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有社会心理的支撑。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甚至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心理因素。因此,要引导民众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努力提高民众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心理预期,培养民众的民主政治意识,帮助民众塑造健全的政治人格,从而达到优化社会心理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其二是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需用“小民主”,不能用“大民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从中国基本的国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调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  相似文献   

4.
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一)推动西、北欧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致力于推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并利用斗争所取得的政治民主化成果,进一步推动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特别是西、北欧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在二战以后,在凯恩斯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指导下,利用选举上台执政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动“福利国家”制度建设,改善了中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缓和了社会矛盾,并进而为西、北欧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5.
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成果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是衡量一个社会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享有并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所谓政治参与,即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法律许可的方式参与公共政治生活,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体制的构成、运作方式、运行规则和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的需要。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一是政治参与主体数量的增多,二是政治参与途径的拓宽和政治参与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有许多创新点,特别是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首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观点;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论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思路和“落实依法治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举措。十七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作出的创新,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命”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核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8.
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并且作为信息化、现代化政府职能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以微博为主的网络政治参与平台相继建立起来,形成庞大的网络问政群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直接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最终成效。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规章制度、网络管理办法尚不健全,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面临一系列亟须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扩大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9.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原则。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正是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之中的,这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体现和内在要求,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中国实际出发 ,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多元化”“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使党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构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基本框架,以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拉斯基与民国政、学界密切的学缘关系,使得民主社会主义在民国政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影响不仅表现为张君劢、罗隆基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国共两党之间谋求实现“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努力,也体现在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体制内的一批学者型官员致力于探讨“新经济”政策,希望依靠政府权力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走出一条兼顾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我国的人民民主在实践中的实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基层民主的发展是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重点。而村民自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层民主制度,它的发展与完善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宏伟目标息息相关。然而实践中却出现了村民自治的异化即“村官自治”现象,该种现象与我国扩大基层民主的目标格格不入。因此,本文从农村宗族组织、广大村民政治参与、以及村务公开几个方面,分析“村官自治”产生及存在的原因,进而分析出遏制村官自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个体伦理政治”、“制度伦理政治”是政治伦理的两大基本类型。其中,任何一种类型在政治伦理的历史展开中都具有其发生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但都必须扬弃与超越。本文主要从五个层面具体地分析了两类不同的政治伦理之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立足于“制度伦理政治”,彻底摈弃“个体伦理政治”的思维,贯彻“制度伦理政治”优先的根本原则,同时又吸收“个体伦理政治”中强调个体道德修造的合理之资源。惟有如此,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成长才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二.创造了具有双向重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三.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权组织形式,四.坚持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五.对丰富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作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将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概括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涵义及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统一战线的关联,并论述了统一战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作用。统一战线有利于扩大人民民主,增强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进行民主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正华 《云南教育》2011,(16):35-3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民主政治的一般特点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五大目标要求,进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六大任务,即确立主体地位、制约公共权力、发扬党内民主、改进人大工作、加强政治协商和扩大民主自治。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