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我国图书销售市场略有下滑,但社科图书出版逆势上扬,成为少有的增长品类.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社科图书出版的最大变量,除了疫情图书成为主要出版内容,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社科图书出版的融媒化多元形态.内容日渐多元的主题出版,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知类图书,成为2020年社科图书出版的重要增长引擎.《陈寅恪合集》简体横排与《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兴起"国学热"以来,很多民国学人的旧籍得以重新出版,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这部曾开风气的文学史著作也不例外.此书最早由无锡国专学生会于1932年12月集资排印,1933年9月由上海世界书局正式出版,1934年、1935年连续再版,1936年9月又出版增订本.之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寂,于1985年由岳麓书社根据1936年增订版,改直行繁体为横排简体,重新出版.但印数并不多,只有区区5000册.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钱基博的了解也许要从"钱钟书的父亲"这一称呼开始,从杨绛的散文中进入.但是自从1996年刘梦溪主编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系列以《钱基博卷》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人们对钱基博以及他的文学史著述的兴趣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3.
传媒观察     
新华社三沙记者站成立;云南省首家报纸数字化数据库正式落成;人民日报微博受网民好评;中国数字出版业去年年收入超1377亿;新闻出版总署多项措旋提速数字出版产业;《华盛顿邮报》发行新版手机网站;《新青年》杂志推出简体横排典藏全本;2012版舆情蓝皮书发布;美国逾五成65岁及以上老人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4.
骑车人雨中摔倒组照与《饥饿的小女孩》近来,《东南晚报》记者的一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连续动作"的照片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先救人还是先采访"的争论。再次看那组现场感极强的照片让我想起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和他的作品《饥饿的小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用语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和台湾由于近四十年的隔绝,使得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汉语的使用上形成一些差异,显而易见的是汉字简体与繁体的不同;汉语拼音拉丁字母化与旧体注音的各异;以及排字上的差别:大陆目前是从左到右的横排和竖排并用,以前者为主;台湾省眼下采取的是竖排、从右到左的横排和从左到右的横排并用,以竖排为主。另外两岸在修辞上也有一些不同。然而对语言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读罢陈福康的《能否多出一点直排书》,又读闵良臣的《从“直排”说到如何对待陈寅恪》(《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6月27日和9月5日),不由得想起书与杂志从直排到横排变化的情形,写下来可供直排或横排爱好者参考。关于汉文从直排到横排,陈福康先生介绍美国学者的《书与竹帛》一书说:“中国文字的书写与排列,其顺序都是  相似文献   

7.
《雨巷》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本文避开时代的大环境,意欲通过分析诗歌环境的设定,拆解油纸伞这一意象,借助探讨诗歌中“我”的主观感受,尝试对诗歌《雨巷》感伤意味进行别样的理解,以此尝试体会戴望舒这首诗歌跨越时代的美学感受.  相似文献   

8.
王铭 《兰台世界》2001,(1):29-30
勘合,是由明初控制中央衙门政令、辨识公文真伪的"行移勘合"制度所派生.至清朝,沿用为证实所差遣官员身份,及动用驿站马匹的凭证性公文文种.现以清代档案中《户部勘合》一则为例,加以剖析.(说明:原件为版印件,竖写.现改为横排;并分段、标点.)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选集》开卷第一篇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毛泽东生前出版的《毛泽选集》(包括分卷本、四卷合订本、横排本、横排普及本)中,都注明这篇稿件的著作年月是1926年3月。近年来经过党史工作者、党的文献研究者的努力,收集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几种文稿,把它的著作日期提前到了1925年12月。从已发现的版本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最早是在1925年12月1日出版的《革命》半月刊(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主办)第4期上发表的。1926年2月1日又在《中国农民》(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第2期上刊载,并作了个别文字改动。中共汕头地方党和共青团组织主持创办的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与趣味     
学术界一直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横排书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严复著《英文汉诂》。其实,现存最早的文字横排书应是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点石斋石印出版的《士民通用语录》。该书系中英文对照读物,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字竖排习惯排版肯定不行,于是便只好横排。横排便出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英文从左向右排,中文却从右向左排。虽然阅读极不方便,但却遵循了中西文的不同传统。该书的版式可谓是中西文化冲撞下的“畸  相似文献   

11.
《我是山姆》是一部瞄准奥斯卡而提前上映的影片。类似的影片赢得奥斯卡已不是第一次。《阿甘正传》、《雨人》、《黑暗中的舞者》已成为当代影片的经典,而让19岁的莱昂纳多一举赢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的也是一部有关残障人的影片:《不一样的天空》。 大家都喜欢在残障人上做文章,而且大家似乎也都特别欢迎这类文章。郑则仕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是中国期刊发展史上革故鼎新的重要时期。新文化的浪潮既改换了期刊的传播内容,同时也刷新了期刊形式自身。期刊由竖排改横排就是“五四”时期期刊形式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最早的横排期刊当推1915年由中国留学生创办于美国康奈尔的《科学》。该刊自创办起就采用横排和新式标点,并因此而颇遭国人非议,但未改初衷。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说:“其印法旁行上左,兼用西文读点句,盖便于插写算学物理化学诸方式也”(《中国报学史》第153页,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重印本)。除出版内容对出版形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读书与成功     
我的课堂生涯在小学毕业时就结束了,那年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母都是当时的"走资派",他们的子女被"走资派的子女没有受教育权"的明令剥夺了继续读书的权利.牛棚里的爸爸妈妈已无力顾及12岁的我,在充满大批判、大辨论的高分贝噪音和弥漫着"文攻武卫"战火硝烟的天空中飘来荡去,直到有一天,表姐从图书馆背回一书包所谓"才子佳人,封资修黑货"的《红楼梦》《青春之歌》《激流三部曲》等书,我才象有了依托似的充实与安定了下来.同伴们都去上学,我便在家读书,读书的日子悠悠的,冲淡了我少小失学的失落与凄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苦难坎坷的人生和痴迷忘我的读书精神引起我心灵的震颤.  相似文献   

14.
千河 《今传媒》2009,(6):53-54
"学习华商办好两报."这是我从3月18日西安日报社出版的《采编生活》,头版看到的用大号黑体字排印的醒目标题.第一感觉是《西安晚报》《西安日报》社委会真的已"觉悟",要放下"架子"了.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数字经权威机构,明令介入我国文字系统,自此,异邦友人杂在方块汉字里便头角狰狞,看来醒目,更有点刺目,令不少有识之士为之侧目!这是因阅读汉字传统书写方式养成的审美习惯.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读的课本就是华洋杂处,目濡耳染,他们写的天晓得是什么中文.我国文字,从坚排改横排,繁体易简体,汉字数字变阿拉伯数字,几经折腾,大跃进后生的后生,要到古书里,要到港澳台,才能看到纯正的中国书写文字.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在唱卡拉OK时点了一首名叫《红河谷》的歌曲,令人惊讶的是屏幕上显示出三个大字:红河,显然这个“”字是错字。又有一回,在一份使用繁体字的印刷品中,我看到了岳飞的著名诗词《满江红》的一开头是这样的:“怒发冲冠…”,在这里,头发的“发”变成了发展的“发”。现在,翻开一些用电脑进行排版的繁体字出版物,这类错误比比皆是。下面我们来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并介绍防止出错的方法。发生错误的原因大家知道,在我国大陆和新加坡使用简体字,在港台等地使用繁体字。简体字是由繁体字简化而来,因此很自然地繁体字和简体…  相似文献   

17.
从甲骨、青铜器到竹简,文字大多是竖写的。在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中,文字都是竖排的。早期采用西方现代印刷技术印刷的图书也采用了竖排的方式。随着清末西方现代科学技术陆续传入我国,中国文字的竖排与西方科学技术中的运算、公式需横排产生了矛盾,才使排式开始发生变化。据笔者掌握的材料,早期介绍西方科学的一些图书,便采用横排、竖排相夹的方式。也就是说,涉及到西方科学的运算、公式时是横排的,文字依然是竖排的。如光绪二十年(1899年)江南制造局出版的美国好敦司、开奈利同撰、傅兰雅口译、华衡芳笔述的《算式解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左右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蒙学笔算教科书》等均是如此。那时有没有纯粹的横排书呢?也有。1815年至1823年间,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印刷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天阴雨天多,庄稼受影响,浙江省不少农民损失很大。《浙江日报》主动把农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农民需要为已任,每周二开辟《美丽乡村》专版,组织记者采写《晒晒"斗雨"土办法》《春雨声声急田头问农桑》系列稿  相似文献   

19.
今年第6期<中国记者>,刊发了储瑞耕先生的<标题"一律横排"质疑>,对文中"能够竖排是汉文字作为方块字的传统的、特有的美"、应坚持"报纸版面美与汉文字美的统一"、办报"大可以百花齐放,各显其能"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相似文献   

20.
近来发现,《人民日报》要闻版上的《人民论坛》好看了。这个“好看”,且不说内容,而是觉得读起来变得轻松些了——文字一向竖排的《人民论坛》,现在横排了。所以读起来不再频频“点头”,而感觉自然、方便了。往前追溯,发觉《人民论坛》是从4月17日“变脸”的。4月16日的“论坛”还是竖排,翌日就成了横排,而且再也没有“竖”过来。我想,看起来人民日报没有选择一个什么“正日”,也没有“宣告”一下,就把多少年一贯制的名牌专栏的版式改过来了,但也不是说变就变的,想必也是听取了广大读者的意见,最终“横下”决心“变脸”了。而且,《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