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厘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的长城主题博物馆建设及其长城文化传播现状与关键问题,调研团队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实地考察了宁夏、陕西、山西等区域长城沿线的134家博物馆。调研发现,截至2023年底建成与未建成的长城主题博物馆共100家,呈现数量显著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传播主体多元等良好趋势,但存在建设空间分布不均衡、内涵挖掘不足、整体形象展示不全等问题。亟须构建协同传播平台与体系,统一整体形象标识与资源整体命名规范,优化传播理念与模式,加强博物馆社会传播服务能力建设与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40多岁的英国人威廉;林赛收藏着200多张中国长城的老照片,其中不少都是“绝版”了,包括一百年前的居庸关、姊妹楼、山海关等,这些照片都是首次公开亮相。林赛正在一一寻找老照片上的位置,再重新拍摄,将长城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的不同景致展现出来。现在,他已经为50多张老照片“配”上了“新景”。昨天,林赛选取了其中的15套.搞了个小型展览。林赛的中国妻子一直配合他记录长城,  相似文献   

3.
《中国博物馆》2009,(3):69-69
2006年1月21日至4月23日,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这个极具学术性和观赏性的大型欧洲古典艺术展,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进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内容的最高水准的展览,也是意大利送往国外艺术展览中引人注目的重要展览。因此,它被选定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的开馆之作和2006年意大利文化年的开篇项目。  相似文献   

4.
陈玉 《科技与出版》2021,(7):116-121
长城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标志符号之一,也是构成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最稳定的元素之一.优化长城文化出版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提升长城文化话语影响力.本文以长城文化的出版传播为观察对象,分析长城文化认知模糊问题,提出基于共同体意识的长城文化出版传播路径,以期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度,推动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  相似文献   

5.
2017年4月25日,《创意改变生活——意大利设计艺术展》开幕。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博物馆司保管部主任安东尼奥·塔拉斯科,意大利米兰三年展总经理安德雷阿·坎切拉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助理王晨、中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罗静、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6.
沈原 《北京档案》2003,(7):48-49
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初十日(1906年7月1日)傍晚,灿烂了一天的阳光依然不肯匆匆离去.北京前门火车站内外,穿戴整洁、神情有些紧张的巡捕们值勤巡逻,把车站秩序维持得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自由》(Liber)杂志最近在法国博洛涅青少年国际书展上公布的统计显示,2010年意大利出版了2198种青少年图书,而2009年出版2130种,2008年出版2294种。数据表明,意大利青少年图书的出版已经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腼腆而又有意义的恢复性增长”。该杂志称,意大利的青少年图书因出版《哈利·波特》和杰罗尼摩·斯蒂顿的畅销书而达到了2000年水平。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书目》2010,(3):7-7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洛·斯戈隆日前去世.享年79岁。他的葬礼近日在意大利乌迪内市举行。斯戈隆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著有30多部小说、3部短篇小说集、3部意大利弗留利方言小说,以及多部文学和艺术评论集。斯戈隆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满怀真挚情感,曾多次到中国旅行。他的两部著作《春蚕吐丝》和《第十三夜》已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相似文献   

9.
如何落实"三贴近"?怎样才能贴近老百姓?经历了去年长达3个月的"走长城"采访活动,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一些东西.长城背后那些感人至深的事迹和长城沿线老百姓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给我们的心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媒体人必须走到老百姓当中去,才能真切地倾听民声,才能真实地访到民情,才能贴近老百姓活生生的生活,才能让媒体凸现其自身的魅力--那就是走向大众,言为心声.  相似文献   

10.
李翔  徐展 《青年记者》2021,(10):95-96
借助于流行的真人秀形态,一批文化类真人秀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与褒扬.本文以北京卫视2020年推出的《了不起的长城》作为研究对象,从制造体验的视角入手,分析如何制造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节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12.
2010年10月13日至24日,应意大利记者公会邀请,由中国记协组派的以《光明日报》副总编辑何东平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对意大利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访问。此次访意适逢中意建交40周年,中国新闻代表团先后访问了罗马、威尼斯、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等地,对当地新媒体发展、文化建设等进行了考察。并与意大利相关方面负责人及《共和国报》、国家广播电视台、威尼托大区记者公会、那不勒斯记者公会、《西西里》杂志等新闻同行.,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多次交流。  相似文献   

13.
巩杰  李磊 《现代传播》2022,(7):119-127
长城作为古老的民族建筑空间,在中外不同的叙事话语中,经过了纪实性、符号化、象征化、消费化和景观化的嬗变,形成了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共同体、文化审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视觉景观想象的文化空间转向。长城影像文化空间见证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族影像的形象塑造和文化精神的历史嬗变,也试图探寻符号化、图像化和景观化的长城,在全球本土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文化艺术生态中的跨文化传播与传承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瑾 《传媒》2019,(17):59-6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价值。电影作为一种载体,可以传播我国的民族文化,展现国家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电影具有的虚拟化、影像化特征对受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走出去”也就成为必然,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也就承载了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长城》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影,该片以中美合作拍摄为模式,位居“2013-2018年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影响力”排行榜首位,获得了国外受众的好感,进一步分析其成功经验可为我国电影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我们说,一种文化形态是否能够被保留和推广,不但取决于它的内在品质如何,还取决于它是否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这就是文化(被)选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是明末来华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在华28年,他调整传教政策,奉行"上层路线",广泛结交中国儒士,得到了士大夫的接纳与认同,他们以赠诗的方式表达对利玛窦的认同与情谊,赠诗彰显了中西交流的文化意义。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初七日,利玛窦奉耶稣会远东视察员范礼安(Alexandre Valignano,1539—1606年)之命来到澳门,次年九月初十日,随同另一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1543—1607年)抵达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在华传教会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