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喧闹和繁华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和人的碰撞,人和物的摩擦是一门无从逃避的必修课。工作的快节奏和生活的多样化在给我们带来欢乐,带来温馨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带来了烦恼。心灵,时常被揉搓,备感疲惫和怠倦。那么,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也许,每一颗心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休憩之所。它或入场是轻歌曼舞的卡拉OK厅,也许是五光十色的  相似文献   

2.
【文题】 有人说,窗户是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透过窗户,再平庸的东西也成了风景;钱钟书先生也曾说过,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而当我们打开了心灵的窗口,就更容易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广阔和美好。窗,早已悄悄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节奏很快,竞争日趋激烈,喧闹、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满足。但社会压力不断增大,也带来了烦恼。我们的心灵时常被揉搓得疲惫不堪。那么,我们谈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 朋友     
因为有了朋友,人类才不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人和动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尤其是当人与动物成为朋友的时候,那些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和细节都会给人带来无穷的欢乐。而动物对人的依赖和忠诚,则会让人更加有责任感,也更加热爱生活。作为人类最友好的朋友,狗从没有让人类失望过。它们的善解人意不仅可以抚慰人类日益孤独的心灵, 它们的聪明和勇敢还能拯救人类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我爱江滩     
长期生活在都市,听惯了车水马龙。看惯了红男绿女,整天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奔波于忙忙碌碌的尘世里,对都市早已产生“审美疲劳”。虽然时尚高楼鳞次栉比,可是这钢筋混泥土铸成的高楼阻隔了人们的心灵;虽然电脑宽带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长期的冲浪给人带来眼睛的疲惫以及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封闭。  相似文献   

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千百年来,大凡获得成功的人无不得益于“人和”。一个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凝聚人心,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一、心灵沟通,和睦相处   沟通心灵具有三大功能:一、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对于沟通的双方都有积极作用;二、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使人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三、可以使人的心灵产生震荡,激发人的潜能,发掘人的内在潜力,增加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职工教育》2013,(13):34-35
心灵,那里是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是产生爱的地方,那里是拥抱幸福的地方。然而,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而内心波澜起伏,给心灵带来烦恼,甚至给心理带来伤害,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这就需要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让心灵始终是纯美,洁净,让生活不因事而烦恼。  相似文献   

8.
德育工作是人对人的工作,没有对德育对象的充分尊重、理解和爱护,没有“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任何德育过程,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的。  相似文献   

9.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节奏很快,竞争日趋激烈,喧闹、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满足。但社会压力不断增大,也带来了烦恼。我们的心灵时常被搓得疲惫不堪。那么,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相似文献   

10.
解读教育史诗,倾听国民社会教育体系的娓娓诉说,中国社会的乡村生活给出了教育话题的真实思考。乡村的文化、道德、教育、智慧给我们带来启迪心灵的层层震撼。关注中国社会的乡村生活,给教育赋予更合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恍惚之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作为一名伴随课改成长起来的品德教师,笔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改所带来的变化,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课改,用自己的心灵感悟课改。十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的教学充满了生活情趣,孩子们在通向生活的路上,品德与社会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欣赏各种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能带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美的心灵享受。但要亲自体验从事运动带来的美妙感受,运用运动去创造美,陶冶美的情操和创造完美生活,就必须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3.
阳光明媚的午后,放一首轻快的乡村乐歌曲。慵懒地窝在沙发上享受着暖暖的阳光,体味那份惬意生活所带来的好心情厌倦了都市的嘈杂与吵闹,烦腻了日复一日忙碌的快节奏生活。偶尔换换口味,听一听流畅动听的乡村音乐,给心灵带来一份久违的平静、让我们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在乡村音乐的世界中释放心灵。  相似文献   

14.
儿童天生是语文的,他们能像诗人一样地思考和呼吸,像戏剧家一样地即兴创作和表演,像作家一样地生活、感受和思考。他们的心灵是“最具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语),与生俱来地带来了人类最珍贵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15.
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与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性的严重异化,人类心灵丧失了温馨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画廊中美学思想的巡礼,论证了审美教育是实现完美人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焦文林 《新作文》2004,(7):21-21
一些同学的文章,能从生活中选取新鲜的材料,叙写也比较生动;但是,没有真挚情感的涌动,不能带来心灵的震撼;没有理性之光的闪烁,不能给人人生的启迪。究其原因,是没有用心感受体味生活,不能解读生活中潜涵的丰富情感,不能捕捉生活所折射的深邃哲理。  相似文献   

17.
和谐消费是面对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环境灾难和心灵困境而提出的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消费方式追求人一自然一社会的相互协调,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志泉 《成长》2007,(6):77-79
原始人类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基本上没有所谓的传染病,大约在10000到11000年前,人类进入了农耕社会,将许多动物驯化并家养,自此,人和家养动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既是一个教师有效教学的课堂组织基本功问题,也是教师成功开展教学活动的艺术问题,是衡量师生是否有效互动达到情感交融的重要指标。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信息接收过程中的第一道防线,是心灵的唯一门户,不打开这扇门户,人和智慧的阳光也不可能照射进人的心灵。那怎样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呢?  相似文献   

20.
心灵富裕与生活富裕是作家创作的两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生活富裕是创作的基石和台阶,但只有心灵富裕才能登堂入室,甚至达到创作的高峰。所以,作家不仅要深入生活,更要营养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