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丽 《今传媒》2016,(10):135-136
作为湖南报刊界始祖之一的唐才常,对湖南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唐才常主编过《湘学新报》《湘报》《亚东时报》等报刊,办报活动集中在1897~1899年,时间虽不长,但其丰富的报刊实践活动蕴含着极有价值的报刊思想,如报馆可代“遒人”、报纸能使“云开雾豁、脑筋震荡”、报馆文章应“义求平实,力戒游谈”、报馆应为“史馆”,为后来的报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文报刊的种类及发行量极为庞大,其内容与形式也具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对海外华文报刊的地位、演变特点、发展战略等进行了综述性的介绍,并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文报刊产生于19世纪中叶,在初创时期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基督教教义、提供华侨消息等。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华文报刊的政治特点鲜明,成为各派政治势力在美国的舆论阵地。20世纪70年代至今华文报刊的发展则在“政治淡化”的影响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章拟就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演变做一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各地免费报纸潮流方兴未艾,不断引起新闻研究的关注和研究热情。在这股汹涌澎湃的潮流滩头,也兴起和活跃着一支海外华免费报刊队伍。其中,美国作为世界传媒的第一强国,也是海外华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美国免费华报刊是海外华免费报刊中数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群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华文报刊的文化传播与编辑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阐述华文报刊用南洋人的眼光审视和关照中华文化、以承传中华文化为已任、在维护当地国的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争取华族权益等内容 ,论述了东南亚华文报刊的文化影响与编辑特色 ,评论了他们在承传中华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由于东南亚各国吸收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 ,以及当地国政府设置的不利华文报刊的生存环境 ,华文报刊在坚持原来的编辑办报特色的过程中 ,不得不采取种种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05,(10):21-21
从2000年3月17日创刊,到2005年8月30日停刊,在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南方体育》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路演,他们围绕自己的办报理想进行了充分的尝试和验证,也为读提供了一份精彩的读品。作为一个不关心体育的读,我也曾对南体的表现颇为击赏,对它怀有不少的期待。如今,南体停刊了,其敢生敢死的作派令人钦佩。作为一个鲜活的媒体标本,剖析总结《南方体育》的经验教训,对于传媒业界有着深远的意义。南体的停刊给了我们一个反思的机会,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专业类报刊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华文报刊在世界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轨迹大致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美国华文报刊的初创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报刊的政治纷争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华文报刊的繁荣期.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阶段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发展与表现特征作一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免费华文报刊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拿大林林总总的华文报刊中 ,近年来活跃着一批免费华报。它们因应大陆移民潮和加国多元文化政策而生 ,在狭小的华人市场中前仆后继 ,顽强拼争。本文对免费华报的依托背景、办刊动因、报纸类型、发行方式、现实困境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并对其未来走向作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曹淳亮的办报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天策  彭泰权 《新闻界》2003,(4):27-28,42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报,新闻界已作了许多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然而,并不是每一家报纸、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对此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深入思考,深入研究。出于研究当代中国报业的需要,笔者3月21日在广东省文化厅采访了曹淳亮厅长。这位当年的羊城晚报总编辑、社长(1994年3月至2000年2月在任),详细阐述了他对晚报存亡的战略思考以及报业经营管理、新闻业务实践等多方面的报业理念,对晚报人以及广大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重视商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报纸的商品性曾经是引起广泛争议的话题,但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人们终…  相似文献   

10.
当历史回到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之时,这份当时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期刊就掀开了中国海外华文传媒的崭新一页.著名中国新闻史学家戈公振就在其<中国报学史>一书中高度评价它为"华文报纸第一种"、"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  相似文献   

11.
媒介生存需要的基础生态位包括受众资源、广告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印尼华文报刊面临生态资源缺乏的媒介生态危机,需要通过媒介生态位细分、生态位整合、生态位创造、生态系统维护等措施,扩大印尼华文报刊的生存空间。分析这些,对于国内媒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萨空了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家,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位杰出的多面手和新闻工作的全才.在萨空了从事新闻事业的几十年时间里,他的许多观点极富远见卓识,对当今的新闻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详细分析萨空了的新闻理论思想、新闻业务思想及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李漫 《传媒》2005,(4):59-60
有人说,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人居住,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文报刊.还有人说,华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做三件事:开中国餐馆,设同乡会、宗族馆,办华文报刊、建华文学校.华文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与华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报刊研究的视角拘泥于以传者为中心,忽视了对受者的研究,尤其是作为个体的受者阅读报纸的体验。本文借鉴凯瑞的文化研究取向,提出报刊研究的另一种可能:从报人办报的史实论述转向读者读报的体验,研究的对象从报人转向读者,研究的内容从报业对社会之影响转向文本对读者之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褚万宗 《新闻三昧》2006,(10):32-33
大致说来,地方工人报刊的发展历程可以描述为四个阶段:一是艰难起步;二是调整发展;三是较大发展;四是历史跨越。其标志:一是定位准确,导向正确,成为地方传媒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二是广告持续增长,近几年来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三是发行收入在价格大幅度上调的前提下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四是办报条件改善了;五是职工福利逐年提高;六是人才队伍壮大。如何办报?办一张什么样的报?是地方工人报人不断求解的难题,也是实践中回避不了的主要矛盾。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全国地方工人报直面这一难题,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求。地方工人报大多诞生于…  相似文献   

17.
陈娜 《传媒》2006,(5):63-64
《华尔街日报》是一家以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侧重金融、商业领域的报导,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迄今,这家报纸已经走过了116年的历程,它从一家在地下室里靠手抄股票汇市信息提供给证券交易人士的"小报"成长为全球财经报业的巨人.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冲击并改变了原有的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拥抱网络的同时,其自身的办报和经营理念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适应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需求和报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让报纸这一传统媒体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企业报,打开编辑部大门,融入社会元素,走进一片新天地,成为我们亟需破解的一个课题。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坚定地贯彻局党委、路局倡导的开放理念,在助推开放风生水起的同时,报纸充满了生机活力,老报纸唱出了新曲牌。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中国出版的俄文报刊虽然数量不多,却是日本对相关人群施行舆论控制的有效工具。日系俄文报刊集中出现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为向居住在我国东北的俄国侨民灌输法西斯思想,日本直接创办或通过其他组织间接出版了一系列俄文报刊,同时,为保证日系俄文报刊的影响力,日本还严格地限制俄国侨民在华的办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