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价值追求的政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质量和效率是新时期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从学术层面上看,公平、质量和效率的内涵得到了比较一致的学术表达,但从政策层面看,公平、质量和效率内涵的政策表达还很不充分。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应体现"有质量的公平"、"有效能的质量"和"有人性的效率"三重观照。"有质量的公平"要完成三大政策任务:资源配置对象的"广覆盖"、资源配置制度的"一体化"和资源配置结果的"均等化"。"有效能的质量"应实现学校输入要素的"充分有效"、学校转化过程的"联动实效"和学校输出结果的"全面增效"三大政策目标。"有人性的效率"应研究学校布局的适度规模、教育质量的综合治理和教师工资的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2.
理想信念如同"精神之钙",指引青年的人生航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与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具有内在契合性和统一性,新时代青年要在坚持"四个自信"中坚定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和社会理想之中:以道路自信增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志气,以理论自信增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勇气,以制度自信增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底气,以文化自信增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骨气。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国家战略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社会制度的完善,社会价值观亦由效率逐渐转向公平;相应地,高等教育在公平与效率两种价值取向之间,也逐渐倾向于前者,高等教育公平将成为转型期我国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观。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改革应在社会转型期基本价值取向与高等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以制度公平为导向,充分发挥其促进教育公平与民主的社会功能,而这有赖于政府与高校的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利用全球化而又必须增强中国的民主自信,这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而又必须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自信和十八大"三个自信"中制度自信的深度解读,证明提出民主自信这个概念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增强中国民主自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机遇,地方师范大学借“双一流”建设之势,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提升办学实力。作为挑战,地方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办学定位重综合性轻师范性、学科建设重效率轻公平、师资队伍建设重科研人才轻教学人才等失衡问题,导致教师教育特色日益被弱化。因此精准办学定位,融合综合性与师范性;完善学科体系,兼顾公平与效率;健全师资制度,引育科研人才与教学人才;优化评价体系,增强针对性、本土性与有效性是地方师范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重振教师教育,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基本价值是公平和效率。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价值取向向公平过度倾斜,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被许多经济法学者认为是经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种以经济学领域的效率价值替代法学领域的公平价值的认知是危险的。经济法作为对民法的补充和矫正的法部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以社会公平为指针的。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轨迹和具体法律制度运作效果评价都必须经受公平原则的检验。因此,公平是经济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效率优先"的命题在经济法中不能成立,只有在实现公平的前提下,才有真正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讲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使学生理解中国民主道路选择的国情依据和历史必然性,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讲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在于讲深讲透讲活“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一教学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命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符合中国国情,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实现,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公民社会,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积极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我们要增强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纵观新中国70余年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演进,政府角色、资源配置方式、建设路径、制度运作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制度自信日益凸显,但渐进式政策制定模式、政府主导的政策执行过程、效率优先的政策价值基础仍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总体特征。由此,在政策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关于“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参与者”、高等教育发展效率与公平以及制度运作的适度性等问题。未来,提高重点大学政策决策的民主与科学性,进一步明晰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在重点大学建设中的权责,完善重点建设的制度体系与配套政策,处理好重点与特色的关系,平衡重点与非重点、公平与效率等关系问题将成为“双一流”建设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实施标准分制度是恢复高考后考试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试点和推广历时二十余年,涉及七个省份.与传统的高考分数制度相比,标准分在分数评定的精确性、人才选拔的效率以及对形式公平的保障上均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多重的制度变迁逻辑中,标准分制度并不能满足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社会对高考改革在科学与公平维度上的独特要求,政府在应对上的民意依赖等,使得这一整体上功能更佳的制度难以为继.高考改革既关系"民生"又涉及"国计",双重的改革任务对治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建新 《文教资料》2006,(26):97-98
制度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制度所规范的学校发展的基本架构和背景理念体现着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学校制度建设的文化涵义在于它所反映出的科学性、人文性、引导性和和谐性,在于它能够在约束范围内激励积极因素,唤醒消极因素,抑制破坏因素,自觉地形成凝聚力,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增长点,从而营造出民主、公平、和谐、充满活力的内部发展环境,为学校持续、高效的发展建设出一个稳定的平台来,成为提高学校教育诚信,增强教师教学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基本保障。学校制度建设从其价值上讲,是学校生存灵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民主、法治、公平、稳定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基本平衡点。民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平衡点,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平衡点,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利益平衡点,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动力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从和谐社会视角研究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的逻辑关联,探讨以"和谐"为标尺寻找社会保障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缺陷,明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制理念和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校招生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理解决定了高校招生录取标准采用同一尺度还是多元尺度.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导向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体现了公平的价值取向;而高校追求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选拔效率.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状况是教育政策的结果,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政策的问题,是教育政策总体上重效率而轻公平的结果。导致教育政策重效率而轻公平的原因在于教育政策价值重社会价值与工具理性,轻个体价值,忽视价值要求;教育政策目标重公共教育利益,轻个人教育利益,公共教育利益代表性不够;教育政策制定环境重事实环境轻价值环境;教育政策评估重事实标准,忽视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早期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实践中,伤害了教育公平,效率目标也没有达到预期。转型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后,符合了义务教育公平及程序公平的理念,也符合实质效率的目标,所以教育政策应在公平价值观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青年应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新时代,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认知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强化红色文化校园实践等路径,可有效增进"00后"大学生的红色文...  相似文献   

19.
开展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义,也是引导青少年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努力的必然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可通过讲清制度自信优势、讲好制度自信故事、参与制度自信实践、用好制度自信数据、绘制制度自信导图、追溯制度自信历史等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制度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青年国际视野的生成是中国走向世界中心、引领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新时代青年国际视野精神的实质包括全面理解中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地位与贡献,科学解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性,整体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等。新时代青年国际视野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家国认同;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国际舆论话语权;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彰显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培育新时代青年国际视野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大历史观重要论述;拓展国际事务参与渠道;创新国际视野的培育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