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批判、继承、创新的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荀子的认识论,哲学界普遍认为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其实,荀子认识论在解决主观与客观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乃至解决认识的辩证矛盾问题上,都明显地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虽然这里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都是朴素的,而且这两者也是朴素的结合,但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达到这个水平,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肯定荀子的认识论是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结合的认识论,对挖掘荀子认识论中的辩证因素,重新评价荀子在哲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方立天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关系如何?中国哲学中有无唯物主义传统和辩证法传统?中国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两者又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需要我们作出科学的回答。1983年,我为...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到处体现和贯穿着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则,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于整个哲学史。从古到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各个哲学派别不能回避的问题,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则不然,它只是在近代才由法国唯物主义明确提出的。费尔巴哈发展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但由于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代替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实践观点重新确立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地位,才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列宁选集》第2卷第443页),完备的唯物主义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论,都是唯物主义的彻底化。笔者认为:邓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渊源。它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唯物主义原理的历史再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结论的时代呼唤,是辩证法永恒发展原理的新的历史诠释,是辩证法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8.
实践唯物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争论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理论热点。一些学者提出"实践唯物主义"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精神。本文就此对实践唯物主义在的本体论方面理解的混乱与辩证法的矛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两种哲学体系应该以相互融合、不断创新的思路展开并使之不断完善,形成名副其实的新体系。这样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版第三、四、五章是辩证法部分,其核心是揭示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辩证法的一般规律,是对宇宙中万事万物共性的抽象,讲授时,要注意既不能把它讲成空洞的套话,也不能把它讲成“实例的总和”。这就要求我们贯彻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一致的原则,从辩证法的理论结构和内在本质出发,全面地把握辩证法本身的结构及与其它各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洞察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破除了实践概念上的亚里士多德传统,将实践活动理解为一种对象性活动,进而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观点,以实践为枢轴去把握世界。新哲学核心观点的确立及其贯彻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它是实践唯物主义,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实践概念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原则和历史的原则,所以,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三个主义,而是具有内涵的一致性,从三个侧面分别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维度及其实践性,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历史维度及其历史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有没有唯物主义?列宁说黑格尔《逻辑学》唯物主义最多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作为集辩证法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其中有没有形而上学?本文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存在着本来意义(而非辩证法意义)的唯物主义,同时包含有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西方哲学史的研究过程中,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而对古希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集大成——原子唯物主义的研究更加显得不够,特别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在许多西方哲学史著作中,大都是把原子论哲学斥之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对其中宝贵的辩证法思想几乎没有作出什么探讨和挖掘。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原子唯物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作一初步讨论,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这门学科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又比较抽象。为了提高哲学课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在教材处理上要抓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教材的系统性 (一)把握教材整体上的系统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由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三部分组成;历史唯物主义由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基本矛盾,阶级、国家、社会革命,社会意识诸形式以及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五部分组成。除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哲学的超越,绝不仅仅在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倒转,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而是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辩证法进行了彻底的清算,突破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的原有边界,进入到世界的生成性这一维度,从而阐述了关于生成的辩证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生成性的实践理论。  相似文献   

15.
1.辩证唯物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析: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正是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6.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心问题.讲授“认识和实践”这一章的主要任务,是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为中心,全面地、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这一章在讲授的次序上安排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部分之后.因此,在讲基本内容以前,就有必要首先交待一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它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第一,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基本的内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彻底贯彻;第二,启发学生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了解认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将费尔巴哈看作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非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许多辩证法观点,费尔巴哈哲学中同样也充盈着大量的辩证法,从运动观、联系观、矛盾观、认识论等视域均可揭示费尔巴哈哲学中的辩证法成分。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范畴是总体性;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没有辩证法。卢卡奇对辩证法的认识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章的内容,是对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个概述.它论述了马克思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倒转过来,把唯物主义彻底地运用到一切领域,从而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如何从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追溯到隐藏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从而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论述了国家、政治制度、法以及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都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工人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特点,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取向。科学发展观的确定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发展观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