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其中的"健康生活"素养第一个基本要点是珍爱生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有效的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以《文化生活》为例,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生命认知,激  相似文献   

2.
徐英 《考试周刊》2023,(20):74-7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课程教育应该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突出学科的设置、教育价值。文章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出发,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课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讲数学,从三方面论述具体做法,引领学生能做到用数学的眼光学习、看待、观察、思考生活,并且可以使用数学语言对世界进行表达解释,使数学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也是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核心。如何依托课堂教学涵育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层教学工作者最为关心的话题。"珍爱生命"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以浓墨重彩的手笔,渗透着对学生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成为教育学界普遍的话语境域,其中特别提出要求中学生学会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厘清"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对生命教育进行渗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尊敬生命、珍爱生命。教师要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对生命教育的渗透,减少学生们漠视生命的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以"生命"为主题,由"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三课组成,说明了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出彩生命三个核心问题。下面就怎样教好"生命的思考"单元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一、立足"生命"主题,培育核心素养本单元教学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健康生活",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珍爱生命的重点是:第一,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人生理想,崇尚奉献和创造。第二,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命、面对生命、关怀生命、追求生命、敬畏生命是教育最本真的体现,教育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生命的自由自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教育单元为例,可从整合核心问题、问题深度思考、单元知识解读出发,探讨基于生命态度、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由碎片化机械学习向构建价值知识系统转变,引导学生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理论的升级,最终都要落脚于课堂。把核心素养放在真正的课堂上,让学生健康生活,全面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本文以《练习键盘指法》为例,探究"核心素养"教育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公布。全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基本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及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并细化为18个维度。其中,健康生活核心素养被划分为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个维度。健全人格具体表述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没有对心  相似文献   

9.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出了对语文教学本位的思考:以"言语生命"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这才是回归本位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上,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学生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  相似文献   

10.
罗崇敏教授是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是以"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价值教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的智慧》《教育的逻辑》《教育的价值》被称为价值教育三部曲,这是罗教授对价值教育的系统思考。这里结合国内外价值教育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谈谈我对学习罗教授关于价值教育思考的点滴感受。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纷繁复杂的社会,给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文在论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时列举出了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在内的自主发展方面的内容,以及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在内的社会参与方面的内容等。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启发着我们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刻思考,进而提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想法,以实现帮助信息技术教师学会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的,从而既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又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2016年9月,中国正式发布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在教育界树立了新的风向标.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素养.其中,健康生活素养,包含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这三个基本要点.而这些内容,正是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所提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全面开展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作为中小学学校,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科核心素养向来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所在,更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发展的核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涵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显然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所需关注的一大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又明确提出要"珍爱生命"这一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可谓是贯穿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始终。文章将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先从道德与法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出发,进一步提出几点生命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出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6大素养。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5.
核心素养是当代世界教育的热点议题,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本文以《观潮》一课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文素养培养的实践,并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语言实践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这10个核心概念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的思维、严密的推理论证、清晰的表达.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养成遇到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思考,运用核心素养解决问题的习惯.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无疑是素质  相似文献   

17.
<正>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成长目标的宏观描述,学科核心素养是对核心素养的进一步细化,为学科教学指明了具体的努力方向。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值得思考。阅读教学历来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寻找核心素养培育的空间,应当是高中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之一。笔者基于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必修三《记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记》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对这一话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天津教育》2020,(4):F0004-F0004
一、合力教育课程目标基于"全人教育"的思考、学习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终身化取向的认识、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小学凝练了"人格力、学习力、健康力、自主力、交互力、全球力"六力核心素养,即:合力教育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相关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目前所有的国家都将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新课标要求,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鲜活的情境下学习。核心素养要求,要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必要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创设开放性、生活化的实践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参与生活实践和探索,发散思考、创造思维,灵活学习和运用数学。本案例以四上的《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探讨了"生活化实践活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施策略,以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打造真实、精彩、丰富而开放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