活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授受型”文化,造成了中小学教育对基础教育“未来性”的忽略和对学生生命成长“整体性”的忽视,导致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流失,功利性被强化。推动学校文化由以升学教育为取向的“授受型”转向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学习型”势在必行。要建立与终身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学校新文化,使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真正回归到促进师生主动发展的轨道,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9.
人本教育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价值取向遏制了作为生命创造体的学生无限多种可能的发展,而人本教育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最高目的,强调生命创造体的主体地位。探求具有现代意义的“以人为本”教育,关注学生的存在与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本价值取向,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陈伟国 《职教论坛》2006,(2S):20-22
发展观是系统科学中一个渗透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概念。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必须明确其中的“人”主要应指参与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实践主体一一教师和学生。在当前高职教育实践中,源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导致人们对高职师生的评价方面存在不少误区,背离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主要表现为偏重以学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视高职生为“低素质”学生;崇尚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扭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