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色诗的界限?——读沈浩波“静物” 沈浩波,1976年10月出生,江苏泰兴人。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主要诗集:《一把好乳》《心藏大恶》等。  相似文献   

2.
激情:暴乱着,惊悸和晕眩 ——读冰儿“提前” 冰儿,原名戴乐阳,70年代出生。原籍湖南,出版个人诗集《月光的白色药片》《冰上七步》等。  相似文献   

3.
大二那年,我把自己多年来发表的诗歌整了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总算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接下来的时光,我如坐针毡。1000本诗集,按约定,出版社仅销售一小部分,主要得靠自己卖。咋办?出诗集的钱可都是当紧的钱,有4000多元是学费,另外2000多元是从舅舅那里借来的。  相似文献   

4.
芦花,原名芦哲峰,男,1978年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现居沈阳。著有诗集《无羽之鸟》,出版随笔集《醉爱红楼》,并有多部诗剧。  相似文献   

5.
诗无邪     
1.养虎 天空中有人在赶路 养虎的和尚抬起头,放下手里 用面团揉成的羊羔,匆忙的 脚步声令他不安,就仿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焚烧旧我”、“语言和形式的定位”、“自我的出现”三个方面,评述了韩作荣在诗作中的探索和成就.  相似文献   

7.
雪马的诗     
雪马 《湖南教育》2013,(10):60-60
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只有两个字如果拆开来一个是中一个是国  相似文献   

8.
张帆 《中学生英语》2023,(6):110-112
董伯韬的译作《纳博科夫诗集》,依据卡善选编的《诗选》汉译而来,完整地呈现了纳博科夫的诗歌艺术和诗学思想,填补了国内纳博科夫诗歌译介的空白。译者在忠实诠释原作的基础上,重现了纳博科夫的诗学观念,为理解纳博科夫诗歌提供了窗口。该译作使得英文原作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形态,推动了跨文化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邵燕祥是真正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诗人,他的诗思的每一次跳动,都是和共和国同步的、共振的.他的诗行是有良知的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思想情绪的真实记录和文字化石.邵燕祥具有甘愿以平民自居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0.
“原点”:在“物与词”中生长——读丁燕的“葡萄” 丁燕,70年代出生于新疆哈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后攻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出版诗集《葡萄的帝国》和长篇小说《木兰》等。现居乌鲁木齐自由写作。  相似文献   

11.
以小说、散文而著称的现代作家郁达夫,其旧体的诗歌也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写景状物,叙事抒怀,郁达夫诗词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强烈的爱国意识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2.
黄荣武 《现代语文》2014,(8):F0004-F0004
是谁给你披上轻纱?不见了远山,迷漾了草地,淡化了牛羊。是山野吹来的风,  相似文献   

13.
14.
冬日之诗     
《广西教育》2011,(36):130-F0004
当寒冷来袭 天色灰暗 告诉自己 你将继续前行 聆听 那不变的曲调 无论 你身处何地—— 深陷黑暗之域 抑或在冰雪的幽谷 都会被皎月洁白的目光凝视  相似文献   

15.
吕嘉仪 《辅导员》2014,(17):7-7
你问我梦想是什么?告诉你,梦想就是天空中翱翔的风筝。  相似文献   

16.
尹丽川,1973年生于重庆。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98年毕业于法国电影学校ES—EC。有电子版图书《爱情沙尘暴》,出版小说诗歌合集《再舒服一些》、长篇小说《贱人》等。  相似文献   

17.
过分强调《志摩的诗》颓废消极是不公正的,纵观20年代坛动向,可以看出对旧世界的批判,对祖国明富强的渴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志摩的诗》主要创作倾向。诗集中的“积极”与“消极”都是特定时代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风景写生:“精气神”——读王敖的“银杏” 王敖,1976年11月生于青岛。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硕士,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出版诗集《朋克猫》《黄蜂怪》《孤独之心俱乐部》等。  相似文献   

19.
诗人蒋人初同志。1925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今年足足80岁了。他自幼爱好诗歌,勤奋学习,从1944年发表处女作《八月。你收获了什么》算起,迄今已在诗歌园地耕耘了整整一轮花甲。“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人在渐近晚年的20余载中。一直潜心于微型诗体的探索,殚精竭虑,笔耕不息,表现出一种老而弥坚、永不倦怠的顽强精神。从1976年的《列车》到2002年的《和平》,从1987年的《微型诗观》到最近写成的《新时期为何出现微型诗体》,诗人的探索在创作和理论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奉献给读的这部诗选集,就是诗人多年辛劳结出的果实。  相似文献   

20.
董炎:奚密老师您好,能否谈谈您最早对诗歌产生兴趣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奚密:最早是在初中.最早的兴趣是英文诗。当时台湾有梁实秋编的中英对照诗选,一开始我就是看那些。最早的一本我记得是梁实秋编的《雪莱诗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