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见长的特点,在新闻媒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读者群,已成为众多媒体特别是党报等主流媒体与都市类报争夺读者、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领域。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等主流媒体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成竹 《声屏世界》2007,(5):14-15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社会新闻无疑是各媒体争夺观众及读者的法宝。实践也证明,社会新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赢得了不少的受众。但随着社会新闻的“繁荣”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导向问题,值得新闻界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近来,按照中宣部等部门的部署,各新闻单位正密切联系新闻工作实际和新闻队伍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促进学习和活动的开展,本刊从2003年第12期起连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问答,受到有关部门、媒体和读者的关注及好评。为增加问答的针对性、新鲜性和互动性,本刊特设热线电话,号码为(010)63074754、63073233。请读者点题,也欢迎反映您单位的有关学习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我们将把您的点题充实在我们的问答中并对相关情况给予报道。各地各方面同志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学习研究成果,本刊也将辟出专栏发表。欢迎读者撰写并投稿。  相似文献   

4.
本刊从这期起开辟“新闻摄影名家名作”专栏,介绍著名新闻摄影家的主要事迹、主要作品及其甘新闻摄影的认识与理解。编者的目的是使读者通过这一栏目了解新闻摄影应该是什么,新闻摄影记者该怎么样去工作以及新闻摄影独特的作用、特殊的贡献与独具的魅力。本栏目盼望得到读者的关心,您可以点“将”,还可以踢稿,我们愿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编者。  相似文献   

5.
与您互动     
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本刊增设“与您互动”栏目。欢迎您积极参与《新闻爱好者》的办刊活动:您最喜欢哪篇文章?哪个栏目?您希望本刊增加哪些内容?对本刊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河南省读者可发送短信(免费)至088550026(移动)、88550026(联通)、167890026(小灵通),告诉我们您的想法。河南省外读者请登录河南报业网www.hnby.com.cn参与网络互动。我们将评出热心读者奖,给予适当奖励。与您互动  相似文献   

6.
自本刊今年第五期推出“如何搞好媒体时评专版(专栏)”专题研讨后,又陆续收到省内外学界、业界的一些来稿。这些来稿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媒体时评如何创新。媒体时评如何贴近读者、走平民化之路等方面问题做了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与分析。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朱文慧总结出新时期媒体新闻评论具有小型化、版面化、开放化和新闻化等四方面特点;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系魏明革提出新闻评论写作必须具有平民化意识,并提出实现新闻评论写作平民化的途径。本刊现刊发这两篇论文。  相似文献   

7.
有不少读者来信,希望我们加大电视、广播等传媒的内容,以开阔视野,激活思维。本期刊出张文英同志的文章作为论题,希望读者朋友加盟,把您独树一帜的见解和观点告诉我们。我们鼓励标新立异,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同时,也欢迎来信、来电点题,把您欲知而未知、或急于表达的新闻观点告诉我们。本刊将每期刊出一二个讨论话题,谈论时下各种媒体的新闻现象。文字以千字为宜,入选文章作者将得到印有编辑部印章的精美小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8.
方晓红 《传媒观察》2003,(10):38-3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传媒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在落实“三贴近”,不断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过程中,不少新闻单位都有成效显著的创新之举、探索之举。本刊继上期“专题聚焦”后,本期再将这一主题的文章集为一束,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读者:《新闻战线》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办的一份综合性新闻业务刊物,荣获了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改进、创新,使刊物成为新闻传播界同行的益友和知音,这是本刊编采人员正在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特组织这次读者调查,请您将符合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常用的"武器",重要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但从实际宣传效果来看,地市党报的时政新闻大都难入读者的眼,难进读者的脑。改进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增强时政新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地市党报可读性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能够很好地贴近读者,服务读者,从而吸引读者,提高新闻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新闻的兴趣和需求,细分读者群,是媒体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当下,媒体普遍追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并意识到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纳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制造者、提供者。在这样的态势下,新闻报料应运而生。媒体不约而同打出"24小时新闻热线",有奖报料,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到办报中来。如三峡晚报于2008年3月18日改版之际,隆重推出"三峡晚报新闻寻呼中心",  相似文献   

12.
写人性的故事与找回记者的尊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常说新闻要“三贴近”.到底应该怎样贴近.各媒体都有自己特色的做法。放下“架子”.用鲜活生动的形式——用故事形式讲述新闻.目前成为众多媒体日益高涨的一种追求。那么,用故事讲述新闻这种新的报道方式,具有怎样的新闻价值.如何认识与运用好这一新兴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方式有怎样的适用范围呢?这里,本刊集中一些业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心得,对实践中的这一新兴报道方式做一理性分析与梳理。以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现今,在一些纸媒体上,时不时会冒出一些语言拖沓、内容冗长的稿件,被行家里手冠名为"垃圾长稿"。这种稿件泛滥对媒体是致命伤,浪费版面浪费读者精力,损害传播信息、宣传政策法规的功效,最终影响发行量,冲击广告收益。让长稿短下来,很有必要。新闻的特点就是新、短、快、活、实。短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新闻"三贴近"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网络媒  相似文献   

14.
贴近性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点,也是民生新闻的一大"亮点".很多媒体的民生新闻,贴近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信息,体现了服务读者的意识与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作为传统强势媒体的地市级报纸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报道内容、吸引读者,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新闻实践,笔者认为,只有认真落实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精选角度,挖掘深度,拓宽广度,才能写出可读性强、舆论引导力强的新闻作品来。精选角度,让新闻报道更活精选角度,是一个合格新闻者必备的新闻素质。其一,比一比哪个角度最能体现当前的宣传思想。有新闻名家指出,记者就  相似文献   

16.
贴近性是民生新闻的一大特点,也是民生新闻的一大“亮点”。很多媒体的民生新闻,贴近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信息,体现了服务读者的意识与功能。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和媒体的竞争力。写新闻,有时候平铺直叙,如实道来,不能说错。例如,美国纽约标志性建筑———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驾机撞倒,这类新闻事实本身就会引起全世界读者的  相似文献   

18.
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是广大的报人在越来越认识到报纸的商品性以后认真实践的一个口号。 然而贴近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吸引,是吸引读者来接受你这张报纸。于是笔者认为,贴近,是报纸主动凑上去;吸引,是轻轻将读者“引诱”过来。这里的吸引,就是一种贴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贴近。这是吸引和贴近的辩证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报就在贴近和吸引两个方面下了功夫。 贴就贴到读者的心上 从贴近读者上讲,我们认为主要要抓好这几点: 1、信息性。报纸是信息的载体。载体上必须有读者需要的信息。 在这里我们注意了两个观念的改变;一是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华日报经过广泛的读者调查,潜心研究读者需求后,自2000年3月20日起开展了“鲜活新闻竞赛”活动。记者、编辑们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采写了大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新闻报道,大大提高了党报新闻的鲜活性。事实证明,党报增强新闻改革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是完全能够让鲜活新闻在版面上唱主角的。潜心研究受众需求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当前的读者呈现出很多新特点。一是读者心理更加趋向务实,他们希望媒体提供更多富有现实感、时代感的报道;二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增强,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三是在生活多元化和…  相似文献   

20.
<正>媒体新闻内容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 素,能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 注群众所关心的热点、敏感点,更加注重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为受众服务,充分 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这已经成为 许多媒体在新闻方面重要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