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乃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教育关涉幸福,这是不证自明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教育要不要关涉幸福,以幸福为基本价值诉求,而在于,教育究竟应该关涉怎样的幸福,何种幸福本身就内含着通向幸福的路径。而幸福问题的根本,乃在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的冲突无疑是贯穿人类生活始终的基本问题,甚至是事关个体存在的中心问题。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揭示哲学生活与民众生活冲突的不可避免,以及哲学教育的艰难。随着现代社会的民主化,民众生活在现代化中的位序提升,哲学生活在物欲化的生活中日趋晦蔽,这进一步加剧了哲学教育的艰难。在今天,教育哲学就是要为哲学教育提供辩护,或者说为哲学生活提供教育的辩护,以此为我国微弱的哲学教育,也就是自由教育,或者人文教育,提供内在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方面,哲学教育能够很好地体现哲学践行的要求;另一方面,哲学践行运动也可以很好地推动当前哲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就大学教育而言,哲学教育自然是主要形式,不可替代。然而,正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短暂的一个阶段一样,哲学教育当然也不会伴随人的一生,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废弃思想交流和心灵对话。这样,我们需要一种能替代哲学教育的对话方式。无疑,哲学践行能够担当起这个任务。实际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确实并没有废弃思想交流和心灵对话,而我们提倡哲学践行不过使之更加自觉、清晰罢了。正因为如此,哲学践行和哲学教育并不是一个完成式,而是一个进行式,即只要有人的活动,就需要澄清这样的逻辑思维,就一定有这样一种哲学践行或哲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们的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私塾的重现、出国热、择校热以及新读书无用论等,曲折地表达了公众对教育现状的不满,反映了对理想教育的企盼。我们的教育改革层出不穷,也不乏理论指导,之所以越改问题越多,最深刻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改革缺乏教育哲学的引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能够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智慧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4.
教育哲学在现象学哲学的观照下,衍生出了现象学教育哲学。现象学教育哲学在教育、教育学、教育哲学层面对传统发起问难。现象学教育哲学给教育带来了新气象,同时也需要不断克服发展困境,真正引领教育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运用演绎的方法所导致的对教育哲学理论的片面化认识,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教育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和存在危机。这些问题反映在实践应用中表现为教育哲学对实践指导(应用)的无能为力。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性的表达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实践性对于教育哲学的合法性、理论化以及整个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为人类的认识总是以特定生活场景中的现象作为研究的起点,并最终又回到生活的场景中。一切指向终极性的研究主题都被具体化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当中,都无可避免地接受着实践和现实问题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哲学教育随着哲学学科在我们现代社会中的失势而逐渐处于教育体系中的边缘位置。我们从哲学概念、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的角度分析了哲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隐退,进而指出,哲学教育应为公民教育,其实现形式为说理和对话。  相似文献   

7.
教育哲学力求获得对教育整体性的把握,从而为教育事业提供一个价值尺度。哲学体系中的教育哲学注重在方法论上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基本问题中的教育哲学注重澄清教育中相关概念的含义。教育哲学需要担负起搭建教育价值逻辑框架的任务,树立起教育理论和实践共同的教育理想和信仰。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的根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好教育需要合理的价值判断;教育哲学奠定了向善教育实践化的基础;教育实践导向的本源是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8.
哲学生活与大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生活的要义在于灵魂的自我赋形,是基于自我教化之上的心灵转向,即把个人引向美善生活的追求。哲学生活内含着与习俗生活的冲突,这导致哲学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窘困。哲学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基本生存空间是大学,哲学生活的守护即对大学的守护。哲学生活传统的微弱与哲学生活的审慎,意味着审慎作为当下中国大学发展之道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哲学的引导;教育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对教育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在教育哲学的引导下,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教育价值判断。而创新教育就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哲学所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追求生活中的智慧。哲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在于使人学会思考、教人经得起痛苦和磨炼。在素质教育视域中,哲学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哲学教育。哲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以"哲学对话"的方式恢复哲学教育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洁 《学科教育》2014,(4):17-25
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改造,建立了经验自然主义。“经验”是这一理论的最高概念。杜威认为,经验是生活中的一切,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人的行动提供指导。在其哲学理论的统摄下,杜威建立了自己的价值哲学体系,推翻了逻辑实证主义反对价值的理论,颠覆了传统经验主义纯粹主观的价值理论,创建一种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价值哲学。该价值哲学调和了价值与事实、手段与目的的对立。杜威的哲学观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中,他的价值哲学也为我们思考价值教育的何去何从提供了新思路。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提升儿童价值判断,使儿童在价值判断时注意自身经验及生活情境分析,注重行动与效果的分析,这种价值论观点为价值教育提供了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从素质教育到生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中严重的“应试教育”弊端,显示当前的教育理论不足以解释和指导教育现实。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完成由“学科中心”到“生活中心”的实质性的转换,需要新的教育文化和教育哲学。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是与我国国情相契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于矫治“应试教育”,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成为指导现实、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3.
教育使人的两只脚稳稳站在地上,哲学使人的灵魂飞到天上,人才不会沉沦。教育与哲学同源,最终都导向生活,苏格拉底说"一个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过的生活"[1],也就是说,哲学是为了善好的生活。人人都会生活,不需要别人教育也能生活,但生活的境界却是要教育才能达到气质,个人可以独自在云端上享受哲学沉思,教育却是人群的生活方式。教育的本原是场景,但没有哲学,场景移动不了人与生活,人与生活都会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教育哲学?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学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当下教育品质、教育人生命品质的实践性问题。正因为如此,何谓教育哲学,这是一个需要在我们的视界中不断被提出、被敞开的问题,教育哲学的使命就是要在扑朔迷离的教育现实中探询教育实践的灵魂,并且守护教育的真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1,(7):80-80
杨启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应该由“拔高”转向“兜底” 以“拔高”为重心的义务教育,造成了教育中的被优质群体和被薄弱群体,也诱导了学生褊狭越界发展和不搭界发展的误区。转向以“兜底”为重心,是指义务教育的发展优先考虑均衡,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群体,优先考虑国民基础素质目标。 (《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冯建军: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有助于反思教育实践及其理念.明了教育价值和方向,生成和创造教育智慧。教师学习教育哲学,一方面需要学习哲学理论,增强哲学素养。锤炼哲学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反思教育行为。(《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教育思想从上世纪就对中国的教育发生着影响,今天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仍能看到杜威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产生的影响.然而在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和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探索和尝试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哲学基础和现状,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论教育哲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全部可能与必要建立在对“哲学”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上①。 一、教育活动需要哲学吗 乍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教育活动不需要哲学,或者说,对于实际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似乎从未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应用”过哲学。在他们看来,教育是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实践活动,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琐事”。而哲学是一门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学问,根本就不关注实际的教育问题。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不仅存在于一些实际教育工作者那里,而且也存在于一些教育学者那里。然  相似文献   

18.
哲学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影响到人们生活过程和生活中的各种决定。教育者所持有的哲学和教育哲学观念会对其教育信念和教育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各个传统和现代哲学流派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思考影响到人们对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教育者应该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9.
为我们的教育而忧郁的人可谓有识之士.忧郁代表着一种觉醒,一种责任.我们把这种忧郁引伸到哲学上来,教育与哲学如此密不可分,兴盛教育需要同时从哲学和教育那里寻找出路.哲学的成长和繁荣离不开批判,教育及其他事业的兴旺需要深深的忧虑和深刻的批判.现在,学术上的功利主义严重地妨碍着我们,我们太崇尚感性,缺乏理论兴趣和哲学兴趣在妨碍我们深入反思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指教师个人对教育、所教的学科、教学、教师与学生等关键词的独立思考与个性回答。特级教师之所以是特级教师,不仅因为他们课上得好,而且因为他们拥有个人的教育哲学。通过呈现特级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具体样态,探讨特级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形成的过程,则能够让我们洞悉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创建的一般路径,即增进职业认同,奠个人教育哲学之基;坚持研究创新,绘个人教育哲学之图;秉承自知无知,拓个人教育哲学之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