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全面实施,在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很多可喜的现象,比如上课学生发言、谈论问题的机会都增多了。但在这种景象下也不难发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课堂参与活动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学生,极大多数学生成为了傍观者,实在令人痛心。有鉴于此,我在课堂中实施以下措施,尽量促成课堂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王刚 《教书育人》2001,(21):20-20
一、重“少”轻“多”。不少老师在公开课上不敢多说一句话,唯恐陷入应试教育的讲授法中。有时多以录音或学生动口来代替老师讲解,由于缺乏老师用语言开导,单凭学生自主探索实在难以解决很多难题。如此一来,学生动口,动眼、动脑的机会多,动耳听老师讲话则太少了。该误区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认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实际上前者的“讲”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后者的“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区别不在于课堂“讲”的多少,而在于“讲”的目的不同。所以,引导性语言、开启智力和思维的语言、提高能力的语言应该多“讲”,…  相似文献   

3.
谭焕民 《吉林教育》2004,(10):21-21
1,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后进生,老师应有意识地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促使其向优生转化。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说、唱、画、游戏等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课堂提问、练习设计要有梯度,按问题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做.只要他们有点滴的进步,就给以鼓勋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现在,整个教育界都在提倡创新教育,自主探究式学习。我也曾经尝试着在课堂上渗透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我也曾努力创设情景给学生们多一些创新的机会,允许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课堂教学,特别是在目前仍受考试压力影响的高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依然面临着升学压力。无奈的现实让我很难在课堂上落实这些“理念”。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彻底改变了原先的观念。原来,教育的机会就在平时普通的课堂中。  相似文献   

5.
差距     
袁亦成 《科学课》2009,(3):M0002-M0002
书本知识与具体实践有差距,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但差距究竟有多大,说实在的,我的心里并不很清楚。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姚海伦 《新读写》2008,(12):52-52
说实在,对于我来说,绝对独立的机会比较少,因为我的父母总是在我身边。但是,我也毕竟有了一次独立的机会。这个机会来得非常突然,叫我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7.
如今,几乎每一堂公开课上,都不乏合作学习的身影,或同桌讨论,或四人小组学习,或小组交流,热热闹闹,实在是可喜的现象。这说明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它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这样的形式,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不仅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而且也发展了交往与审美的能力。那么,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合作学习是怎样的呢?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讨论、研究时,学生马上4人小组合作…  相似文献   

8.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大班教学由于人数过多,一个教师要关注四五十个学生,时空、精力受到很大限制,个别教学难以实施。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更注重的是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课堂中,师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多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多了,一堂课中,不开口说话的学生难以寻觅。在一年的语文教学探索中,我边教学边摸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我听了北师大版三年级"分桃子"的试教与展示课,看到了新课改中计算教学的"实在""扎实",少了华丽的外表,多了淳朴的个性;少了热闹的活动,多了实在的明理;少了学生之间无效的讨论,多了书写练习的机会……其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观摩了不少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研讨课,领略了山东杜郎口课堂改革的神奇,自己也有意无意地关注自己身边的课堂,与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相比,现在的课堂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显然多了。很多时候,充塞语文课堂的是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七嘴八舌的讨论声,激情四射的演讲声,还经常看到学生下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谈论(这在以前的课堂上,老师绝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11.
孙惠柱在《文汇报》(5月30日)撰文说:硬件意义上的一流课堂我们已经有了不少,但就授课内容和质量来看,一流的课堂还实在不多。在大学课堂上,公开课、讨论课和操作课,这三种课堂的形态很不一样,不同的课堂是不同类型角色的表演场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心智发展的场合。课堂活动是指教师、学生围绕课程资源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活动中的教育机会应是均等的。但由于教育理念、班级规模、教学方法等因素的限制,课堂活动中的教育机会均等常常难以实现。一部分学生的心智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另一部分学生则不幸地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化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热烈的现代课堂氛围中落寞、迷茫地等待观望,处于学习活动的边缘境地,造成了现代课堂活动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课堂活动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有哪些表现、何以产生、又如何应对呢?下面笔试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备课要点浅议刘淑芹很多语文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总是认真地研究教材,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教案本上也写得密密麻麻,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但是到了课堂上,每篇课文都要讲时代背景、作者介绍,以及进行字、词、句、篇方面的分析,内容实在大多,往往是讲了...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学生舒展灵性的殿堂。然而。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存在着不均等的现状,对此,叶澜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课堂中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表现在显性参与机会不均等,也表现在隐性参与机会不均等。教师理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参与、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5.
应该承认,新课程改革以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生改变了,但是变化的幅度还不够大,执行新课改时还在跳着慢三的舞步,思想还不够解放。追根究底,还是应试教育在作祟。我们在将“新课程改革”的口号喊得震天动地时,课堂上传统的讲授法却大行其道,这实在是出于无奈。一方面,传统的讲授法有其课堂时间利用率高的特点,尤其是数、理、化学科,它能在单位时间里向学生灌输比较多的知识,如果一时不能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安全、收费等诸多因素,大部分中小学不再组织学生春游,广大学生户外实践的机会近乎为零,我们的孩子成为了课堂教育、书本教育、应试教育的单一产物。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与人协作,越来越多的孩子面对问题只会动嘴不会动手,陷入了眼高手低的怪圈。  相似文献   

17.
钟艳华 《课外阅读》2011,(9):165-165
我们的学生常常在上课的时候争先抢后的告诉老师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或新闻,实在不想打断他们说话,有一次突发奇想,为何不创设一个让他们表现的机会或平台,既不影响课堂活动,又让他们直抒胸臆!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和他们商量,最后我们决定设立一个课前十分钟的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18.
巡城司马 《成长》2006,(5):79-79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一对男女,决定私奔。约定之夜,小女子却不见踪影,男子抱憾而回。从此,各自精彩,结婚生子,为家庭奔波。年老之后,偶然的机会得以相遇。老头子问了一生的疑惑:“那夜,你为什么没来?”老太婆羞涩地说:“你不知道,那天晚上实在是冷,被窝里实在是暖和,我实在是起不来啊!”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着眼于课堂互动与语言输入输出,旨在了解课堂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以便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课堂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使课堂成为交际的场所,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教师应尽多地创造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课堂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新课改提倡教师要给学生课堂表现的机会,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个性绽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不久前,我观摩了《磁铁有磁性》一课,看到下面四个教学片断,一个深切的感受是:把机会给学生,相信他们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