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宋代出现冰嬉”这一观点及其依据、来源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宋代出现冰嬉说”在当代流传甚广;但该论断的史料依据不实,为误传;“宋代出现冰嬉说”最早可能来自于清代的《通俗编》.在国内承办冬奥会、发展冬季运动如火如荼之际,该研究对深入探讨我国古代冰雪运动,使世界各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土地制度与以前的土地制度相比有所变化,在土地制度方面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保护私人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宋代土地私有制下的财产流转加快,土地可卖、可典、可租,形成错综复杂、交织重叠的多方面的法律关系。宋代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关于土地交易的法律法规。宋代土地制度的突出表现就是宋代土地契约制度的完善,包括土地流转中的形式,绝卖、典卖、租佃契约的法律规定,还有田宅买卖契约制度中的亲邻优先权制度、官版契纸、印契、契税、过割、离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长入说质疑     
王力先生根据中古去、入声字在上古的用韵现象、中古某些字的去、入两读现象及谐声字中的去、入谐声现象得出的上古有“长入”声调的提法值得质疑,理由是:一,根据中古去、入声字在《诗经》用韵和《说文》谐声等材料中的使用比数及入声与平、上声的关系看,长入说的论据并不充分。二、无论是《诗经》用韵还是《说文》谐声材料都表明去声与平、上声的关系要比与入声的关系密切得多,长入说只注重了去声与入声的关系,而没有正确对待去声与平、上声的关系。三、在汉语语音史中,相配的入声韵与阴声韵发展到入声韵消变为阴声韵时,两者对应的韵母中必有一部分不能完全相同;调类相承的同音音节,其韵母的发展结果一般也是相同的。而“长入韵”发展到中古消变为阴声韵后与其原所配阴声韵的中古音韵母一一相同,这说明它在上古不是入声韵而是阴声韵。  相似文献   

4.
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钱穆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说以来,人们几乎都将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但这并不符合事实。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和西夏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惟有宋能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并没有称"积贫积弱",为什么单单给南宋扣上这顶帽子呢,显然这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5.
网络用户通过网络享有虚拟财产的相关权利之前,与网络运营商签订了网络服务合同。运营商依据网络服务合同向用户提供服务。虚拟财产符合债的特征,故网络虚拟财产本质上是债权。笔者辨析了网络虚拟财产服务合同与网络虚拟财产之间的三点区别,并提出了债权说无法回避的三点缺陷,对网络虚拟财产债权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被眨江州三年多,思想一直在“出”与“处”的矛着斗争中,虽然磨掉了许多锐气,但“兼济天下”的信念却时刻在激励着他。其后力求外任,远身避祸,但“兼济天下”的思想仍有诸多体现。  相似文献   

7.
《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上疏曰:“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历来的许多学者,根据这条资料,都断言商鞅曾经以法律的形式,公开宣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个说法,写入许多流行的历史著作,迄今似乎已经成为定论。如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上册)说,商鞅“用法令的形式规定土地可以买卖”;尚钺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认为,商鞅“提出土地听民买卖的政策”;杨宽著《战国史》也指  相似文献   

8.
茅台酒“起源蒟酱说”与《史记》、《汉书》等典籍的记载明显相悖;它以郑珍、陈熙晋的诗句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但不足为据。因为其误读了文本;贵州著名的方志。也证明“起源蒟酱说”难能成立。而且“起源蒟酱说”的范式。存在显然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两宋时期,是杜诗学史上第一个研杜高潮期,杜诗被奉为诗学楷模,“诗圣”说确立并得以推广,成为宋代杜诗学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其内涵包括儒家伦理道德与艺术表现两大层面的因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语音、词汇、语法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一方面的演变都会影响到其他两方面。关于语音演变对语法产生的影响,索绪尔在他的《教程》中有所论述。索绪尔认为语音演变对语法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导致词的复合结构的消失,即“使过去有助于确定一个词的意义的不同部分变得不能分析:整个词变成了分不开的整体”。也就是说,原来复合结构的词的语素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凝结成为一体,使词不可以进行语素分析,不再是复合结构。他列举了大量的印欧语的例子予以论证,充分说明了这一影响在印欧语中…  相似文献   

11.
今传《明熹宗实录》缺少天启四年及七年六月部分。清代旧传,此为顺治初年阁臣冯铨所窃毁,以抹消不利于己的证据。学者多采信此说并以此说成立的客观条件为重点,进一步辨析对冯铨不利的事实,必与天启时期依附魏忠贤有关。据《明熹宗实录》现存其他对冯不利的内容,可知被毁信息应更直白地反映冯铨附魏。《国榷》作者谈迁不可能得见《熹宗实录》全本,故不能由《国榷》所载反推《熹宗实录》的阙文。据阙文对应时段内的重要言论、事件,可知天启四年存在对冯不利的事实,但当时与此后并无直接指斥冯氏此间行为的奏疏或记载,而七年六月,连不利事实亦不存在。所以,现存《明熹宗实录》阙文,应无使窃毁动机成立的文字内容,冯铨窃毁说不仅来源可疑,更没有可靠的客观成立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杜甫诗歌的"集大成说"在两宋得以定型并获得后世杜诗学史的认同,其主要内涵是"宪章汉魏,取材六朝",也即杜诗在诗歌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对汉魏六朝文学名家都有所继承和发展,并集合了诸家之长.两宋大量诗话皆结合杜甫的创作对"集大成说"进行了论述.杜诗"集大成"说的定型,对"诗圣"说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峨眉武术的起源及对"白猿起源说"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峨眉武术"的概念是指: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地区的峨眉山道、僧武术与民间武术,主要流传于峨眉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巴蜀地区乃至其它地区,以峨眉命名的各种拳术、器械、功法和武术理论等武术内容和形式的总称.峨眉山武术起源于峨眉山道家养生功.峨眉山武术"白猿起源说"是一种典型人为的编造、嫁接和附会,是对峨眉山地域武术起源的有意误读.  相似文献   

14.
一、弁言 泰伯《史记》作太伯)——苏州地区最早的开发者,远古时商代周人部落首领的后代。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末年,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从岐山下的周人部落来到江南。 春秋时,孔子老先生说泰伯“三以天下让”从而为之作出“至德”的评价,公元9年,王莽从西汉王朝手里夺过权柄而主政时,为了将这种夺权粉饰为“禅让”,苏州秦汉时的名字“吴县”被改成了“泰德”,以纪念“泰伯”之“至德”。  相似文献   

15.
两宋时期,是杜诗学史上第一个研杜高潮期,杜诗被奉为诗学楷模,"诗圣"说确立并得以推广,成为宋代杜诗学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其内涵包括儒家伦理道德与艺术表现两大层面的因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代柜坊过去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新兴的金融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本文认为此说不能成立,柜坊并无信用职能,它是唐代城市宗法壁垒的象征——坊市制的产物,随着坊市壁垒被打破,柜坊的消亡是必然的,从支配唐代借贷关系的宏观经济机制看,唐代无论柜坊还是其他商业机构都不可能具有银行的性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金融业的源头,应是清代的钱庄业。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因此,好的和比较好的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地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写真实”口号,就是根据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提出来的。但是,在我国文坛上却对它进行着长时期的激烈的批判。粉碎“四人帮”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文艺工作者把恢复和发扬无产阶级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作为文艺界拨乱反正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为之奋斗。对于尘封网结了多年的“写真实”口号,人们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终于认识到了它确是现实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应该在创作实践中认真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