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化差生 ,提高差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在于提高他们课堂上的注意力 ,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对差生反复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 ,运用激励法增强其自信心。转化差生要做到“反复抓 ,抓反复” ,因势利导 ,使差生保持不断进步的势头  相似文献   

2.
转化差生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正视、解决的问题。自己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于学习方面的差生形成的因素及转化差生的方法有如下粗浅的体会。一、差生形成原因分析(一)智力水平与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不适应而形成的差生1.知识障碍。教学中传...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总习惯于把学生划分为优、中、差三个档次.对优等生最为放心,对差等生最为操心.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教师把转化差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写进计划里,认真实施,把转化差生所取得的成绩记录在教师档案里,以之作为评先晋级的硬件.这对鼓励教师强化差生转化工作,使教育教学获得大面积丰收本无可非议,但同时却忽视了促进优等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就是说.一手抓得硬,一手抓得软,这实在是工作中的一大失误.形成这种局面,是人们普遍认为优等生是资质决定的.毋需为其操心,他自会德才兼备。其实,比较起转化差生来,促进优等生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更复杂、更艰巨.如果说转化差生是求得教育教学的大面积丰收的话,那么,促进优等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其特征也是多样的。虽然迄今为止,教育者对差生的概念和分类还有争议,但大多差生在学校中或表现为学习差,或表现为纪律筹,或二者兼有却是施教者公认的。笔者在工作中,尝试着把差生分类,重点抓退缩型和攻击型两类差生的转化,把“逐一推进”变为“逐类推进”效果比较明显。下面简单地谈一下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退缩型差生的表现及转化退缩型又叫“自我封闭型”、“内向型”等,虽然名称不一,但特征却是相同的。几乎每一位任课教师都  相似文献   

5.
一、转化“差生”,应以心换心“差生”思想活跃,反应很快,如果教师方法简单,他们不能接受,则会适得其反。对“差生”的转化教育,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去加以感化,切忌简单粗暴,具体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相信每一个“差生”都可以转化为优生;二是千方百计寻找“差生”的闪光点,加以点亮。“差生”的转化过程是艰难的,如果出现反复,应采取单独指出的方法,不应在班上或公开场合批评,因为“差生”自尊心极强。教师要时刻注意这一特点。二、转化“差生”,方法应灵活“差生”的转化是一个意志过程,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差生”提出严格要…  相似文献   

6.
本刊1998年推出了(GX)实验与MM教育方式两个专栏,现在又有幸向人家介绍“935实验”.这些成果足否可以作证:数学教育改革形势很好,数学教育实验大有可为?差生(或称后进生)问题是世界性的教育难题,数学差生问题更是难中之难,有人把它比作数学教育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想想是有一定道理的.多年来,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数学教育学报》在近两三年里就曾刊发过“分层次教学”、“小雨点”等实验;“差生心理问题”、“差生性格特征”等理论探索.至于从转化个别数学差生到较大面积地提高差生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形势下,由于企业减员增效,职工下岗失业,技校对考生缺乏吸引力,新生素质一年比一年差,差生问题日益成为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突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差生的转化问题。了解差生,因势利导促进差生转化要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明确差生差的原因。导致差的因素有主、客观两大方面。主观因素有:(1)道德评价的误区;(2)明辨是非能力的低下;(3)情感表现的波动;(4)意志品质的薄弱;(5)不良行为习惯等。客观因素有:(1)社会消极面的影响;(2)家庭不良行为的影响,如家长养而不教,重养轻教,家庭…  相似文献   

8.
差生是相对于优等生而言的,差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障碍是差生形成的重要原因。差生的非智力因素障碍的矫治是转化差生工作中的重点,笔者从差生的非智力因素障碍谈起,重点论述了矫治差生非智力因素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及其教育对策○蒋玉清(南昌市三中)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化差生、减少分流、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实施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学习青浦县教学经验的体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阐...  相似文献   

10.
差生问题是教育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对于一个生源较差的学校来说,做好差生转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多年来,我们在转差工作中探索了一些方法和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分析差生形成的原因除了先天的因素外,社会、学校、家庭诸方面都可成为差生形成的原因。为此,我们对每位差生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形成的原因,再说差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学习差,有的道德、觉悟水平差,有的是兼而有之,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二、坚持持之以拒绝大部分差生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他们的思想行为波动较大,经常反复,因此转差工…  相似文献   

11.
生的形成立意,实现差生的转化,实际上差生并非智力上的差生,而是由非智力因素形成。只要教师转化教育观念,关心爱护学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差生也是会转化为优秀生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差生转化的一个新方案笔者设计了一个差生教育方案(如下图),经过试验效果很好,在这里介绍一下。图中的专家主要指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教师和专家的相互交流往往可以减少对差生评价的盲目性,正确分析形成的原因。目前,绝大多数小学对这一点做得不够,很多教师由...  相似文献   

13.
李永明 《文教资料》2011,(18):142-144
职业学校“差生”多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转化“差生”是职业学校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职业学校“差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差生”转化的主要方法.对职业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努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是学习过程中情感缺陷、知识缺陷积累所致。如何做好差生转化工作,我认为:减轻差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是“转差”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正确认识差生形成的原因和展开差生转化工作已成为重要的话题。本文就当前差生转化中存在的误区和如何转化差生作一分析 ,并指出在转化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双差生是指学习上的后进生和品德上的行为偏差生。苏霍姆林斯基(下简称苏)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可见对差生的教育很难,对双差生的教育则是难上加难。但作为人民教师,有责任努力转化差生。如何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本人从教十余年,在工作中从未放弃对任何一个差生的教育,也未放弃任何一个转化差生的机会,下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形成差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路建萍我们平时所说的差生,是指学习差、纪律差、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对于差生,如不及时转化,不仅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发展,而且将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这个战略目标。要转化他们,必须分析形成差生的成因,概括地讲,有五点:一是父母离异或家...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学中,差生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体育差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差生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去年以来,石嘴山市300多所中小学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普遍开展了以转化差生为中心,深化师德的教育活动。由于活动的范围广、针对性强,在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厂矿学校,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学校普遍成立了差生转化领导小组、转差帮教小组,建立了差生档案。发动全体教师齐抓共管,重点差生抓人头,在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细心帮教,学习上因人施教。许多学校还和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召开座谈会,举办报告会。采取多种形式,做差生转化工作,使80%的差生有了程度不同的转化,错罪率较前一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转化差生是初中教育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初中差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自身原因,也有学校、社会、家庭的原因。差生面的扩大,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果差中不转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转化差生已成为初中教育的当务之急。根据多年来转化差生教育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切实转化初中差生,必须做好两个衔接,即中学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