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为理论基础,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才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孙膑兵法》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理念,体现了孙膑以人为本思想的进步性与科学性。"人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维护了中国的多民族和谐统一,"人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人和"思想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增长为要务,以和平发展为指导,以"富国强兵"为基础。建设强大的军队,可有效地化解国际矛盾、减少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人和"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人和"思想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发展战略,提供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深层理念支撑和极富价值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人本主义"强调人民利益、以人为本的思想逻辑,不仅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求,还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人本化教育模式强调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能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明确的价值追求。在实现中国梦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发展,为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注入了新的理念。民办高校要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强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激发学生自律意识,促进自我教育管理等当面入手,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应确立起以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理念。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而且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有助于民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墨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墨子及其创立的墨家学派,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和"的社会民生理想以及以"兼爱"为理论内核的"尚贤"、"尚同"、"节用"等一系列社会建设主张,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特征和思想内涵.吸收、借鉴包括墨子在内的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合理思想,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当代语境中解读马克思的相关思想理论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丰富的民生思想,它深切地表达了马克思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及生存、发展的关怀。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深入阐发马克思生活需要理论中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当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对人的思考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力量对社会乃至世界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从新的理论视角从立足个人、放眼世界和面向未来三个层面对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进行了阐释,探讨了以人为本对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启迪,说明现实的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提升"以人为本"思想的价值意义,更好地将其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实现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思想.这一基本思想反映在他关于教育本质、师生关系、知识教学、人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中.在有关这些问题的论述中,他始终坚持将"人"作为重要的核心和最终的目的.顾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及所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的其他人.顾明远先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超越了教育思想史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等理论简单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水平,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水平上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社会发展观是其在"进化论"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内容则包括: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立人"观,"拿来主义"的开放观等。尤其是他对人的精神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对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管理的实践也迫切地需要"以人为本"评价理论的指导:不仅在观念上,而且在具体操作上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是对西方人本主义和社会发展理论的扬弃与超越,是对中国古代"人本""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弘扬,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群众观"的坚持与发展,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倡导践行着一种新型的民本思想,党的十七大对它作出了集中概括和全面阐述。这种民本思想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过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她有益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是其直接理论源泉。这种民本思想的特征是:以"三为民"思想为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和促进和谐为其根本要求,以切实重视并解决民生问题为其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所有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中的主要环节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当年,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从理论层面上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中的人本思想。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尤其需要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院的发展、建设和管理中促进医院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哲学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创立了自己"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再次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融合的桥梁,更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本"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就必须从学生本身的发展出发,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并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创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七大的灵魂,它不仅是全新的战略思想,还是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出发点,探讨新时期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是对我们党的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新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新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新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对新的时代课题的新解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非常丰富,时代特征非常鲜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为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思想在理论上的不断完善和在实践中的不断推进,业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脉络进行系统回顾可以发现:四代领导人"以人为本"思想在理论上具有一脉相承、一体贯通的特点,在实践上已广泛地应用于党和国家建设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