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文科第21题,题目虽不新颖,但是内涵丰富,引起了笔者的深入探索和思考.题目如下: 设函数f(x)=(1-x2)ex. (1)讨论的f(x)单调性; (2)当x≥0时,f(x)≤ax+1,求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题目(2013年新课标理科卷第21题)已知函数f(x)=ex-ln(x+m)(Ⅰ)设x=0是f(x)的极值点,求m,并讨论f(x)的单调性;(Ⅱ)当m≤2时,证明f(x)>0.此题是一道利用函数、导数、不等式知识研究新问题能力的压轴题.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2023年新高考Ⅱ卷第21题的解法进行探究,揭示了试题的内在规律,并通过变式探究,将相关几何对象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保持的规律推广到了一般情形,尽可能地挖掘了试题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1.解法研究 分析 本题考查导数的应用,第(1)问用导数研究单调性和极值,多数学生能解决,第(2)问用导数研究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恒成立),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背景丰富,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重点研究第(2)问.  相似文献   

6.
<正>1试题呈现与简评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Ⅲ文科第20题:在直角坐标系x Oy中,曲线y=x2+mx-2与x轴交于A、B两点,点C的坐标为(0,1).当m变化时,解答下列问题:(1)能否出现AC⊥BC的情况?说明理由;(2)证明过A、B、C三点的圆在y轴上截得的弦长为定值.简评此题主要考查并涉及的知识点有:方程  相似文献   

7.
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三种方法:综合法、坐标法和向量法.三法的准确定位是并举!即不宜人为地、凭主观划分它们的优劣,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以2013年高考福建文科卷第18题第(Ⅱ)问的解法探究为例,谈谈对三法的几点认识,希望对我们今后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能够受到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8.
2023年高考乙卷理科第21题将导数、函数与不等式有机结合,深入考察了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综合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运算求解、推理论证能力,试题综合性强,区分度高,满足了高考选拔高层次人才的要求,非常有必要探究.  相似文献   

9.
题目设函数f(x)=e^x-e^-x-2x. (1)讨论f(x)的单调性; (2)g(x)=f(2x)-4bf(x),当x〉0,g(x)〉0时,求b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正>解析几何的核心方法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量(性质),核心思想是"数形结合".2017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保持了浙江卷背景熟悉、入口宽泛、解法多样的一贯风格,细细品读深感底蕴纯厚,紧扣解析几何的思想精髓.本文从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核心方法思想出发,着重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一些不寻常的题目产生,因为这些题常常看似平淡,但其中却蕴含许多数学思想与方法,一些前因后果需要我们教者从其背后去思考、挖掘,探究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使高考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下面以2016年一道高考题为例说明之.1试题呈现(2016年山东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2题)  相似文献   

12.
1原题 ab是长为1的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3.
何进礼 《物理教师》2007,28(1):56-56,58
[原题]ab是长为l的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1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相似文献   

14.
15.
2012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卷理科第16题: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前60项和为<sub><sub><sub><sub><sub><sub><sub>。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Ⅰ)卷第20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定点问题,初看起来很是平常,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题目解法灵活多样,可以从多个方面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该题目入手虽容易,但真正做到最后并不容易,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细致运算的能力要求都很高,而这正是高考着重考查的,所以本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教学价值.题目(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Ⅰ)卷第  相似文献   

17.
93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18)是一道源于教材、立意新颖、思路开阔的好题.笔者想到如下解法.供同行参考(18)在正方体A_1B_1C_1D_1—ABCD中.M、N分别为棱A_1A和B_1B的中点(如图1).若θ为直线CM与D_1N所成的角,则sinθ=()(A)1/9(B)2/3(C)25~(1/2)/9(D)45~(1/2)/9解法一:取DD_1的中点E,连结BE、MB、四边形BCEM是平行四边形且BM⊥BC.设正方体棱长为1(以下各解法均设棱长为1)由正弦定理得故选(D).解法二;由法一、不难得到法二.取CC_1的中点E,连结A_1E,A_1N,D_1E,则四边形A_1NED_1为平…  相似文献   

18.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考查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重要载体.基于2023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第21题所蕴含的数学内容结构和数学认知结构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结构.优化解题运算过程,发展数学运算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通过对2023年新高考Ⅱ卷中的第21题,即解析几何大题的分析,将试题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并类比、归纳与推理,将结论拓展到椭圆与圆中,从而得到有心圆锥曲线的一组统一性质.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科)第12题,是一道非常难得的创新题.这道试题,在常规题目的基础之上蕴含着不少新意,在题意简明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许多陷阱.解题时,虽然容易“入手”,但是难以“得手”.这道试题,作为高考数学选择题的“把关”题,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