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单元整体说明(一)单元立意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清楚认识。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从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等方面形成对国家的深刻认识,进而为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发展、投身国家建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奠定基础,也为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教材的展开奠定认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高,亚洲基  相似文献   

2.
从整个架构和高考评核来看,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被定位为一门在自然、社会领域面对所有学生必修、必考的共同基础课程.该科共设置六个单元,涵盖了自然、社会各领域.其本质在于让学生整体地认识自己,并了解自已与别人、物质世界和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成为社会的、国家的、世界的有识见、理性和负责人的公民.  相似文献   

3.
小学思想品德(鄂教版)第12册教材与第11册教材紧相衔接,继续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对前五年所学的有关学校生活、公共生活和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知识有一个较全面、较系统的了解,并针对相关的道德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选择,在行为要求上更强调自觉性。 一、教材构架与内容分布 _ 本册教材共三大单元,分别对学生进行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因与第11册相衔接,单元序号标为三、四、五)。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五篇课文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内容安排在一起的。从反映的时代看,有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也有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从反映的形式看,有散文,也有诗词。它们的共同特点表现在两点:一是朴实、生功、含蓄的语言特点;二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下面分别说明: 一、朴实、生动、含蓄的语言 语言是反映生活最为主要的手段,如何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  相似文献   

5.
正《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以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带有显著的社会化、生活化的学科特征。本文以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主题下"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内容为基础执教的一堂延伸性社会课《火灾发生时》为课例,对这一特征进行说明。一、构建社会化的社会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以"社会生活"为主题,由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两课组成,揭示了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两个核心问题。一、立足社会生活主题,培育核心素养本单元教学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是道德品质和健康生活。1.促使学生亲近社会本单元所要培育的道德品质素养主要是:遵守公共秩序,有公共精神,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立足  相似文献   

7.
马春湫 《黑河教育》2013,(10):16-16
教材说明: 《不一样的你我他》是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要与他人快乐相处,知道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才使班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并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学会欣赏他人。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国际关系理论流派都把国家作为理性的行为体,然而罗尔斯在其晚年的著作<万民法>中却拒绝把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分析的单元,而把人民(Peoples)作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因为后者既是理性的、又是合理性的.但是从罗尔斯对世界国家的分类以及人民同非人民社会的关系来看,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差别并不大,这说明如何体现出国家的合理性仍然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正>引导青少年走进、认识、参与社会生活,正确处理个人成长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价值追求。八上教材由"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四个单元构成。其中,第二单元由单元导语、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组成,旨在引导初中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价值和意义,明确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对学生提出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的要求。为实施八上第二单元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厘清教材结构,准确把握教材基本思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规则意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一、本单元考点本单元包括政治常识第一课和第二课内容,这两课内容分别从不同的层面阐述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用宪法、法律确认和规定的国家性质(国体)和国家形式(政体)两方面的总和,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法定规范,因而是政治常识的主体知识,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2006年江苏卷考试说明对本单元知识的考核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教材(人数版)编写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出发,在知识与能力上都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学好教材源于教师教好教材。本文以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浅谈教材处理的粗略方法。(一)阅读前提,把握结构教材注重单元结构和单元特点,因此学前有必要对单元目录进行阅读理解。该单元除强调时期(清朝晚期)和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还呈现给  相似文献   

12.
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视角研究问题,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才是鲜活的,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讲、有感而发、有所收获。笔者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一学期《广告有虚实》一课为例作了实证研究,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3.
方煜 《中学生物学》2022,(10):12-14
<正>生物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社会责任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生物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参与社会事务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有丰富的课外拓展阅读部分,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生物科技进展”“生物科学史话”“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思考讨论”等专栏,教师在单元复习中可以优化整合这些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4.
【单元目标概说】本单元用一组短小精美的文章 ,从不同侧面阐述了人生态度这一主题。这一单元的文章 ,理性色彩较浓。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 ,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要多朗读多思考多积累 ,善于汲取文章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 ,让学生在文学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漫游语文世界” ,要求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要训练学生具体生动地讲述自己的见闻 ,对生活现象有自己的思考 ,能写出内容充实、文从字…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秉承了原《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本 )·语文》的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育理念 ,继续贯彻了这次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第四册教材在前三册的基础上 ,进一步联系生活 ,以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为重点 ,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一、教材内容介绍阅读课文分六个单元编排 ,每单元五篇课文。其中前三个单元主要是说明文 ,第四单元是人物传记 ,第五、六单元是古诗文。每个单元在学习重点上也各有侧重 ,它们分别是 :第一单元 ,培养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了解说明文…  相似文献   

16.
<正>在《道德与法治》中,随处可见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思考。它以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范本,对课程内容推进设置,由小我到他人、到集体,由集体到社会、到国家乃至世界。突出不同关系下的自我发展诉求,目的在于引导和促进中学生从多维度增强思想品德和法治意识培养。该门课程对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常用生活知识有深刻见解,相关法律常识有机穿插,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的另一重要之处,在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建设置于第一位,承  相似文献   

17.
<正>一、单元整体说明(一)单元立意本册教材的语境是社会生活。安定、文明、有序的社会生活,需要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而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每一个人认识社会规则、学习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基于此,在八年级上册教材设置"遵守社会规则"单元内容,承接第一单元对社会生活的总体介绍,专题探讨社会规则,对初中生进行规则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牛津高中英语》每个单元均有一个task板块,该板块以一个"任务"为线索,要求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开放式任务型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个线索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有机地整合起来。该板块以单元话题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用英语参与和完成真实而有意义并且生活、学习、工作有关的活动。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一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说明任务,设计导入本单元的话题是The world of our senses,其task部分的  相似文献   

19.
《政治生活》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采用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基本上遵循了公民→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的路径,具体分为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当代国际社会四个单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的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穿教材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0.
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后现代美国社会中以科技理性为主导的行为、思维方式,反思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质疑科技理性。小说的三部分——波与辐射、空中毒物事件、"戴乐儿闹剧"从结构上展现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充满高科技产品的生活方式"、"工业生产造成的生态灾难"、"用高科技解决人的问题导致暴力"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后工业社会中科技理性主宰的生活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相结合、科技理性为主导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相结合,才造成了生态灾难和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