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中美建交以来双方在人权领域斗争的表现,分析中美人权观的差异以及由此 产生的中美人权状况的反差,就会看出中美人权领域斗争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教育余庸人权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切身利益,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近年来,西方一些敌对势力,伊然以“人权卫士”自居,鼓吹“人权无国界”,开展“人权攻势”、强行推销...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权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国际上的人权斗争、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外交”,以及国内那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的人权叫嚣,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人权问题作些研究,以弄清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的区别,澄清在人权问题上的混乱思想,揭穿在人权问题上的各种骗局。  相似文献   

4.
人权概念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启蒙运动时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首次把人权写入宪法,使人权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的问世,人权问题开始越出国界,进入国际舞台,成为当今世界令人关注并颇有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人权领域的国际斗争及我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同国际垄断资本集团遥相呼应,利用人权问题向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发难,极尽颠倒黑白,造谣中伤之能事。这表明,围绕人权问题不仅有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的理论斗争,而且存在现实的政治斗争,切不可漠然视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战略高度上对待人权问题。要理论联系实际,对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人权问题上对我们的攻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且正面阐明我们的人权观。为此,本刊开设“人权问题研究”专栏,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投稿。  相似文献   

6.
人权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反霸权主义斗争的焦点之一,在理论上也表现出不同人权观的较量美国及西方发达和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所代表的两种不同人权观的理论分 ,约非学理之急或游戏,人权普遍性与和特殊性的问题,实质上是美国双重人权标准和美国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的强权政治与广大愍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追求公正国际经济秩序、发展和保护自身人权要求之间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扬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五四时期的人权思想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演变.而人权观的发展与演变也开始指导国民为争取人权而进行斗争.五四爱国运动,就把人权斗争推到了高潮,也使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人权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人权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权观念,培养正确的人权意识,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人权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我们所倡导的人权教育,是科学的人权观教育,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具体地说,人权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人们分清在人权问题上的是非曲直,认识社会主义人权的优越性,了解我国人权建设的必要性和艰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文明史开始,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一定程度上多样性地创立了自己的人权准则。每个国家的人权观都是本国主流文化在人权领域的表现。中国和西方的人权观在诸多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价值定位和选择。中国人权精神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可以弥补西方人权"有体无神"的弊端;西方人权观中的致用性、个体性、务实性也可以弥补东方人权观的一些缺失。  相似文献   

10.
人权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人权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权观念,培养正确的人权意识,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人权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我们所倡导的人权教育,是科学的人权观教育,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具体地说,人权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内容;实践中,要遵循整体性、多样性和客观性原则,要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纳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借鉴接受理论以把握教育针对性,要善于利用网络以拓展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内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从当今教育领域对惩罚方式所进行的改革中,我们也可见到这种变化的影子。当今无论是公开惩罚地位的下降还是体罚的废除都是以学生人权为中心的。但它们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却又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要惩罚的问题,但存在应使用什么样的惩罚手段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当今教育领域申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一个促使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人权教育极度缺失,致使农村人的人权知识、人权意识严重不足,侵权行为时有发生,而人权教育恰恰是促进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中加强人权教育,提升农村人的人权素养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要想使农村的人权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注意恰当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育以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为目的,人性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趋于完善。信仰是人性的需要,关注爱教育者信仰的生成和发展是教育的重要职责。在信仰的生成及引导方面的探索是否应建立在打破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建立全新的信仰引导方式?期待教育界人士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必须摆脱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确立科学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创新原则和突破制度创新障碍的方法。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加强人力资本投融资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教师人力资本生成退出制度、教育过程制度、在职培训制度、产权制度以及非正式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依靠制度创新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保障网络人权的法制化路径探析——以微博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时代与网络发展的新兴产物,以其快捷的传播速度、强大的互动功能、巨大的影响效力等特点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衷与关注。它既创造了公民表达自由的公共空间,又打开了微博侵犯人权的方便之门。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网络盛行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崇尚权利的时代,保障公民的网络人权有其内在必要性;而人权保护进入网络领域,也必将带领人权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本质就是身处教育关系之中“人”与“人”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教育存在中“人”的缺席,由于对“意义”的漠视,今天的教育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机之中,隐匿了自身的本真状态而变得不是它自身。那么,分析当今教育“意义”危机的表现,重新思考和阐释教育意义迷失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探索出教育走出“意义”危机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moral, political and pedagogical tensions that are created from the entanglement of patriotism and human rights, and sketches a response to these tensions in the context of critic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a brief review of different forms of patriotism, especially as those relate to human rights, and explains why some of these forms may be morally or politically valuable. Then, it offers a brief overview of human rights critiques,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oucault, critical legal studies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emphasizes that foundationalist perspectives of human rights need to be constantly contested. The next part of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overcome issues of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patriotism and human rights. The final part proposes that a ‘rapprochement’ between patriotism and human rights in the context of critical education has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at patriotic feelings (as a form of love for one’s country) constitute a particular form of ‘emotional education’. As such, the teaching of both patriotism and human right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notion of ‘critical pedagogies of emotion’ that interrogates the emotional commitments of patriotism and human right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commitments.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人力资本股权化激励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研究激励的一种思路。文章从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特性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本股权化激励的理论逻辑,指出人力资本股权化激励的实质是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并进一步分析了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收入分配激励途径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缺失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佛系”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蔓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学生具备新的劳动素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途径全面建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明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探索“多课堂互动”的劳动教育机制;拓展各类培养平台,丰富劳动教育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