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的"诗教",以诗感人,以诗化人.他的"诗教"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诗教"是文科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与理科老师"无缘".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的数学教师们不信这个邪,用行动解答了这个"无缘"难题.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经典古诗文,将数学问题化为美妙的诗意,展示数学与诗文的联系,把理性抽象的数学直观形象化,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深度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飘溢人文诗香.我们的实践与感悟是:①情境引入,"引"得诗词来,与诗共舞,人文诗意飘课堂;②数学建模,"入"得诗词里,与诗共舞,人文诗趣溢课堂;③数学思想,"用"得诗词去,与诗共舞,人文诗香满课堂;④数学解题,"融"得诗词中,与诗共舞,人文诗情充课堂.  相似文献   

2.
诗词教学,要构建起诗词与学生当下生命的联系,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实现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读得清楚,理解诗词的字面意蕴;读出画面,还原诗词的生活意蕴;读懂神韵,体悟诗词的生命意蕴。  相似文献   

3.
林爱平 《职业技术》2012,(3):114-115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之所在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关注生活,激发兴趣,正视问题,提升认识,回归生活,使政治课堂最大化地追求它的生活效用,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表达为"以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以生为本",这不仅是宏观的指导思想,更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微观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课堂由教室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张静 《中国教师》2014,(24):48-49
<正>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中,需要教师展开个性化教学,丰富古典诗词课堂,让学生从怕诗词到爱诗词,真正培养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一、要做到心中有"我"这里的"我",即每一位身处诗词课堂的一线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课堂的安排设计及对诗词的理解必然受自身经验影响。一位有个性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感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只有不照本宣科才能教出思维独立的学生。同时在纷繁复杂、风格多变,学生理解困难的诗词作品教学中,尤其需要个  相似文献   

6.
<正>食材因烹饪而各具风味,课堂因活动而增添"滋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将课程性质定位为"综合性、活动型",这催生了新一轮"课堂革命"。2017年新课标倡导的活动型课程之"活动",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和形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素养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基于此,可以把课堂活动分为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道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升华思维、让学生形成活动能力、让学生学会组织参与活动等五类。因教学目标差异和学生群体需求的变化,设计不同活动。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实现"课堂革命",需要全方位升级,其中提升共情意识以增强课堂温度就是一个重要维度。"共情"本来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指从情绪和认知上理解他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均与共情意识的缺失有关。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的共情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共情,另一个层面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历史人物的共情,简称历史共情。剖析共情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可以看到,通过教师的关怀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教学境界的多层次革新,以共情促共鸣,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高中思想政治课秉承新教学理念的同时,还需要紧紧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教师要上好上活高中思想政治课,真正守好课堂这个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精心策划课堂教学,让生活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介入元素,同时也让社会资源走入学校与课堂,不断延伸学生学习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助力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并从教育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问题在于打通学科素养顶层设计到课堂教学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探寻学科素养课堂实现路径,努力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课程执行力。让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真实发生,已经刻不容缓。我们研究小组申请立项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建构高中思想政治思辨教学培养科学精神的实践研究",选取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科学  相似文献   

10.
高中思想政治课呼唤课堂幸福,文章就从开展思想政治课堂观察活动开始,重新审视"有效教学",研究剖析课堂观察的实践架构和价值意义,提出思想政治幸福课堂评价的改进建议,尝试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助力重构思想政治幸福课堂,以期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够更好地育人。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基于认知体验的"红色人文行走"聚焦"红色文化资源"政治引领效应,以学生视角梳理"红色文化"发展脉络,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红色景点深入探访体验,让固定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行走起来",更有效引领、濡染、激发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解与深刻领悟,让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行走起来、活跃起来、深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本质上是面向"思想未成年"学生的一门德育课程。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让课堂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学科特点的内在要求。一、让课堂融入生活,传递思想教育的正能量高中思想政治每本必修科目都有"生活"两个字,  相似文献   

13.
数学的魅力在于它的"神奇"和"美妙",课堂的魅力在于它的"思维"和"乐趣",魅力课堂追求数学概念教学的三重境界: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中学知识,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长见识,让学生在思想体会中悟道理。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政治课堂中很多探究是停留于形式的"伪探究",对此,思想政治教师应落实探究的"点"、激活探究的"质",让"真探究"成为自身的一种追求,成为教学中的一种习惯,进而使"真探究"成为政治课探究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3选3"模式让思想政治学科处于更加尴尬的地位。如何改变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偏见,需要我们进行思想政治课堂的"颜色革命",打造高颜值课堂,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世界有颜色,心灵有色彩,每一堂课也应有自己的色彩,我们该如何配色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课堂,让学生欣赏思想政治学科的别样风采?一、以红色点燃热情,增强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它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在革命传统等红色基因传承中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堂首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疲劳",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通过长期课堂相处,学生对教师的脾气性格、人品人格、教学方法等个性和特质深入了解后.对其失去新鲜感和产生离心力的现象.消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疲劳",教师要做到:教学理念新锐、教学方式新颖、教学语言新潮、教学形象新奇.  相似文献   

17.
<正>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要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第二届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上,六位教师的精彩展示让我们领略到各具特色的教学魅力,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几位教师课堂的共性与个性之处何在?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三节同课异构展示课为例,我努力思考着、体会着。一、不同的教学情怀,同样自然传统的中学哲学课堂往往会给我们留  相似文献   

18.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活水",就必须将教学从死板的书本教学中解放出来,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与生活建立联系。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知识与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贯穿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87):157-158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本质上是面向"思想未成年"学生的一门德育课程。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让教学与生活成为同一过程,让课堂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学科特点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的实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进入新时代。而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携手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中思想政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引领一线教师深入领悟学科核心素养,更新教学观念。同课异构,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孜孜以求和精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