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经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糊模糊一大片。这应该是传统语文课堂的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模糊模糊”的,语文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也和数学等其它学科一样。作为语文教师,要清楚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里,都有学习的重点,不必全面铺开。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一堂语文课只需解决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即可。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其他语言文学学科,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从学习要求、学习重难点等方面来讲,数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学教师不能把听、读、背等语文外语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直接搬到数学教学中来,否则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只有每一个参与数学学习的学生都能的积极理性的思考,这样才有可能成为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最终用于生活。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事实上,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段时间里都有数与形的存在。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那么,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他们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绝大多数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数学学科成绩还不错,进入高中阶段,首先便栽在数学上。职业高中里有不少学生对数学完全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5.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绝大多数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学生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还不错,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职业高中里有不少同学对数学完全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6.
现在是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影视、网络动画、动漫,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特别是电子白板在学校的广泛运用,更让学生喜欢上了语文、音乐等科目,他们可以播放课文视频,欣赏音乐歌曲,还可以跟着电脑学习排练舞蹈。但在学校的各类学科中数学是一门最枯燥无味的学科,既没有趣味性,内容也没有其他学科那样丰富多彩,面对一个个数字,一道道算术题,学生都望而却步,都不愿意去学,学习数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值得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好好去研究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天霞 《教育与职业》2006,(23):120-121
在现代经济社会里,数学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和学科,并发挥着实质性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普通高校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朱琳娜 《新课程研究》2009,(11):190-191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按理说,语文教学应该是诸多学科中最为成功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笔者曾经在学校做过一个调查,在三到六年级的219名同学中,有73%的同学明确表示自己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他们的理由是:语文老师天天让大家写字、抄词语,作业量特别大。课文其实大家都读得懂,可课上被老师那么多问题一问,好像什么都不懂了。而数学就不同了,作业少,每道题目只要做一遍就可以了,比起语文来轻松得多,且只要上课认真听,课后根本不要再花什么时间……与数学相比,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参与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 《现代语文》2006,(7):12-13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社会发展加速、社会竞争加剧的世纪里,我们每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长、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也都责无旁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各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然而,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学科的性质之一——人文性,决定了这一学科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真正完成自己的任务,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而教学语言是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交流活动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每个学科都有独特的语言,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有其特有的语言模式,数学学科也不例外。数字、公式、图形等,都是数学学科的语言,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合理利用课堂语言,针对小学生的特性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小学生理科思维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高投入,低产出”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我在学校做过一个调查,三到六年级的819名学生中,有73%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他们的理由是:语文老师天天让大家写生字、抄词语。作业量特别大;课文其实大家都读得懂。可课上被老师那么多问题一问,好像什么都不懂了,一点意思也没有……而数学就不同了:作业少,每道题目只要做一遍就可以了;数学比语文学起来轻松多了,只要上课认真听,课后根本不要再花什么时间……与数学相比,客观现实也让我们语文老师汗颜:数学每周只有四、五节课,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每一学科都有它的历史,数学也不例外.然而,和其他自然学科相比,数学有其独特之处.一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史家汉克尔(H.Han—kel)就形象地指出:“在大多数的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为下一代人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唯独数学,  相似文献   

13.
一、多开展活动课,活跃数学课堂,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进一步发挥数学的思维功能 我们现在的数学学科,是单一化的统一教材,课程上主要适应于学生心理结构的共性,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学科的知识,从而达到应用及考试的双重目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学科缺乏兴趣,因而数学课堂形式单一、沉闷,一味地讲、评、练,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有趣、生动的课堂上获取知识,都能通过情趣盎然的活动,发挥各自的潜能,体验思维的乐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何军 《甘肃教育》2005,(4):48-48
众所周知,语文是学习各类学科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比较陌生、定义又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应该尽量沟通语文、数学两门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利用学生学过的语文知识来增加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笔者在中师数学教学中曾经采用语文教师讲解的手段来讲解某些数学名词和数学概念,效果较好。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8):65-66
语言素养是在《全国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里面所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还有学生的一些习惯和认识的能力,还有人文素养,而且,语文是我们国家的母语,语文这个学科更是学生从小到大,无时无刻都在学习的一个学科,语文的重要性便尤为可见,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核心的素养做一个培训,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所要关注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人甚至我们老师自己的眼里,总把数学定位在抽象逻辑的枯燥泥潭里。数学绝不仅仅是数字的罗列,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充满挑战和趣味的学科。用丰富的情感引领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让数学也会微笑应该成为每一个数学老师的追求。在这里,也绝不仅仅是智商决定一切,情商更能起到促进学生思维,拓宽解题思路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不是简单的一是一、二是二,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包含了思维过程,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顺序,是一门思考的学科。善于思考的学生才能学好数学,并从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学习好数学这门学科,也是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的。  相似文献   

18.
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在众多学科教学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最难的,最难讨学生喜欢的学科。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不易攀登的“珠穆朗玛峰”,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作文已成为学生心中说不出内容。为了写好作文,·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付出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19.
张慧萍 《天津教育》2020,(5):175-176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主科之一,是目前所有小学院校整体教育普遍关注的重要学科。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无疑是提高其整体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地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整体理解,并储备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大力关注的问题。文章立足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重点介绍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并针对当下教学环境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基础性,每一门学科的演化发展都离不开语文,每一个人的成才都离不开语文.但是,教师、学生都认为语文难教难学.许多学生怕学、厌学,原因何在,主要未完全发挥语文教学的情感效应,学生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需要心灵沟通的艺术,这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