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体平移: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北京国际电视展览会CCBN年会上有线网络数字化、数字电视付费节目、数字奥运等筑成了一道靓丽的数字风景线,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数字电视前景。2004年,将是中国广播电视历史的里程碑。广电总局把2004年命名为广播影视数字发展年、产业发展年,同时指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整体平移。  相似文献   

2.
王晶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116-117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是未来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信息网络资源,当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正大处在模拟转数字,单向转播向双向互动的关键转型期,数字化是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实现信息传输,做好业务转型的主要工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能够将计算机技术较好地同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结合起来,这对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未来发展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中的接收系统为例,对计算机技术在有线数字电视的具体运用效果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3.
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泰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开通了全省第一张市级广播电视 SDH 传输环网和全省第一座面向全市、通达乡镇的广电宽带数据业务平台,并把泰州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建设列为 2004年全市“411”工程目标之一。泰州市广电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于2004年10 月建成了面向四市两区的泰州市有线数字电视平台,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广播影视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总局在制定数字电视发展战略之初就指明,中国的数字电视首先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推进。总局不久将在青岛召开会议,推广青岛有线电视模拟向数字整体平移的经验,可以说,加快有线数字电视建设,是产业开发、技术升级、消费提升等多方面的需要。江苏省规划到2005年将计划发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万户,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化发展年和产业化发展年,从去年年底开始,总局陆续出台了推进广电数字化,付费数字电视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和决定。目前,全国已有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五家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平台。中央电视台、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北京广播影视集团,上海电视台和8月6日成立的十多家机构组成的中国有线数字付费电视联合体。  相似文献   

6.
2003数字电视网络与广播电视未来发展高层研讨会主题报告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定义为网络年和广播年。2004年会定义为数字发展年。全球数字电视的发展是比较平稳的,在欧洲的数字电视业务当中,卫星业务占71%,有线占21%,地面占5%,跟我们中国的比例有所不同。理论上说我们国人现在还不能直接接受卫星节目,这也是在前一段有  相似文献   

7.
马持节 《新闻实践》2003,(12):63-64
数字化进程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快了数字电视的进程,数字电视节目播出的各项实验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国家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实施。2002年国内数字电视已开播40个点,用户9万,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苏州、南京、常州、无锡。2003年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为"网络发展年",重点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为加快推动新体系建立的步伐,根据中宣部部务会精神和总局党组会议通过的《全国有线数字广播影视业务发展总体方案》要求,按照网络发展年的总体部署,总局决定选择北京等33个地区开展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力争到今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范围,数字电视的运营仍处在投入期,大部分的运营商仍是在艰难中度日。机顶盒的推广乏力,节目源的匮乏,高昂的收视费,都使得用户数量的发展缓慢。有专家认为,一个数字电视运营平台要盈利的话,至少需要10-20万的用户。上海市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小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04年3月,上海有线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而且在每个用户身上一年的亏损金额是400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溧水县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实践情况,利用有线数字网络平台开展互动电视和宽带数据接入等业务。同时对网络建设过程的一些实践和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省各县已基本开通采用数字技术的光缆干线,实现了全省、全市范围内的联网。同时,我县有线数字电视实现了全覆盖: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以光纤为干线、同轴电缆为分配网的接入网。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对于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现状与管理,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传输质量与管理,试以本文做一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各省市的有线电视系统正处于新一轮的数字电视前端平台的建设或改造之中,在设备选型上业界也正面临传统或新型集成数字前端的选择。笔者从事了数年的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建设工作,在项目设计、提供及实施的过程中亲历了这两种典型的有线数字电视平台的选型、设计、实施和运行的全过程,有一些体会提供给业界同仁参考。回顾国内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平台的选型,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有线数字电视是彻底改变传统电视概念的新的技术革命。它使我们从看电视过渡到用电视,目前,数字电视在概念上和国家技术标准没有一个统一,因而数字电视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在此,笔者拟从概念认识、技术标准、节目内容等方面就数字电视在抚顺市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一、抚顺有线网络数字电视现状1.数字电视用户。用户是目前数字电视产业链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提出: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  相似文献   

13.
晓易 《数字传媒》2004,(7):42-42,44
自2003年广电全面规划数字电视.提出搭建节目、传输、服务与监管四大平台的有线数字电视新体系后,各地方有线网络公司均已被明确地定位在直接面向用户的服务平台上。在广电系统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产业化号令的推进下.各有线网络公司如何配合其他三大平台有效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优势来推动数字电视这核心业务呢7这始终困扰着各有线网络公司的老总们。  相似文献   

14.
沈向军:我想在前半段有一个简短一个关于数字电视业务的介绍,之后有一些观点性的东西,特别是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观点性东西跟大家交流。根据会议要求,我先把数字电视的简单情况介绍一下。从2002年广电总局酝酿,到2003年成立中央数字平台,2004年批准了七个平台,一方面在做数字化,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业务目前还是数字付费电视。我把中央数字平台的业务给大家介绍一下。从中央数字平台的结构来看是三位一体的结构来建构。EPG加CAP加CDM。由于去年把中国有线和东方有线纳入到中央电视台,实际上是企业集群,而在展会上是产业集群。这个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线数字电视蓬勃发展。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电视数字化了,舞台就有了。如何在这个庞大的市场舞台中开展业务,将数字转换中投入的资金收回并盈利,是目前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丰富数字电视内容,开展增值业务成为数字电视运营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网络领域发生了二个值得重视的动态:1、宽带用户迅速增长,已达到1200万,其中主要是电信网络的ADSL,三年翻了一百倍,接近1000万,大有继电视机、电话、手机后又跃居世界第一之势;2、信息产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全面推进数字电视的规划,即2003年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数字卫星直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试验,2008年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7.
于都 《新闻前哨》2004,(2):51-52
广电数字化:席卷全球的科技潮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把广播电视引入数字化时代。一些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进数字化进程:美国计划在2006年关闭模拟电视;英国计划在2010年关闭模拟电视;日本计划2006年实现数字电视全国覆盖,2011年关闭模拟电视。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初,广电总局在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2003年我国全面推行有线数字电视,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并在同年提出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概念,新体系中包含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四大平台,监管平台是有线数字电视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监管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将出台 广电总局提出今后三年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规划: 今年:开播10套以上付费影视频道和苦干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发展100万数字机顶盒用户。 明年:推出30套左右付费影视频道和多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多种增值业务,打出品牌,站稳市场,初步建立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和运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宇 《传媒》2014,(24)
正电视播出(或内容分发)渠道是指电视节目内容从电视台(网)或集成平台分发到播出终端的路径或技术手段。传统的渠道包括地面无线、有线电视系统、直播到户卫星平台、IPTV等,另外还有互联网等新型渠道。就整体发展趋势来说,有线电视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主导地位,是最大的数字电视播出平台。2012年,全球数字电视家庭总数为6.67亿,到2018年全球数字电视家庭将达到14.53亿的规模,其中数字有线用户为5.13亿,免费数字地面电视用户为3.63亿,付费数字地面电视用户为1600万,付费交互式网络电视用户为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