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耳熟能详的词.尤其是近几年来,全球化一词已经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口诵"全球化,人人"谈论"全球化,人人"追寻"全球化,就如街边的小摊贩都会说:如今是全球化信息时代,咱得与世界接轨.然而,何谓全球化?作为媒介,如何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开拓具有本国特色的传播新思路?太多的困惑需要媒体人去思考、去研究,需要我们的国人给予一定理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解读当今国际传播的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读"全球化语境" 全球化首先表现出的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化"的影响逐渐向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辐射开来.因此,正确解读"全球化语境"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当下中国西部电影及其发展,有助于明晰中国西部电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助于我们在通过中国西部电影建构国家形象问题上做到有的放矢.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全球化语境"及其相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的国际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全球化及其特点 托马斯·弗莱德曼称"世界上最年轻的经济"--全球化经济自1989年推倒"柏林墙"始.但公元前500年诞生的古丝绸之路以及宗教在世界范围的传经,都已隐约闪现出全球化的影子.可以这样说:全球化是人类社会跨越空间障碍,在全球范围内沟通、联系、交流、互动的一种自然历史进程.我们今天所讲的所谓"真正的"全球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借助高科技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布.各个国家和地区将彻底告别封闭的历史,开启新篇.  相似文献   

4.
期刊发展的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人们以前没意识到,新世纪伊始,"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浪潮会如此强劲.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纽约股市打一个"喷嚏",香港股市就会"感冒".随着中国入世的日益临近,"全球化"浪潮必会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波.中国新闻出版和期刊业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不妨从少儿期刊的角度来看期刊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闵艳芸 《出版广角》2016,(21):19-21
随着"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的实施,华语出版全球化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从单纯输出版权走向以资本和创意布局的华语出版新纪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术著作在华语出版全球化中的分量似乎尚显微薄,存在比重偏低、品种单薄、语种过于集中、"走出去"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从提升华语学术著作的学术品质、加大国家层面华语学术著作资源的整合和推广力度、改善华语学术出版全球化的方式与途径几个层面入手,大力推动华语学术出版全球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当<海底总动员>、<黑客帝国>、<特洛伊>、<蜘蛛侠Ⅱ>等影片风靡全国,吸引越来越多国人眼光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这是好莱坞全球化策略的胜利抑或是美国全球化战略的成功;一个个年底岁末,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翘首期盼冯小刚的贺岁片,一次又一次的感叹"不过如此"却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走进电影院去欣赏冯氏电影时,我们是否想到这是文化大众化和品牌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这个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广告与"全球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文化、传播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全球化"浪潮中的广告略作分析,分别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广告、文化全球化与广告、传播全球化与广告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孙梅 《编辑学刊》2002,(3):77-78
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全球化.某些西方国家以其强势经济推行其文化观念,企图在全世界实施文化霸权.作为一名编辑人员,应该对这一点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学习、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等于"全盘吸收",更不是"全盘西化".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第一防线,编辑人员首先要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镜头里的创意大产业是生意,更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我们将本着"全球化思考本土化策略"的思路一步步走向成熟。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用镜头里的产业去颠覆去改变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0.
在全媒体时代和全球化市场背景下,中国的广告教育需要进一步升级。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为广告界培养一些"技术工匠",而是要注重培养广告界未来的"领军人物"。借鉴美国的广告教育理念,就  相似文献   

11.
一、出版模式转变的根源--"全球化"征象 1、全球化的定义 从宏观的角度解释,由于世界自1980年代末起,正逐步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令全球人类生活的模式转变.全球化是种现象,它具有多种涵义,目前几乎成为一种"标识".与此同时,全球化是一种"多维度"的发展历程,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主要指经济全球化,其作为一种现代性的趋势或者传播后果引发的思考不绝如缕,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者和传播学者注意到其所带来的问题却无法给出具有阐释力的解决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不仅在规避民族主义困境下给出了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新思维,也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全球政治经济秩序以及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是一种极富超越性的构想,具有极强的阐释力、实践力、弹性和张力,它致力于建构的不再是貌合神离的"地球村"和乌托邦式的世界主义,而是一种"既能手拉手又能心连心"的"新世界主义"。我们认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系统论述为代表的新世界主义建构了迥异于传统全球化和传统世界主义的一种崭新的世界观,为维护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异中求同的传播理想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自洽性和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球化和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但是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在反全球化思维中,对中国仍然存在"误读"和"刻板印象"。对外传播该如何做到"我塑"与"他塑"的统一?习近平主席倡议的"民心相通"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思路。以马云2017年的底特律演讲为例,"民心相通"的对外传播尤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受众方面,重视基于草根的公共外交传播;媒介方面,打造网络新媒体的长尾效应;内容方面,实施接近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家的命运已经联系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金融危机检验着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诚意和水平,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温家宝温家宝的"信心之旅""我们有责任向世界传递信心、勇气和希望。"1月2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的特别致辞中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作者:阿尔君·阿帕杜莱出版:上海三联书店定价:38元全球化时代,大众迁移与电子媒体这对孪生力量,对大众消费模式、多元文化主义及族群暴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社会日益呈现出流离与散裂的面貌。《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  相似文献   

16.
一.全球化趋势与传媒产业的发展互相推波助澜 "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莱维于1985年发明的.莱维用"全球化"这个词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全球化是资本积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金融体系等等共同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知识体系等的作用在上升,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大国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和无所不包的广泛性起到了一个聚集地的作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和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已经成为出版业面临的重要又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出版业国际化竞争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今世界,政治在朝多极化发展,而经济的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生产的全球化和市场的全球化.我国政府经过14年的艰苦谈判,终于与世界上主要贸易大国或地区完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标志着我国最终将加入WTO.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出版业的开放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参加国际竞争、全面走向世界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我们只有使我国的出版企业尽可能快地适应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奈斯比特说得好:"趋势就像是奔腾的马,顺着它们奔跑的方向来驾驭就比较容易."①其实,随着我国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内市场已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兴起,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已经和整个经济的全球化一起,成为人类社会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等逐渐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传播全球化?它来自何方,又将往哪里去?它的实质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无疑值得我们关注。“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内涵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