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月的北京,骄阳当空,热情似火:七月的中国,群山起舞,江河放歌。一曲由各族人民齐声唱响的大合唱成为七月的最强音——“共产党好”,这是深情的颂歌。这是激荡人心的旋律。当足踏时代风云的中国共产党跨越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谱写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迎来自己88华诞时,这首歌,是那样的激越;这首歌,是如此的动情。  相似文献   

2.
50年华诞是广西人民出版社的一件大事,很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尽管我到人民社只有一年多,但我是读着人民社出的书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她很有感情。为了这次社庆,我专门查阅资料了解社情,还专程看望了建社的几位元老。建社筹备组现在健在的有三个人,主要负责人王劲今年84岁,还有一位是李文杰副局长,另一位是廖干国老同志。三位老同志谈起当年都很动情,我们也深受感染,仿佛置身于当年艰苦创业的岁月里边,更感到人民社这50年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与新闻写作有什么关系呢?我的回答是:在写作技巧上,《聊斋志异》有值得新闻工作者借鉴的地方。《聊斋志异》是一部用古代汉语写的短篇小说和杂记的文集。它自清朝康熙年间问世以来,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流传不衰。直到现在,仍然得到文学界的高度评价。这是由于从内容上讲,它的许多篇章尖锐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和封建阶级的剥削本质;从艺术上讲,它的许多篇章在文字技巧上,  相似文献   

4.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为了摘去头上那道可恨的'金箍'(按:指'右派'帽子),我也得像孙悟空那样,事事顺着唐僧;而我面前的'唐僧'就多了……我都得在他们面前低眉顺眼,显出一副恭顺的样子.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今天,我动手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为当时我人格和灵魂的扭曲,还真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5.
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位做了一辈子文学编辑的人写专论。拿到启治送我的《文学编辑四十年》,已经两年多了。这是一本与他编辑生涯有关的文字专集。有的文章在结集之前我就在报刊上读了,成书后也曾翻阅过其中的一些篇章,颇受教益,但印象比较零碎,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看法。新近,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从头到尾细读一遍,遇有会心处,随手还写了札记。作了旁批与侧注,更觉得获益匪浅。一是学到了许多东西,知道了许多事情;二是“以文会友”,通过读启治的文,更深入地了解了启治四十余年的编辑生涯,他的心路历程,他的为人和品格。于是欣然命笔,以成此文。  相似文献   

6.
我生于20世纪60年代,长在大山里,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父母为了我能考个师范学校,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在80年代,我一个农家娃点着煤油灯昼夜苦读,终于以5门课4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7.
周骥  忻志伟 《新闻实践》2012,(11):I0001-I0001
一份报纸,一个版面。其主角是谁,是标题、是图片、还是文字?在报纸诞生之后的一个漫长年代里,这个答案无疑是文字,密密麻麻的文字为读者传送了宝贵的信息。而在“快读”、“读图”盛行的当下,昔日文字的“主角”地位渐渐被标题、图片等取代,一个用几句话就把新闻事件讲清楚的多行标题,一个用画面细节展示了文字无法传达的现场感图片,的确有点让文字“主角”地位有所动摇。  相似文献   

8.
很多时候,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像打开圣诞礼物,拆开包装,豁然发现一些过去收集的美好的东西,或,有时是很多年前写的东西。我可以想起来打开一本1960年代早些时候,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选修的一门晚间的MBA课程时,使用的一本宏观经济学的书,找出央插在里面的曾经写过的一篇论,这篇章任课教授曾给了我一个“A”的评价。我必须承认:20年或更久以后,当我读到这篇论,发现当年写的东西如今一个字都不能理解了。这就证明:不是所有的你学过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和用得上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梁波 《天津档案》2007,(3):33-33
最近,我在闲暇时偶翻到一篇章,阅后使自己对机关干部提高写作能力的问题有了更深刻认识。我们知道机关干部提高字水平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写作能力也是机关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功。因为写好一篇章和搞好一次教育,筹划好一件事非常相似。章无非是这样几个要素:第一是主题,即你要表达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这就是章的主题。主题是章的灵魂,以载道的那个道。任何一篇章都不是无意义语言的堆积,而是要承载一定的思想和情怀的。第二个是素材,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二日,我国登山队征服了世界上最后一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希夏邦马峰。至此,我国登山队继征服珠穆朗玛峰之后,在世界登山史上又写下了一页光辉的篇章。我作为一个随登山队采访的摄影记者,在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里,和登山队员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同行军,和他们一起度过紧张的准备阶段,一起攀登雪山冰峰,一起分享了胜利的喜悦。这是不平凡的六个月,它给我留下了许多难以忘  相似文献   

11.
不少青年新闻工作同志问我:你干新闻工作时间不短,对这一行的主要体会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从《人民日报》工作岗位退到二线后,我继续关注我国新闻工作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写些有关方面的文字,这么说来,同新闻结缘已有一个花甲周期,时间不算短。但取得经验不多,积累教训不少,主要体会一言难尽。如果勉强概括一条,我想提“入门不难,提高不易”几字,跟同行商讨。 我认为这几个字有历史印记,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知青生活》出版已有一个多月时间了,这期间来自各方面对这本书的不同反映,使我深切地感到,要让不同时代的人互相了解与理解,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这倒让身为责任编辑的我,觉得很有必要为这本书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于威,历任《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助理,现代传播旗下的《生活》与《东方企业家》总编辑,搜狐网总编辑、副总裁,《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出版人,现代移动数码副总裁,如今是单向街CEO,微在创始人。我受不了坏文字我始终认为生活的历程会决定最先入为主的东西影响人的一生。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视觉和听觉的东西,家里有一个收音机都是很奢侈的。十几岁的时候,才有一台电视,所以接触到的和艺术相关的东西就只有文字。父亲是个古典音乐和古典  相似文献   

14.
2010年8月,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进入了本没多少生活交集的媒体工作。8月的济南,空气闷燥、酷暑难耐,我也带着一颗忐忑之心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在这两年多时间里,非常感谢大众日报给了我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让我从一个新闻新兵逐步成长起来。我时常提醒自己,应在工作之余,将两年来的心路历程、将心中的感触记录下来。可是,知易行难,两年后却连一篇像样的文字都没有留下来。这是因  相似文献   

15.
从昆明出发向南,三菱越野车在山路中绕行了近4个小时,来到了一个状如锅底的地方,这就是开远,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这就是我要代职的地方,我将在这里生活、工作一年。山上那一座座坟茔使我泪流满面,那是我一生中受到的最大震撼转眼清明节快到了,师里决定派副政委刘华荣和装备部长赵保堂到麻栗坡、河口两地为烈士扫墓。因为该师曾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先后两次参加了保卫边疆的战斗,有许多烈士安眠在那里。生者为死者祭奠,大概也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之一吧。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找师长请示,希望自己也能一起去。为了死去的…  相似文献   

16.
正20岁成了40岁,中间流经了多少事,路过了多少人?可我总感觉,这跨度仅相当于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生物钟恍惚,不能如实地体察光阴,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一个人童心未泯,而心灵之外的器官早已背叛了年少。这是个让人伤感的落差。很少有事让人变成自己的历史学家,编个人文集算是一个。你要盘点一下精神身世,这些年都做了什么,路有多长,书有多厚,梦有多远……我的写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个纸质阅读和钢笔写字的年代,精神也是手工的。写得慢,但不妨碍写得多,写得激情浩荡。从上世纪末被称为思想界"新青年",一晃十叶春秋,每个人  相似文献   

17.
三秦旧话     
屈指算来,我在《三秦都市报》工作了八年多,时间相当于一场抗日战争,个中的艰辛自不待言。只是我不大习惯诉苦和表功:“回忆录”之类的文字我是常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它们太自恋,实在无异于猫洗脸,“用自己的唾液取悦自己”。所以,在勉强答应了写这篇文字后,我便决定:只写愉快的细节。回忆愉快是吸氧,诉说痛苦是吸毒。这,姑且算作我的养生之道。 必要的交代 1993年7月7日,是高考的日子。我带着被褥乘公共车自商州出  相似文献   

18.
积雪的日子     
范若丁的散文集《皂角 树》共分五辑,即: 《积雪的日子》、《郊外的黄 叶》、《独语》、《旅途佚稿》、《城 与倒影》,记述了故乡的情思、域 外的感悟,人性的洞察及生命的 喟叹与光辉,文字朴实却含一种 隽永的深意,令人读之难忘。其 中《积雪的日子》一辑,是作者 上世纪80年代所作《暖雪》的续 篇,而《郊外的黄叶》则可说是 数年前出版的《莫斯科郊外》的 续篇。这是范若丁散文作品的一 个特点,它对一个人物、一种事 物或一种思绪的叙述,往往绵亘 许多年,前后呼应;尤以对亲情 的真挚而朴实、精炼而极富感染 力的描述,像汲不尽的井水,汩 汩流淌不息。因而,其中的一些 写亲情的篇章如《我的两个母  相似文献   

19.
我承认,虽然工作已经八年多了,但是仍然很浮躁,至少对于《花开有声》这本书就是如此,现在想想都觉后怕,要不是看到那些"光环"萦绕在这本书,我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这个选题。毕竟,一个13岁的孩子能写出怎样惊世骇俗的文字呢?是贾平凹先生的题字,是曹文轩先生的序言,让我决定静下心来仔细看看书稿本身。起初就是好奇,又是怎样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与朱雯、罗洪夫妇,相识于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是作家、文学翻译家,一位是30年代有过较大影响的女作家。他们是文学的知音、生活的伴侣,相濡以沫地共同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1994年10月7日,朱雯先生因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这对罗洪先生是一个沉重打击。她曾对我说:"病魔夺取了朱雯的生命,像断了线的风筝,他飘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