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游戏。对此,笔者很赞同鲁子问教授的见解:游戏,之于人,无论哪个年龄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语教学中,无论哪个年龄阶段,有效地运用游戏,也是不可或缺的。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结合实际尝试游戏教学.即enjoy English through games.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  相似文献   

2.
自从成为NII服饰品牌代言人,WINNER在NII每一季的画报中,都能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无论哪个季节,无论何种主题,WINNER成员们对每一款服饰都能完美消化,这次化身日暖男的他们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3.
美腿与丑腿     
这世上有两种人,他们拥有着同样的健康、财富以及其他生活上的享受,但是,一种快乐,另一种人却烦恼。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对事物观点的不同,比如对人和对事,因此产生了快乐和烦恼的分歧。人无论处于什么境地,总是会遇到“幸”或“不幸”。不管在什么场合,接触到的人和进行的交流,总有让他开心或烦心的;无论在什么样的餐桌前吃饭,酒肉总有对味和不对味的,餐具也总有精致和粗糙的;无论在什么气候下,他们总能遭遇好天气和坏天气;无论哪个政府统治,法律条文总有好坏之分;再伟大的诗句或著作中,总能挑出精彩的和平庸的;差不多每一个人的脸上,都…  相似文献   

4.
车耳 《学习之友》2014,(5):18-20
严谨,说的是严密而谨慎,它经常指人们的作风和习惯。在工作、学习和待人接物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严谨都是一种优点。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哪个地区,找些作风严谨的人士并不难,难的是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全是这样风格的人。德国就是这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武林好汉们也是人,无论他们有多高超的武功或高低不同的人品,他们行为的目标也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徐飞 《考试周刊》2008,(50):52-52
一、后进生的类型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哪个学校,无论是哪个班,数学后进生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转化和救治是我们数学教师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数学后进生除了形成原因各不相同,类型也可以分成几种。我们应该辨别差异,分别疏导。我  相似文献   

7.
火花     
人应该适应环境、适应社会。但不能一味去适应.因为无论哪个环境、社会中都有应该适应的一面和应该改造的一面。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而不管应不应该,一味地去迎合、去适应,那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呢?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样成熟,都熟透了,那我们的这个社会不是就衰老了么?  相似文献   

8.
卢勤 《母婴世界》2012,(5):24-25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好的和坏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将如影随行。一切都可以从家庭教育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9.
立人 《西北职教》2005,(5):45-45
不管谁是谁非,“得罪”上司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不是好事,只要你没想调离或辞职,就不可陷入僵局,以下几种对策可为你留有回旋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正>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无论在哪个重要时刻,总有一些人,脚步在人群后奔跑,身影在灯影里晃动,笑容在繁华边绽放。他们,身处各行各业,或许不被人注意,或许没有光环笼罩,但也无比重要。他们像中华民族这艘飞船上的一个零部件,不可或缺,无比宝贵。  相似文献   

11.
徐惠林 《成才之路》2009,(25):50-51
我在职高教英语多年,对于职高学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英语基础大都比较差,有的同学甚至连最起码的日常用语都不知道几句.更不用说阅读英语文章。虽然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而来.但是,无论学什么专业.无论走到哪儿,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2,(9):108-109
由李敏镐和金喜善主演的《神医》完全拉起了Fans们的热情,史剧,穿越,无论哪个主题都让人倍感期待,尤其是李敏镐的古装造型将激起怎样的风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13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月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07,(4A):29-29
新泾中学所展示给我们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们似乎并没有提供新的理论成果.也没有提出新的操作思路。但她们却留给了我们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相似文献   

16.
周晶 《农村教育》2004,(11):7-9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民一直用他们的智慧与劳动推动着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前进与变迁。应该说,“农民定,天下定”。农民,无论在哪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主体力量,农民问题也一直是国民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才与位置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放错了位置的人才会变成垃圾”。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掂出了它的分量。他们无论在人员培训上还是在人才使用上都十分重视考察每个职工的能力属于哪个能级,熟悉他们的长处或短处,从而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层次和岗位上,既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又避免了人才浪费,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中,还是从对历史纪录的审视中,我们都会毫无困难地发现: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期,人群之中总是客观存在着一些人,他们在智力水平及其相关方面的能力,显著地高于常人。而且这种优势,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着能像鸟儿那样飞行,可以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所以,无论哪个民族都以丰富美好的想象,把飞天的本领赋予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例如神仙、天使等,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飞天本领。可是直到今天,人类凭借自己的体力还是不能飞行,归根结底,人类缺少了一对有力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文如人生之花.适时绽放.映射出生命的绚丽光华。即使是文盲,又有哪个人会暗哑一生,从无意趣呢?记得我在乡村插队时.曾和一位绰号叫“老蔫”的农民做过一次长谈。那时正是黄昏时分,锄地的人们都散了.我却和他拄着锄头,在靠近地头的田野里聊了起来。他平素从不多话.做事每每默然.无论站定还是行走,都习惯地向前探着肩.令人想起他一家子蜗居的低矮草房。虽然没到50岁,却因为眉头拧得紧.嘴巴闭得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