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批评”的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新闻批评” ,并不是指揭露性、监督性的报道 ,而是指像“文学批评”那样的理论范式。长期以来 ,在新闻学领域 ,一门被忽视的学科正在引起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的注意 ,这就是对新闻及新闻媒体批评的研究。这一学术兴趣的出现并非偶然 ,而是管理部门、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新闻报道强烈反思引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即如何分析、评价新闻作品 ,如何认识和批评新闻传媒行为 ,日渐激起研究者的不断思索。没有系统的理念指导 ,或者说在缺少学说指南的氛围中 ,人们对新闻及媒体的批评只能凭藉各自的意图 ,不能不产生认识的盲区。但人们并不…  相似文献   

2.
时下,有这样一种说法:“搞新闻采编,贵在立意,至于‘新闻语言’,没啥学问,做到文通字顺就行了。”年轻人这样说,就连一些多年搞新闻工作的老同志,有时也如是说。 这是一种误导。新闻语言是新闻的表现形式,是规范化的民族语言在新闻文体中的运用。毋庸讳言,搞新闻采编,立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立意是新闻的  相似文献   

3.
“养”新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平 《声屏世界》2004,(11):36-36
在平时的新闻采访报道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发现一篇颇有新闻价值的报道题材,由于一时找不到新闻由头而不得不暂时搁置;采访某一新闻由于时机不成熟而不得不另择时间或地点进行再采访;开始着手写一篇报道由于素材准备得不充分不得不重头再来;以致有的记者为了采写好一篇新闻报道耗时数月,往返数趟,辗转数百公里。这样一种迂回曲折采写一篇新闻的过程,是否可理解为“养”新闻?当然,“养”新闻的外延不仅限于此,以每年的防汛抗旱来说,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都要有准备。但由于天气变化实在难以捉摸,一阵久晴之后,突然下了一个星期的暴雨,…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贵在"新",这说明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存活并体现新闻价值的重要条件。我本人在认同这一观点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感觉到有些新闻事实,也可以静观其变不急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积累更丰满的新闻素材,以便更好地展现新闻主题,体现其更深刻的新闻价值,这一做法俗称"养新闻"。一、新闻有时是可以"养"的2008年,作为跑基层战线的记者,我曾先于市里其它媒体得到一条新闻线索,鸡西矿业集团城山煤矿要举办矿工营养超市开业典礼。据我们了解,多年来,煤矿企业  相似文献   

5.
6.
谈谈“炒”新闻孙世恺近些年,“炒”字盛行,“炒”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甚至在新闻界也出现了“炒”新闻。“炒”新闻之风越刮越盛,已经成为一股不正之风。它影响舆论的正确导向,破坏新闻的一些原则,损伤新闻工作者的形象,给读者造成很坏的后果。(一)所谓“炒”新闻...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工作中,颇有些人轻视“简要新闻”。由于简要新闻字数不多,在报纸版面上占用的篇幅又不大,因而被称之为“豆腐干”新闻。有的人甚至不屑一顾,很少涉笔。这种看法和态度,笔谓之;界内人士对新闻报道的自我摧残。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文汇报》上看到一个“观点新闻”专栏,栏 内的新闻稿别具风致。它们不是纯客观的叙述,而是掺和着记者的认识,读起来很有厚度。它们传导给受众的不仅是一桩具体的事,而且还揭示出这些具体事中蕴藏的义理。譬如一篇报道王选的新闻,它的主题是:“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脱离了第一线却连续三年拿了三个院士头衔”。记者摆脱了传统的新闻叙事方法,叙中夹带着记者的观点,“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使劲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体现在他的头上很厉害…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就是权威,就是代表,…  相似文献   

9.
10.
都市类报纸面对的受众是广大普通城市居民,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应该尽量选取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以引发他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养”新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耕 《新闻前哨》2003,(5):29-29
在新闻实践中,虽然时效性一直是记者和媒体十分推重的,但常常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由于种种原因,暂时不便报道。对于这些新闻线索,给予一段时间的关注、等待或者有意识地导引却是最好的办法,这个过程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养”新闻。 一、“养”新闻是为了增大新闻价值 在采访活动中,我们所遇到的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基本上是渐进的或者动态的,但有少部分却是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有些有价值的线索虽然有过发展和推进,但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出现停止。对于这些静止、孤立或停止的线索,有的是因为暂时找不到报道的由头,有的则需要记者去主动培养。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各大小报纸都特别重视科技报道,发稿呈明显加大,有的辟出定期专栏,有的则干脆出专版或专刊。 在这些科技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崭新的报道形式,虽然数量暂时还不是很多,但特别引人注目,其特征就是具有十分强烈的实用性的新闻,故称其为实用型科技新闻。 《现代汉语词典》对“实用”二字的解释是:“实际使用,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既然如此,实用型科技新闻的涵义就应当是:能够被实际使用并具有实际使用价值这一属性的科技新闻新类型。  相似文献   

13.
14.
谈谈退稿的学问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吴水清若论退稿,这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目前流行的退稿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曰“石沉大海”式,将稿件禁闭在编辑的抽屉里,几年不见天日;二日“自然淘汰”式,“三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三日“标准公式”式,寄张铅...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军队报社的通联编辑,经常与基层报道员打交道,时间长了,一些人和我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勤奋敬业、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确实让我感动。但我感触最多的,却是许多新闻干事都喊“累”。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社会上一些人对新闻写作持有一种偏见,往往以长短论英雄;一些记者编辑自己也看不起短新闻,认为只有洋洋洒洒数千言,才能显示气派、才子,才能扬名。结果,导致短新闻的写作和研究长期流于口头,极少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我国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一位山东人和一位江南才子用对联的形式来赞美各自的家乡。我国江南山青水秀,风光迷人,物华天宝,人杰地  相似文献   

17.
18.
19.
林麟 《新闻传播》2010,(2):70-70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电台,纷纷启动了相应的新闻广播改革机制,除了新闻频率按格式化模式全天滚动播出实时新闻资讯外,还加大了"评"的分量。例如,中央电台《央广新闻》增加了整点、半点新闻观察员的实时连线;  相似文献   

20.
首先谈谈新闻发现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在新旧体制、东西文化相互撞击的大背景下,各种新矛盾、新思潮不。断出现。我们睁记者只有深入到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冷静地、科学地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倾听基层声音,才能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准确反映生活。在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提升人民日报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就要求进一步落实“三贴近”,多做调查研究,多写独家深度报道,努力提高新闻的原创率,在办出特色上狠下功夫。这里,要特别强调提升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