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把统计概念的教学归类为公式-法则教学的内容,无形之中便将统计的概念混同在数与代数课程领域之中了,取而代之的是突出统计运算,淡化统计意识的形成,这与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的核心目标背道而驰了.为了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教学目标的要求,本文拟结合§6.1平均数(1)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统计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录]1.猜测感悟平均数。教师出示两个纸袋,并向学生提出:第一个纸袋内有3根小棒,平均每根长度是15厘米;第二个纸袋中也有3根小棒,平均每根长度是10厘米。如果从两个纸袋中各拿出一根,比较这两根长度应该哪一个纸袋中的棒长?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在讲授“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这节课时,课前我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一种是按教材顺序,先给出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义,接着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先提出问题“如何用一条长100米的绳子,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学情分析:本课是三年级"平均数"学习的后续内容。在课前对学生的简单前测和访谈中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平均数接触较多,对平均数的"烙印"太深,学生在最初接触中位数和众数时,很难认同和接受。一方面,学生很难脱离求平均数的思路。结合教材的情境,让学生思考除了平均数,还能用什么数代表这组数据时,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4~96页。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养成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2.在移一移、画一画、算一算的过程中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观察、操作、提问、说理的过程中发展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1.播放套圈比赛视频。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三(5)班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比赛规定每人套15个圈,你们想不想知道比赛的结果怎么样呢?为了便于比较,老师把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的套圈情况制成了统计图,咱们一起来看一下。2.出示第一组和第二...  相似文献   

7.
统计知识的习得与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已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平均数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载体,它作为一种常用的统计量,其本质是它的代表性,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利用可观可感的生活情境,帮助他们触摸平均数的本质,感受平均数的基本特性,进而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8.
2009年12月18日,江苏省第五届数学特级教师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笔者有幸为众多专家上了一节研讨课,课题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归纳推理”.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实录、专家点评和教后反思.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P85~P87“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录了人教版《化学2》中“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教学过程,从利用已有知识、注重结构主线、突出实验探究、密切联系实际等方面进行了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1.
张齐华老师自重备,重上“圆的认识”之后,又踏上了对经典课例“平均数”进行超越的思考和实践之旅,这次超越与前者不同,它对教师自身数学素养——将“平均数”看做一个统计量,进而具备统计观点——的要求更高,而这对于在上学期间从未系统学习过“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教师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这次超越是否成功我们姑且不论,仅这种超越的勇气和精神就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2.
[背景分析]“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强调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测等探索、发现性的思维活动,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强调“猜想-验证”的方法,即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猜想,然后通过验证、分析得出结论。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怎样体现这些新理念呢?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两队人数相同,比总个数。(1)出示情境图(图略),图中小朋友在玩套圈游戏。师:小明和小红都套了10次,小明套中了7个,小红套中了5个,谁套得准一些?(生:小明)如果不是他们俩比赛,而是男生队和女生队在比赛,这时候能说是男生队套得准吗?生:不能,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代表全部。师:一个人的水平不能代表整个队伍的水平。那我们来看一看整个队伍套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四单元第102页"平均数"。[教学内容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个指标,本册所学的是求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的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均值。算术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易理解最常应用的一种集中量指标。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但算术平均数易受两极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近期,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高中数学教师"同课异构"讲课比赛,根据教学进度课题确定为"诱导公式".现结合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实录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教后反思”的目的就是通过自我 评价、自我质疑、自我完善来提高自己的 教学素养。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把它当 做一项教学业务常规来对待,坚持对每 一课都要进行“教后反思”。 教学过程应包括“备课”“说课” “上课”和“教后反思”这四个环节。 “教后反思”是对“备课”“说课”“上 课”的回顾、思考和修正。它是一个以新 课标为准绳来确认和分析教学活动中的 成败得失,并制订出改进方案的过程,因 此能促进我们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和 实施。 一、…  相似文献   

18.
以网购平台的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科整合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经历真实情境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给出决策的全过程,借助“平均数”开启利用统计量分析数据的大门,发展学生的数据观念和应用意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并根据新课标理念提出统计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邢莉 《小学语文》2007,(11):35-38
一、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出示生字“称”。生认读生字。)这个字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那么,这个字呢?(出示生字“赞”。生认读生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教学实录利用生活素材探究铝的性质,通过设计改进课堂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重情景重情感,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