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新年 《福建教育》2023,(22):11-13
量词“点儿、些”是单独作为量词的一个小类,还是合并到集合量词,学界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基于不定量词和集合量词的词义,从量词“点儿、些”在“一+量词+NP”和“一+量词+X”结构中的句法组合能力、语义内容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不定量词与集合量词在语义内容、句法功能和结构赋义的主观性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量词“点儿、些”单独作为量词的一个小类为宜。  相似文献   

2.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两种,前者是指“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通常用符号“ x”表示“对任意x”;后者是指“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  相似文献   

3.
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除度量衡单位外,在上古汉语中是很少见的(大约只有“匹(马)”、“乘,两(车)”、“张(幄幕)”、“筒(矢)”等少数几个),唐宋时名量词才发展起来。它可分为三种:(一)以度量衡单位来充当的,如“尺”、“寸”、“升”、“斤”等;(二)专职量词(即为表量专造的量词),如“笺(鸟)”、“卷(书)”等;(三)兼职量词(即由其它词性的词兼表量作用的),如“杯”、“车”,本是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搜集中亚留学生自然语料的基础上对中亚留学生使用汉语量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整理发现中亚留学生能正确使用的量词只有48个,其中“个”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与俄语有对应形式的准量词(时间)“天、点钟、年、岁”和动量词“次”.“‘个’的泛化”“量词的缺失”“量词的误加”“量词的误代”“数量词组位置不当”等是中亚留学生使用量词时最主要的偏误类型.  相似文献   

5.
所谓“借用量词”是相对于一般量词来说的。“借用量词”本来不是量词,它是作家们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而临时借用来作量词的。如“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借用名词“叶”作“舟”的量词。恰当地运用“借用量词”可以收到特殊的效果。首先,可以起到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的作用。如: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黄河浪《故乡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碗饭”和“一脸汗”两类短语的语义特征分析,临时名量词可划分为可容性临时名量词和可附性临时名量词,这两种临时量词在语法、修辞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表明“一碗饭”和“一脸汗”是临时名量词内部的两个小类,它们是名词向量词过渡阶段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的是,前者中的名词向量词游离较快,与专有量词和基本量词无明显差别,对学生而言,这种量词是较容易掌握的,而后类短语中的名词向量词游离的速度较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留学生而言,掌握这类词应该是他们学习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新课程常用逻辑用语一章中,新增了全称量词“ ”和存在量词“ ”,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说明:(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通过对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量词“团”组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量词“团”与数词、形容词及中心语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量词“团”的句法语义特点.得出结论:量词“团”对中心语具有选择性,符合圆状聚集这一性质的事物,可接受量词“团”的选择;“团”主要与数词“一”和“两”搭配:受“大”、“小”、“整”三个形容词修饰。就句法成分而言,主要是与数词“一”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补语。  相似文献   

9.
谢冰蕾 《教师》2010,(19):26-28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物量词就是其中之一。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的词,又称单位词,可分为专用物量词,如“个、件、本”,临时物量词,如“头、口、桶”以及计量物量词.如“尺、丈、斤”等。物量词不能单独做句法成分,通常与数词组合来修饰名词,除了计量物量词外.量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个个、件件等。  相似文献   

10.
房产类契约涉及房产的计量情况,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常用不同的房产类量词。福建畲族文书契约房产类量词主要有“间”“?”“橺”“堵”“植”“透”“所”“座”“号”“位”“栋”“块”“爿”“撇”“僻”“进”“扇”等,经考证,“间”“?”“橺”“堵”“植”是表示房屋局部的量词,犹“间”,但它们出现的地域有差异;“透”“所”“座”“号”“位”“栋”“块”是表示房屋整体的量词,犹“座、幢”;“透”除用于房屋整体,还可用于表示房屋局部;“爿”是表示半的量词;“撇”“僻”是表示附属建筑的量词;“进”“扇”是间接表示房屋的量词。房产类量词考释,可以反映契约的地域性、复杂性,也有助于补充词典释义和促进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出土新材料证明,量词“步、石、斗、升、参”意义的传统训释应该补正:“步”除了作长度单位量词外,还作面积单位量词,义为“平方步”,是“亩”的下一级单位,该意义从先秦一直使用至近代。表示容量单位的量词“石、斗、升”至少在汉代还有“大石”与“小石”、“大斗”与“小斗”、“大升”与“小升”之分,且同级单位的大小比率均为5:3。“参”在秦汉时期除了作重量单位量词外,还作容量单位量词,1参为1/3小斗。  相似文献   

12.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的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一是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一是动量词、表示动作的单位。量词有专用的,也有借用名词或动词的。物量词借用的包括两类:有借用名词的,如“一顶帽子”、“一脸汗”、“一手字”;有借用动词的,如“一捆柴”、“一张嘴”、“一发炮弹”。动量词借用的也包括两类:借用动作工具的如“打一拳”、“看一眼”、“抽一鞭子”;借用表示时段名词的,“玩了一天”、“坐了一会儿”、“没停一分钟”。现代汉语的量词特别丰富,而且富于形象性,这就使现代汉语增添了形象化的表达手段。量词的表达功能,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 (一)量词富于形象性有呈现对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量词分一般量词与特殊量词。特殊量词其特殊就在于它是以名词或其他词类去充当的。如:“一脸的灰”、“一桌菜”等。在日常教学中,量词使用频率很高,学生从启蒙教育起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与使用量词。那么,如何正确灵活地使用量词呢?笔者在长期所从事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了一点灵活运用量词的经验。现不吝献丑,以飨读者。经验一:教学中,我先把诸如“一(摇)石头”的词组板书在黑板上,随即问:“一什么石头?”学生会很快地答出“一块石头”,但却很难答出多类别的量词,于是我便开始点拨:“用船装呢?”答曰:“一船石头。”“用车载呢?”答曰:“一车石…  相似文献   

14.
语义及语用视角下的英语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语法中没有“量词”这一独立的分类,英语对“量”这一概念的表述往往要借助于名词,这使得英语量词的内涵和功能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文章在语义和语用的角度下分析了英语量词,发现英语量词具有不仅能够“表量”,而且能够“表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量词自宋至元取得进一步发展,体现为量词数目增多,可附加儿尾。通过对元曲近250万字语料的考察,共检索到138个“儿”尾量词,且元代度量衡制的单位词也可加“儿”尾,“V(+P)-V儿”结构始见。“量词+儿”并不构成名词,仍表示量的词汇意义。“量词+儿”是元代北方人的一种语言习惯,体现浓重的口语色彩。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里,量词的表示法很多,不同的名词必须用不同的量词来修饰,以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英语中的量词用法又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对于学习外国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如何处理英语中的量词的用法是较难掌握的。本文拟就汉语量词“一群”为例,作一初步探讨。在汉语中,量词“一群”是最常用的词之一。其含意为“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或动物”。是处于动态中的“一群”还是处于静态中的“一群”或是情态  相似文献   

17.
以“间”和“把”为例,讨论了当代汉语对方言量词的吸收问题。就当代汉语来说,由于吸收了方言量词而丰富了量词系统,也使得新吸收的量词与原有量词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交融,由此而使得原有量词在意义和使用范围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量词的百余年的研究中,量词“个”化是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以往针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语言学角度进行,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量词“个”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论证量词的情态色彩,即量词具有表敬性与表贬性,从而驳斥量词“个”化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里量词十分丰富。量词有特殊的表达功能。一篇文章中,量词(包括借用为量词的其它类词)运用得法,有助于以最简练的文字,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极其充实的思想内容。表示人和事物计算单位的词叫名量词,表示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叫动量词。本文谈的是物量词的运用。但为行文简便,文中仍泛称为量词。一、恰当选用量词,准确表达不同意思“给你一刀”和“给你一把刀”意义差别很大,这是因为物量词“把”的语义限制,决定了它们的各不相同的结构关系。物量词,在  相似文献   

20.
量词“位”是由名词“位”的“位置”义引申而来。其萌芽于魏晋,形成于隋唐时期,自量词始,由于其时量词少,其称量对象较广泛,是一个普通的称量人的量词,故其用法并不像现代汉语中单纯。在量词称量专职化的进程中,由于“位”所传承的来自名词的表尊敬的情态陪义的诱因,使它在量词专职化的进程中发展为主要用来称量具有尊敬色彩人物的量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