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迈向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网络正在日益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思维方式.针对这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革,在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研究并发挥信息网络的技术优势,把握信息网络发展动向,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途径上不断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信息网络时代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抢占信息网络阵地,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抗干扰力,从而努力提高教育实效,更好地为高校育人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变化有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网络时代的接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立体化,已成为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紧迫而艰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1994年,我国正式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从此开启了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历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应战,从实践探索到理论研究,已经有了长足进展,在思想认识和实践经验上有了重大突破:人们普遍关注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要素。主体与客体的内涵和特点具有明显的区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二者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课题。对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关键是如何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有效途径消除其负面影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重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应对网络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网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要通过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对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实行网上网下载体互动等措施,来实施基于信息网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信息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立足网络化背景,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注意把握大学生网络热点话题,加强网络舆情研判,适时加以引导;利用网络新媒介,将网络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衔接,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的具体创新和综合创新,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体性和客体性.本文本篇论文主要是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  相似文献   

10.
学者们从主体性的分析中判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从而形成了"双主体说"、"主体际说"、"主体间性说",但这种认识路径难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本质,而且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进行辨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阶级意识形态灌输,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能是教育者。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与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这一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克服学生主体的缺席、人文客体的迷失以及单一栽体的依赖。为此,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经历了初步形成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对这一理论研究过程的回顾与梳理,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不断发展完善。1987年至1999年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形成阶段,但这一时期对这一理论的探讨在理论准备、研究视域和探索深度上相对狭窄和表浅;从2000年到现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发展阶段,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深度上,主客体理论都有了重大突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信息网络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之后,结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建立“虚拟社区”构建网络党团建设工作平台、不断完善网络管理和提高学生信息利用能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迅捷有效沟通来将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以达到更好的针对信息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昕 《文教资料》2007,(17):44-46
本文通过研究信息网络在大学生教育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用信息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5.
所谓网络思想教育就是通过用互联网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渐渐地走进我们的生活。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分析关于主客体的存在性、特殊性、转换性的了解。充分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的意义和如何发挥在网络中的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了马克思主客体关系的理论为新的教育发展开阔了新视野,在针对创新教育理论中提高教育效率和素质,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分析,了解它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全新网上社会环境的挑战。我们必须与网俱进,积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习网络知识、利用网络平台来开展工作,国家要从宏观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阵地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此,在对人际效应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把握和发挥人际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宽了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信息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研究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客体性及其他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刘金帅 《文教资料》2013,(26):59-60,111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并运用其中的主客体关系,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之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和谐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辩证梳理,辨析了界定标准,并提出了相关的运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