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报纸的新闻言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现象即是随感式言论的广泛出现和日趋活跃,各种各样的言论论坛以不同的风格,传递着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声音。随感式言论  相似文献   

2.
如果按照表述方式来分类,新闻性小言论大致可以分为赞扬、针砭、论辨、随感等几类。同样一件事,表述方式不同,写作的要求和方法自然也不尽一样。因此,研究不同表述方式小言论的写作,对学习小言论写作并提高写作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就赞扬式小言论的写作要求和方法谈些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随感式小言论的作用和任务,表现在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提醒、告诫、呼吁、联想、提示、期待等方式,明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愿、感想和建议,以唤起人们的注意,及早地引导舆论制止或预防某些不良行为、不良倾向、不良后果的发生和发展。那么,写作这类小言论有哪些要求和方法呢?下面试着谈些个人的浅  相似文献   

4.
笔者做为一名通讯员,这些年来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随感、杂谈类言论有100多篇.曾有文友问我言论的"由头"从何而来,如何寻找挖掘言论"由头".其实,只要我们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和思考,撰写言论的"由头"是不难找到的,现结合写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两会”的宣传报道高度重视,除精心组织新闻报道外,还要求在言论上很好地体现和宣传会议的精神,既抓好社论,也抓好小言论。“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共发表“两会漫议”8篇,“记者随感录”11篇。“记者随感录”是今年的新品种。这些四五百字的小言论犹如一朵朵小花为人民日报“两会”  相似文献   

6.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两会”的宣传报道高度重视,除精心组织新闻报道外,还要求在言论上很好地体现和宣传会议的精神,既抓好社论,也抓好小言论。“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共发表“两会漫议”8篇,“记者随感录”11篇。“记者随感录”是今年的新品种。这些四五百字的小言论扰如一朵朵小花为人民日报“两会”宣传报道的大树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7.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增强地市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是地市党报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地市报的言论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报纸专栏言论,特别是随感式、杂议式者论比较多.多角度触及社会生活比较细微的点与面,揭露和评说某些社会现象,点醒人民注意某些问题,改正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8.
新千年伊始,《北京日报》“京华晨语”专栏于元月3日以引入的标题发表了一篇随感式小言论《方便留给谁》(作者康凯)。展读之余,深感耐嚼有味。全文500字,文章不长,选材也不起眼,只是从身边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笔,却能以小见大,发出了时代的呼唤,的确是篇难得之作。它的写作特点和技巧,我以为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值得人们参考借鉴。 一、“小处”入笔大局着眼 这篇随感式小言论并非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正是作者着眼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大局,又从具体事物的矛盾和变动中触发了灵机,萌发感想和意愿,尤其善于从一件…  相似文献   

9.
杂感式专栏言论是专栏言论中又一种重要形式。它属于务虚型富有文艺色彩的轻型的言论文体。它的名目繁多,散见各报刊的辟有随笔、随感、漫笔、杂谈、漫谈、札记、时评等等专栏,似可统称为杂感式专栏言论。从广义上说,都可称之为杂文。在我国,这类言论专栏较早见诸报刊且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有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面世的《新青年》“随感录”、“湘江评论”“放言”、《政治周报》“反攻”、《向导》“寸铁”,以及于三十年代初期业经改革后的上海《申报》《自由谈》和由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的“漫笔”专栏等。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多年来,办得较有影响的杂感式言论专栏,有作家个人主持的专栏,如邓拓于1961年3月19日《北京晚报》开设的“燕山夜话”、林放(即赵超构)于上海《新民晚报》长期开设的“未晚谈”等;有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时期,随谈式言论在报纸上大量涌现,冠以各式各样名称的随感、随想、随谈、随笔、随评、漫笔、快语、絮语、杂谈、琐谈、茶座等等小言论,悄走报端,俯拾皆是。这些短论生动活泼,错落有致,既使报纸内容充实有力,又使版面配置显得清新可爱。 随谈式专栏小言论的兴旺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今日谈”《人民日报》、“虚实谈”《文汇报》、“求实篇”《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1.
我在工作之余,学习新闻写作。在众多的新闻体裁中,尤对小言论有所偏爱。 新闻小言论,它短小精悍,形式多样,且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于是,我在浏览阅卖报纸之时,每逢遇到好的小言论,如获至宝,就将其剪裁下来。并按赞誉式、针砭式、随感式分类粘贴成册,备至案头,以便随时翻阅。甚至下工夫背诵一些名篇,如《劝君且慢豪华》、《“小改”也好》、《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等等。 久而久之,在分析研究小言论写作方法和艺术特色的同时,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比如发表在本市报纸上的小言论《愿阅报栏越办越好》、《劝君下岗…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个农村教师,新闻写作爱好者。在教书之余,酷爱阅读、收集小言论。 爱读各种报纸杂志,《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小论坛”、“随感录”,《农民日报》的“大家谈”,《中国青年报》的“新语丝”等报刊的言论文章吸引了我,每篇文章我都要认真地读上两三遍,有的剪下,有的抄写,放  相似文献   

13.
我与小言论     
本人酷爱阅读小言论,《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小论坛”、“随感录”,《河南日报》的“纵横谈”、“偶感录”,还有其他报刊的“群言堂”和杂文,只要我能看到,就要认真地看上两三遍。从题目、结构、造句、用语等方面字斟句酌、细细品味,收益不少。天长日久,多读多思,提高了自身的理论功底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学会了用辩证观点分析问题。由爱看小言论开始写起小言论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党的生活》等报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14.
历经磨难,痴心不改。从1990年开始提起秃笔爬格子以来,我先后已有1000多篇文章散见全国七十多家报刊。自从四年前以记者身份穿梭于家庭、单位、社会的采访之时,我就归纳了“三点一线”练就一双新闻眼的采写感受。家庭藏新闻新闻,不只局限于消息、通讯报道,还拓展到新闻言论、人生随感等体裁。新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闪  相似文献   

15.
随感杂谈是一种务虚式富有文采的短论。广义地讲,也可称之为杂文。在毛泽东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他一向十分重视这类评论文体的应用与写作。早在青年时期,为了从事革命运动,宣传革命思想,在他主编出版的《湘江评论》、《政治周报》等报刊上曾经辟设了“湘江杂评”、“放言”、“反攻”等引人瞩目的短论专栏,不断发表由他撰写的杂谈、随感式的精悍短小的言论,或针砭社会锢弊,或倡导妇女解放,或揭露帝国主义阴谋诡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新闻短评栏目“随感录”,以“小我评论”的独特评论形式,在同类评论中独树一帜,在当时引起了重大反响。《新青年》“随感录”的“小我评论”特点为:以“小我化”的角色扮演贴近受众心理;以人性化的阐释方式实现理论传导;以冲突性的思想阵营形成舆论多数;以个体化的批判与精神呐喊重塑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杨青 《新闻知识》2003,(12):31-32
“观点新闻”乍一听是一个新名词,但事实上,只不过是言论的新叫法。 比起以往中规中矩的言论来讲,现在的言论不仅叫法新颖,而且版面也非常多,以往只是作为一个栏目的言论,现在却整版整版出场。以往由报社总编或专门的评论员撰写的社论或本报评论员文章,现在仍然保留;但更多增加的却是来自专家学者、普通百姓的观点和意见。观点新闻版面增加,用稿量随之加大,写作门槛降低,让读者普遍感觉言论这一以往高高在上的写作方式,现在已经成了普通读者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写作方式,言论写作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样的时评版在读者调查中往往是深受欢迎的新锐版面。  相似文献   

18.
新闻言论以说理、发表意见、表述观点为目的,它的语言特色总的说应该以议论为主,兼用叙述,时而用些描写,一般不用抒情.在逻辑思维形式和语言表现手法上,同其它新闻文体比较,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思维方式上看,新闻言论以逻辑思维为主,少量的形象思维兼而有之.二是从语言表现手法上看,新闻言论以议论为主,兼用叙述,少用描写,不用抒情.根据以上情况,新闻言论在语言上一般要采用这样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言论是党报宣传的制高点,惟其重要,很值得也更需要我们用极大的努力坚守这块阵地。言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做好言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言论也要与时俱进,以增强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党报言论要旗帜鲜明,导向正确。增强党报言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必须研究读者,服务读者,最终赢得读者。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力求贴近人民群众这一点入手改进言论宣传。从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党报言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党报编采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那种“灌输”方式,切实视人民群众为知…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站     
《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傅国涌著定价:30.00元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本书以散谈的方式,以充满激情的笔墨,围绕“百年中国言论史”这个主题,言说了20世纪50年代前中国文人在言论上的主张以及为争取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