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提出有认识论、方法论及价值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高校价值观教育存在着生活现实脱节、生活主体空场及生活方法缺失等方面问题,这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回归造成挑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改变高校价值观教育现状的急迫需要,是整合多元价值取向、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及践行度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充分体现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主体地位观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哲学原理。深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哲学意蕴,不仅可以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也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针对当前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从加强理论“灌输教育”、关注“焦点诉求”和注重“氛围营造”等方面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核心主义价值观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生活化。通过树榜样、讲故事,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学习、生活中等方式,可以实现价值观的内化,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人们的脑子里,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理论文本中走出来,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连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体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把它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以三个方面为抓手,把握着力方向,拓宽内容维度,创新表现形式,实现理论与生活的对接,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被民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从必要性和实践策略两方面,对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详细论述,这对促进我国青年工作发展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教育问题是当下时代的使命,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探索,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突出问题的回应。生活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使认同力量来自价值系统的理性说服力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融构力,核心价值观容易走进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可和支持。本文以充分发挥大众文化在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作用,积极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为途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教学模式路径,研究注重隐秘性、渗透性和灵活性的认同方式,积极探索日常生活化的综合培育渠道。  相似文献   

9.
生活世界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长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扎根生活、融入生活,从生活化的视角着力。在理论生活中,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阐释,形成大学生的理论认知与认同;同时还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错误价值观的批判,形成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在实践生活中,要从网络、示范引领、校园环境的角度出发,形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此外,还要组织各种活动,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5,(3):55-5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并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的认同尤为重要。本文对当前青年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的培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被大人民群众认可,转化为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才能获得合法性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存在现有话语体系渗透力不强、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切契合度不够、与广大群众日常精神文化生活脱节等问题。关注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利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基础,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政治基础,价值引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加强教育引导和话语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由此引导"90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未来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具有深刻影响。要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分析当今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不足,从学校的整体规划、环境建设、创新和拓展宣传思路、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等知的层面,从学生如何规范日常学习与生活行为、积极投身公益活动、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行的层面,可以明晰如何科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90后"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3.
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及科学、正确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的接班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好坏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应该寻找有效途径,克服单一的灌输式培育机制方面的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可以逐步的在大学生群体间实现内化,促成大学生更好地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作为时代的骄子,要自觉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青年人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还要勤学、修身、明辨、笃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提到的"友善"价值观,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整个社会大力倡导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受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这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似乎渐渐被人遗忘,大学生的友善道德观念也日渐淡薄,为改善这一现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友善价值观教育,将友善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转化为友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需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青年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运用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青年人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青年人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人生价值理念来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立足学校层面,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管理服务方面探索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我国革命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继承发展,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群众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集中阐述邓小平群众观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如何运用邓小平群众观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特征基础上,讨论了现阶段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为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新媒体所特有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新媒体环境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局面,影响着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责任,是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