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千克的认识"教学片段 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教材第五册"千克的认识"时,在建立了1千克=1000克的概念、感受了1千克有多重后,为了强化认识,我采取了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仲思佳 《考试周刊》2014,(81):40-40
<正>"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了学生的潜力。结合"导学案教学法"的理论学习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谈谈对语文教学的体会。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课堂是学堂,是学生的,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做到:1.以人为本,充分相信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上课内容为《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切都在按照预设的轨道进行着。师:读到这里,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彭德怀?(用意非常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上面的体验概括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案例]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上课内容为《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切都在按照预设的轨道进行着。师:读到这里,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彭德怀?(用意非常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上面的体验概括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正>识字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已成为教学难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善于发现挖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  相似文献   

6.
"顺学而导"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把教学的重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了关注学生的学,也只有关注学生的学,顺学而导,才能导出实效。从"因学设导,学导结合,导在关键"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对顺学而导的课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舒玉 《广东教育》2007,(12):147-147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笔者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引课激疑,定向研法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经广为教师所接受。然而,在教学中,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以具体落实,使之能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协同与一致,是所有教师不懈的追求。"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是操作的关键所在。这种做法看似毫无新意,但真正要实现,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时时都能做到。问题的症结非常简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否植入了心中,是否已成为了一种职业习惯。《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很优美。文章语言精练,用词讲究。比如,介绍"蝴蝶谷"名字的由来这一小节,其中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是相辅相成的。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把握时机,顺着学生的学情,结合学生的思维路径进行适度点拨,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林炳祝 《考试周刊》2009,(50):69-69
阅读教学应该以人为本,遵循人性沟通和互动规律,顺学而导,化被动为主动,变教师的要求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努力实现教学相长,情感互通,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疏导,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使语文课堂彰显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通过执教一节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物体的运动方式”后,感触颇深。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玩自己带的玩具,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然后提供带细线的小木块、乒乓球、玻璃小瓶、橡皮筋、塑料尺等几种材料,让学生自由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在放手让学生自由研究的过程中,我设计的是让学生一件件地研究,如带线的小球,可以研究摆动;乒乓球可以研究跳动和滚动等。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物体的运动后,我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动起来,看谁发现它们运动的方式最多?”没等我说完,学生就投入到研究之中了。…  相似文献   

12.
张俊 《教书育人》2005,(11):46-46
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一节四年级科学课《物体的运动方式》,感触颇深。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玩自己带的玩具,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然后提供带细线小木块、乒乓球、玻璃小瓶、橡皮筋、塑料尺等几种材料,让学生自由研究运动物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课堂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生机,呈现师生生命互动的课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资源。有时,课堂上一些意外常常令人尴尬,或者引起课堂混乱。其实意外的出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如果教师能讲究处理的艺术,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挖掘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便能变废为宝,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善待意外,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一节四年级科学课《物体的运动方式》,感触颇深。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玩自己带的玩具,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然后提供带细线小木块、乒乓球、玻璃小瓶、橡皮筋、塑料尺等几种材料,让学生自由研究运动物体的方式。在放手让学生自由研究的环节中,我预计的是让学生一样一样来研究,如带线的小球,可以研究摆动;乒乓球可以研究跳动和滚动等。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物体的运动后,我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动起来,看谁发现它们的运动方式最多?”没等我说完,学生就投入到研究之中,我看到学…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导学的作用,积极构建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历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元感知,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并紧扣文章的表达核心,在争鸣辩论处、自由评判处、文本深刻处进行引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生本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而要成就生本课堂教学的诸多精彩,课堂上,教师能否抓住有利时机,从学生需要出发,点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升华主题,是课堂生成的关键所在。"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师应该作导演,作向导,作教练,作陪读,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直接体验,吸收文章精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教学每一环节都能根据学生的学情,有机顺势而导。  相似文献   

18.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是学生先学,教师后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合作学习探究问题。而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是"教",而是"导"。但一些老师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俨然成了一个旁观者,丧失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一节课究竟"导"在何处?如何导得实,导得巧,导得活?这需要教师的智慧与艺术,也成了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研究,认为教师的"导"须关注学情,顺学而导,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课堂教学,对预设及封闭做出了过分强调,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提倡生成"和"期待生成"。因此,教师就要"关注生成"并"驾驭生成",让课堂教学因"意外"而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其更加灿烂,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阻塞,用自己的智慧为孩子的学习打开一个通道。为孩子的发展铺架一道桥梁。在《画家与牧童》一课的教学中,我就曾因为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表达水平,而生成了一个新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把积累和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说话训练,从而让课堂绽放出点点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