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经典说话     
昕孺 《大学时代》2006,(3):33-33
明朝才气丰赡的小品文作家张岱在他的名著《夜航船》序中,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明灭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教学文言词语时,总是告诉学生说:“朕”是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别人是用不得的。那么,为什么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开头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并非帝王也可自称  相似文献   

3.
一、语境分析法就是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此法可普遍运用,尤其适用于理解多义词。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苟富贵,无相忘”一句里的“相”各家注本解释不一,究竟该怎样正确理解?先看原文: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从中可以看出佣者话中的“若”是“你”,指陈涉,而不是“大伙”或“大伙中的谁”。也只有在陈涉说“如果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们”时才可能有佣者的笑话,也才可能有陈涉后面的话。再看原文中的后面一段: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  相似文献   

4.
释衣     
《说文》云:“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象覆二人形。”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两个人合着一件衣服,是决不会有的事。清代研究《说文》的学者看到《说文》这种解释不合理,不少人曾作过新的解释,但也都不免迂曲附会。甲骨文也有“衣”字,作“■”。但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对这个字也还没有正确的解释。这个  相似文献   

5.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结尾是“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栩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之至此”,一般均释为“宽容(宽恕)我到这样的地步”,《教参》的译文也如是。这样翻译是很有根据的:“宽”,《辞海》(词语分册)释为“宽大,宽容”,《康熙字典》释为“宥也”,并均引本句为例;“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亦属常见。我以为并非确诂。因为这样解释——不符合作品所规定的情境。从文中可知,廉颇是听说了蔺相如的一番话之后才登门谢罪的。那么看一看蔺相如究意说过些什么。蔺相如同  相似文献   

6.
“高人”     
我们班有一个人,乃是高人中的“高人”。其实他长得不高,相反的,他十分瘦小,一张圆脸上两只小眼睛隐隐约约透着诡异的光。虽然其貌不扬,但他本事可着实不小。下面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的“证据”。“高人”文字水平特高,长大了一定可以去编辑最新版的词典。他现在就已经开始积累自编词语了。例如“前走后拥”,这个词语你一定没见过,因为这是他刚编出来的。这词语啥意思?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我们向他请教,他也缄口不语。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吧:前面有人走着,后面有人簇拥在一起。不过这个词语肯定跟“前呼后拥”有关。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高中课本第二册《鸿门宴》,有一条这样的注解:〔王之〕就是“以他为王”。即这句是一个意动句。我认为,这种说法有点欠妥。这个句子,不应解释为意动,而应解释成使动为好。下面结合课文,联系该词在句子中的语言环境,试作分析。原句是:“怀王与诸将约曰:‘先  相似文献   

8.
断句与理解     
清晨,学生朗读朱自清的散文《绿》,当他们念到“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时,我叫一个学生停下来解释此句。他说:“岩石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的时候,发生剧烈的撞击。”另外一个学生也是这样解释的。这时我知道他们由于断句不准,因而把“时”字也解释错了。于  相似文献   

9.
谈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这个环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怎样解释词语呢?要准确解释词语,既要掌握解释的原则,又要掌握解释的方法.解释词语的原则(1)要观点正确在解释有关意识形态的词语时,应该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用正确的政治观点去解释它.例如“苏维埃”一词,有人解释为“俄国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是现在苏联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样解释,就不够准确.这个词比较恰切的解释,应该是“原为列宁、斯大林领导建立的苏联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把列宁、斯大林时代的“苏维埃”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之流所标榜的“苏维埃”区别开来.“伎俩”一词,有人解释为“随机应变的才能”.这样解释也犯了褒贬倒置的毛病.按照这个解释,阶级敌人进行破坏时  相似文献   

10.
0.1汉语中有一批类意是“不够人”“不是人”的词语,包含着古代人沦文化机制,组成一个词汇系列.其中有的词目前的释义并不精当,甚或成误,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它们的文化内涵还未曾把握.本文旨在阐释它们的确义,并辨析有关词语的渊源及系统性.《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玉篇》:“人:《周书》云:‘惟人万物之灵.’孔安国曰:天地所生,惟人为贵.《易》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可以这样说,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实践证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愚公移山》,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  相似文献   

12.
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这样一位母亲。中国传统母亲总喜欢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是第一的,不成龙则成凤。我不是最好,也不是第一,在学校里总是平平凡凡的那么不起眼,所以自豪这一类词语似乎离我的母亲总很远。妈妈说得最多的是“你看人家xxx.这次考试又第  相似文献   

13.
讲过多遍的课文,怎样才能“备”出新意来?日前听一位老教师的介绍,颇有收获。“只有把老课文当作新课文备,才能常备不懈,常备常新。”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有两段对话,分别有“王曰:‘何为者也?’”和“王曰:‘缚者曷为者也?’”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句式相同,为什么一用“何”一用“曷”呢?以前讲课时,他只是笼统地解释“曷通何”,似乎也足以对付过去。最近备课时,他对此自问了几个  相似文献   

14.
某语文老师给学生讲汉字的神奇时,说:“歪就是不正,好就是有女有子,明就是有日有月……”忽见一学生走神,便要他解释“驴”的象形意,学生答曰:  相似文献   

15.
中师文选第一册(人教社版)《氓》诗中第三节有这么两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课本将此句注释为:“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说得过去,女子沉溺在爱情里,那就说不过去了。”中师文选教参(人教社版)也是这样解释的。笔者认为,将“说”的两句解释为“说得过去”和“说不过去”都是不准确的。我们知道,古汉语的“说”不等于现代汉语的“说”。现代说话的“说”,古人在文章中用“曰”、“云”、“语”、“谓”等表示。在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笑     
作文簿发下来后,老师在我的文末批曰:“请看《前出师表》最后一句。我想到自己的文章竟然可与孔明相比,真是得意极了,赶快去找书看。一看,原来是这样,四个字:“不知所言。”课堂上老师问:“青蛙与蟾蜍有什么区别?”一男生回答:“蟾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蛙。”老师愕然。男生解释道:“您没看到蟾蜍浑身长满青春痘吗?”青春期的青蛙爷爷年满花甲要做60大寿,孙子好奇地问:“为什么把60岁叫作花甲呢?”爷爷说:“这样叫吉利。”过了两天孙子语文测验,爷爷问他考了多少分,孙子回答:“大吉大利,考了一个花甲!”开心一笑  相似文献   

17.
木匠     
一匠人装门闩,误装门外。主人骂为“瞎贼”。匠答曰:“你便瞎贼。”主怒曰:“我如何倒瞎?”匠曰:“你若有眼,便不来请我这样匠人!”(选自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解说】门闩本是用来“闩”外人的,竞给装在了门外边,木匠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也难怪清他干活的主人骂他“瞎”。但这“瞎”木匠脾气可不小,居然骂主人也是“瞎贼”。主人  相似文献   

18.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读楚辞时,篇末常会出现“乱曰”一词,看注解.是“终篇的结语、乐歌的卒章”之意。显然,这里的“乱”不是常见的“混乱、烦乱”之意,那么,它又该作何解释呢? 我们说,此处的“乱”是“治”的意思。即一篇或一章终结时。稍作整理。这样,注解就不难理解了。“乱”作“治”的例证在古文中不难找到。如“兹予有乱政”(《尚书·盘庚》)孔安国传:乱,治也。此我有治政之臣。又如:“乱而敝,托而毅也”(《尚书·皋陶谟》)马融注:乱,理也,亦治也。《尔雅》、《说文》、《广雅》都有这样的例子。这些解释都是从“乱”的本义出发,是  相似文献   

19.
今有人日攘其邻乏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现在有一个每天都偷邻居一只鸡的人,有人对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偷鸡人说:”请允许我由从前的一日偷一只鸡变为一个月偷一只鸡。这样持续到明年再结束这种行为。”如果知道这不是正义行为,那么就应该立刻停止,为什么要等来年呢?  相似文献   

20.
一、“船背”应解释为“船底”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一句中的“背”字,《辞海》中有两种比较接近的注释:一是“脊背”,二是“后面”。课本采用了前一种,将“船背稍夷”译为“船的顶面稍平”,将“背”解释成“顶面”了。这样解释不符合文意,理由有三: (一)这里的“背”应取《辞海》中“后面”一说为宜,即“物体的反面”。《周易》王弼注曰:“背者,无见之物也。”意思是说“背”就是看不到的地方,而核舟的顶面一眼就能看到。故不能把“船背”解释为“船的顶面”。 (二)“背”本有反面之意。《核舟记》把船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